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沁+張菁
與大本鐘和倫敦眼一樣,被稱為Tube的地下交通系統(tǒng)也是倫敦的城市象征之一。作為全球最早開通地鐵的城市,倫敦擁有地鐵的時間已經(jīng)超過150年。哪怕是第一次去倫敦的旅行者,想必也會對倫敦地鐵的各種標識印象深刻。它們隨處可見,而且辨識度很高,所運用的看起來有點微胖的字體還有個名字,叫Johnston,從1916年開始啟用至今正好100年。
一座城市和某一個字體之間總有一種特殊的關系,而倫敦和Johnston之間的這種關系無疑是最古老的—Helvetica代表了紐約,這是直到1989年才正式統(tǒng)一的,巴黎的地鐵也是到1971年才出現(xiàn)統(tǒng)一字體的標識Métro。如今,旅游業(yè)已經(jīng)成為一個城市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而城市的品牌形象也日趨重要,一個好的字體設計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口音,代表著這個城市本身的性格。
現(xiàn)在,倫敦交通局打算要換一換地鐵字體。今年1月,他們找到字體設計公司Monotype,要求把標志性的Johnston字體設計得看起來更符合當今時代的需求,尤其是要加入“#”和“@”這些社交網(wǎng)絡上常常會使用的符號,而它們在100年前Johnston字體被設計出來時根本就不存在。
“今天人們在使用倫敦的交通服務,早已經(jīng)超越了地理的存在,從地鐵站和工作人員的制服,到App和社交媒體這些數(shù)字平臺,對這一經(jīng)典字體做現(xiàn)代化的改良是極為必要的。”倫敦交通局的設計主管Jon Hunter對《第一財經(jīng)周刊》說。這就意味著要給字體添加新的字重,從而在設計上賦予它更細致的色調(diào)和層次感。
“我們并不打算重新設計字體,但我們意識到有一些東西必須要改,比方說一些小寫字母,在Johnston 100多年的演化過程中,失去了原本的一些特色,還有就是社交媒體上常使用的‘#和‘@符號正變得越來越重要。”Hunter說。
總而言之,他提出新字體需要達到兩個效果:首先是更新Johnston,讓它能滿足當前數(shù)字化屏幕的需要,此外需要找回1916年原始設計中諧趣的感覺。識別度高,不要太過花哨,在不同平臺上的呈現(xiàn)效果要好并且一致。
收到更新Johnston字體的邀請時,Monotype的字體設計總監(jiān)Nadine Chahine形容這好比是修復《蒙娜麗莎》畫像一般的榮幸?,F(xiàn)在,修復工作已經(jīng)完成,新字體取名為Johnston100。
Johnston字體的名字來源于它的創(chuàng)造者平面設計師Edward Johnston。Johnston在1913年的時候被任命設計一個新的字體,要帶有“大膽簡潔”的風格,看起來既要足夠現(xiàn)代,又要保留政治傳統(tǒng)?!敖煌俗R字體最基本的要求是高辨識度,讓人們離得很遠也能夠看清站牌,并且可以讓人從雜密的廣告牌中清楚辨認出地鐵名稱以及標志。”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網(wǎng)站Type is Beautiful的撰稿人陳楚君對《第一財經(jīng)周刊》說。
最終1916年推出的Johnston字體在羅馬字的經(jīng)典比例上加入了人性化的設計,這款無襯線字體,字母的所有筆畫寬度一致,而那個時候字體設計還流行藝術風格,無襯線字體在當時的人看來不夠美觀、不夠精致。Johnston參考了羅馬字母的結(jié)構,融入傳統(tǒng)書法的書寫美感,使字形在清晰易于辨識的同時帶有一種自然、圓潤的外形,突破了先前無襯線字體多采用偏方正的形狀。尤其是小寫字母“i”上的一點以一個菱形表示,到了今天已經(jīng)具有非常高的認知度。與之不同的是,那個年代,巴黎地鐵還在流行彎彎曲曲的新藝術風格的字體設計,而紐約的地鐵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字體,只是隨意地在馬賽克的瓷磚上標示了站名。
在最初的幾十年中,Johnston字體通過木質(zhì)或是金屬壓制的手法,被用在了標牌和地圖等多個界面上。到了1970年代,印刷手法早就換成了現(xiàn)代工藝,Johnston字體也漸漸被一些新興的字體取代。1979年,倫敦交通局找來設計事務所Banks & Miles對Johnston字體做一些現(xiàn)代化的改造,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在倫敦各條交通線路上都能看到的標準化字體新Johnston字體。新Johnston字體在Johnston字體的基礎上勾勒了新的字體結(jié)構比例,添加了兩個新的字重以及斜體字型,讓這個字體的設計變得更加豐富。
那么現(xiàn)在推出的Johnston家族更新后的字體Johnston100又有哪些新花樣呢?
“除了添加了新的字重、@和#符號,我們更覺得這是一次復活原始Johnston字體設計精髓的好機會?!盋hahine對《第一財經(jīng)周刊》說。為此,Monotype還特地找來了保留著Edward Johnston當年設計的字符手繪標本集。倫敦交通局在最初的指示中,特別交代了有一些關鍵字母需要調(diào)整,比如小寫字母“g”。最初的設計工作也是從這些小修小補開始的。所以現(xiàn)在的Johnston100盡管看起來和原先的差別不大,但每一個字符都有所調(diào)整,變得更寬,更具幾何感,看起來會讓人感覺更大。比方說字母下體的圈形呈現(xiàn)對角線碗狀,大寫字母“U”的上開口放得更寬了。
100年來,Johnston字體在倫敦交通系統(tǒng)的使用中變得越來越狹窄,設計的美觀性逐漸讓位于功能性,“原始設計的字體給人一種非常輕松舒適的感覺,這也和當時的時代有關,我們覺得這么多年下來,很多精華的地方遺失了,因而失去了它過去所有的魅力?!盡onotype的設計師Malou Verlomme對《第一財經(jīng)周刊》說。
Monotype設計的這款Johnston100字體更寬,因而也更接近Edward Johnston原始的手繪版本,視覺上令人感到更輕松。他們還添加了兩個新字重—hairline和thin?!皩惗亟煌ň謥碚f,添加更加纖細的字重很重要,因為這符合現(xiàn)在數(shù)字化的設計時尚。”Chahine說。“我們抓住了當下的設計潮流,輕巧而優(yōu)雅,并且我們依舊保留了原始字體的骨架,這是Johnston字體的靈魂?!迸c所有的藝術設計一樣,字體設計也與時尚潮流趨勢息息相關,當前平面設計、交互設計追求簡約、友好、靈活但又不拘泥于機械樸素的現(xiàn)代主義的潮流,也都能通過字體的演進體現(xiàn)出來。
Johnston在當時那個年代是極為超前的,這個友好、擁有整潔比例的無襯線字體在今天倫敦地鐵以日程驅(qū)使的繁忙狀態(tài)下依然再合適不過。但如果按照Johnston字體原來的字重,在手機屏幕上看起來就顯得太粗了,最新引入的“thin”和“hairline”字重更適合手機屏幕的像素分辨率,而這對用戶來講是極為重要的更新—Johnston字體誕生100年之后,倫敦地鐵不僅僅出現(xiàn)在地下,它們還出現(xiàn)在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上,被裝在人們的口袋里。倫敦交通局還與Twitter合作,為上班族推出了實時地鐵信息提示,這正是展示新字體的好機會。
“交通標識是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不可能經(jīng)常改變,所以字體設計不僅要能反映時代特點,而且需要能夠使用相當長的時間而不顯得過時。Johnston字體的更新反映了字體需要有更大的靈活性、更豐富的字重、更清晰的結(jié)構和留白空間,以適應數(shù)字時代多元的字體展示環(huán)境。”陳楚君如此評論Johnston100。的確,無論是智能手表上有限的空間,還是低分辨率的車載顯示屏,又或是公共空間中的巨大顯示屏,讓字體在這些環(huán)境中都能保證易讀性,對字體設計師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他們需要考慮不同的環(huán)境,測試不同環(huán)境下的字體展示效果。
今年7月開始,Johnston100已經(jīng)初步在倫敦交通局出版的一些刊物上出現(xiàn),比如說地鐵地圖和海報,接下來,它則會全面替代倫敦的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目前使用的字體,并將出現(xiàn)在即將于2018年開通的新地鐵線伊麗莎白線上。當然,大眾對新字體的測試和適應也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花了100年的時間讓Johnston成為一個品牌,這會是一個持久的品牌投入?!盚unter說。
Chahine認為一個好的交通字體設計應該就像“一個牽著你的手伴你出行的伙伴”一樣,而輕松、有趣的“伙伴”正是Johnston字體所代表的個性,這也是為什么100年后它依舊受到人們的歡迎并成為倫敦經(jīng)典的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