陳 剛
常規(guī)及直接藥敏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對照分析
陳剛
目的 分析對比常規(guī)及直接藥敏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發(fā)熱并感染者320例作為標本采集對象,以無菌操作方式采集本組患者的血液標本,30 ml/人,冷儲樣本,并送至檢驗科檢驗。結果 直接藥敏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鑒別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的符合率分別為98.24%、96.67%。兩種方法對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的鑒定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直接藥敏試驗所需要的操作時間低于常規(guī)藥敏試驗(P<0.05)。結論 常規(guī)及直接藥敏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相當,但直接藥敏操作時間較短,便于盡早指導患者用藥與治療。
常規(guī)藥敏;直接藥敏;血液細菌檢驗
菌血癥與敗血癥是危害人們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嚴重疾病之一,死亡率較高。研究發(fā)現(xiàn)[1],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是導致抗生素敏感度變異及細菌耐藥性增長的主要原因,給患者的臨床用藥治療效果造成了阻礙。因此,快速、準確的藥敏試驗與菌種鑒別是合理化用藥的關鍵。藥敏試驗是通過測定血液中細菌對抗菌藥的靈敏度來達到鑒定細菌類型的目的,現(xiàn)最常見的方法有直接藥敏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法[1]。為了進一步完善血液細菌檢驗的方案,本研究分析對比常規(guī)與直接藥敏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發(fā)熱并感染者320例作為標本采集對象,其中男160例,女160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0.5±5.3)歲。入組標準:48 h內(nèi)未服用過任何藥物治療,且未采取過其他治療措施;患者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疾??;血液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以無菌操作方式采集本組患者的血液標本,30 ml/人,冷儲樣本,并送至檢驗科檢驗。
2.1兩種方法對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的鑒定結果對比
320例血液標本中,通過常規(guī)藥敏試驗測定出細菌320例,其中革蘭陰性桿菌170例,革蘭陽性球菌150例。直接藥敏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鑒別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的符合率分別為98.24%、96.67%。兩種方法對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的鑒定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對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的鑒定結果對比(n)
2.2兩種藥敏試驗方法所需要的時間對比
直接藥敏試驗所需要的操作時間為8~14 h,平均時間為(9.2±2.2)h;常規(guī)藥敏試驗所需要的操作時間在48~72 h,平均時間為(60.5±5.8)h。兩種藥敏試驗所需要的操作時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523,P<0.05)。
研究指出[2-3],菌血癥與敗血癥等疾病與細菌耐藥性增加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使得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死亡率遞增。目前,國外許多國家已將抗生素劃入到控制使用藥物的行列中[4]。有學者指出[5],抗生素在有效治療細菌感染的同時,亦會增強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而相關抗生素藥物應用的頻次則決定了細菌對該藥的耐藥水平??股貞煤笕羧杂屑毦婊?,此類細菌的衍生物均會具備抗藥性,當機體再次出現(xiàn)感染時,則會增加抗生素的用量,繼而使細菌存活率高于原始菌株,最終影響臨床療效。因此,針對細菌誘發(fā)的相關疾病,臨床應準確、快速的鑒別細菌類型,合理選擇抗生素藥物,以此保證整體治療效果。
常規(guī)藥敏試驗是傳統(tǒng)的血液細菌檢驗方法,它通過定性措施進行試驗,以抗菌藥抑菌水平與抑菌環(huán)直徑呈負相關來設計試驗,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且檢測時間較長,應用范圍有限。直接藥敏試驗始見于上世紀70年代,隨著近年來的發(fā)展與完善,現(xiàn)已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學者指出[6],直接藥敏可以高效、快速的達到血液檢驗目的,且準確率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相當。本文研究結果與上述結果相符,直接藥敏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鑒別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的符合率分別為98.24%、96.67%。兩種方法對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的鑒定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直接藥敏試驗所直接采取的血培養(yǎng)成份,對革蘭桿菌的鑒別影響不大,可以獲取到較高的準確率,這與許多結果一致[7-8]。
此外,由于直接藥敏試驗僅根據(jù)最佳的鏡下標本涂片結果來選擇鑒定板型,減化了轉種環(huán)節(jié),直接調(diào)整菌液濃度到特定水平,之后上機檢驗,縮短了操作時間,為患者盡早用藥治療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直接藥敏試驗所需要的操作時間低于常規(guī)藥敏試驗(P<0.05)。需要注意的是,直接藥敏試驗未采用菌懸液精確調(diào)配,樣本細菌水平不會影響檢驗的準確性,且藥敏紙片的片間差、規(guī)格、菌液分布情況也與檢驗準確性相關。臨床應多方向考慮影響直接藥敏結果的誤差來源與相關因素,盡可能觀察到無抑菌圈的結果,以此保證檢驗的準確性。
總之,常規(guī)及直接藥敏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效果相當,但直接藥敏操作時間較短,便于盡早指導患者用藥與治療。
[1] 施琛.直接藥敏試驗與常規(guī)藥敏試驗在臨床血液細菌鑒定與檢驗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5-6.
[2] 劉玉慶,張懷強,胡明,等.藥敏試驗方法的局限性及改進的建議[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9(3):124-132.
[3] 李慧.兩種細菌鑒定法在臨床血液檢驗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9):1705-1706.
[4] 張茂海.兩種細菌鑒定法在臨床血液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1(12):3-5.
[5] 孫捷民.臨床血液檢驗中的兩種不同細菌鑒定法的應用[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3,35(6):456-458.
[6] 李魏林,馬丹冬.直接及常規(guī)藥敏試驗在臨床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1):139-140.
[7] 闕志文.兩種不同藥敏實驗在血液細菌檢驗中的對照研究[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5,27(1):118-120.
[8] 李麗.直接藥敏試驗在臨床血液細菌檢驗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4):21-22.
Contrast Analysis of Routine and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Bacteria
CHEN G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3,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routine and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bacteria. Methods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our hospital were fever and infection of 320 cases as specimen collection object, collect blood samples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 by means of aseptic operation, 30 ml in one cases, cold storage sample and sent to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and the conventional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98.24% and 96.67%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gram positive bacteria and gram negative bacteria (P>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signif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P<0.05).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and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 the blood bacterial test results are quite, but the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operation time is short, easy to guide patients to use drugs and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Blood bacterial test
R446.1
A
1674-9308(2016)20-002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0.017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鄭州450003
1.2方法
1.2.1直接藥敏試驗 將血液樣本放于BACTEC 9240系統(tǒng)內(nèi)培養(yǎng)。通過消毒注射器抽入標本10 ml放置到無菌試管內(nèi),離心6 min,速度為1 600轉/min,采集上清液,離心13 min,速度為2 900轉/min,清除上清液,應用磷酸鹽緩沖液洗滌,沉淀兩次后重懸。革蘭染色采用20 μl懸液,并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針對鏈狀革蘭陽性菌,以MH+羊血血平板給予初期藥敏試驗,并根據(jù)測定結果選擇適當酶,調(diào)整菌液濃度在6.0×105cfu/L后接種到NC 21綜合板給予細菌鑒定與藥敏試驗。一般菌種在平板上直接接種菌懸液1~2滴,并以無菌試紙將其涂勻,貼好藥敏紙片,通過2005 NCCLS指標評判其耐藥性與敏感度。
1.2.2常規(guī)藥敏試驗 采集血樣標準在巧克力平板、麥康凱平板及血平板接種,在空氣6%CO2、溫度35℃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17~24 h后給予革蘭染色。選擇適合的酶,以Walkaway系統(tǒng)行藥敏試驗。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藥敏試驗對革蘭陽性球菌與革蘭陰性桿菌檢測的符合率。觀察對比兩種藥敏試驗方法所需要的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13.0軟件分析與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以率(%)來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