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靜下心來親手為娃縫制專屬旅行日記,陪她一起用腳丈量世界,用心書寫成長。
我家有個五歲的小人,美名“番茄姐”,因此我也有了“番茄媽”的美稱。由于我和番茄姐都是手工控,所以每次旅行歸來,為了留住路上的精彩,我們便有了許多旅行主題的親子手作。在這個假期,就用我們的手作,與你分享旅游的甘甜吧。
每次出游前番茄媽都會根據(jù)出行天數(shù),手工縫制一本旅行日記。這樣做的好處是擁有更合適的厚度,更統(tǒng)一的尺寸,且非常方便長期保存。
同時,旅行途中留意各種可留作紀念的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明信片、票根、報紙、包裝紙、宣傳冊等等,比如用霍頓平原的牛皮紙袋做相冊封皮。
一針一線,靜下心來親手為娃縫制專屬旅行日記,陪她一起用腳丈量世界,用心書寫成長。
DIY獨家封套
有了手作日記,下一步就是量身定做可以反復(fù)使用的日記封套。左圖就是我利用舊的牛仔褲做的。
在封套書脊的位置縫上松緊帶,這樣就可以把旅行日記套在松緊帶上。封二我特意設(shè)計了夾袋,方便存放相片角貼、貼紙膠帶等小物。另外,在封套上縫制一個扣子,攜帶時只要把扣子扣上就可以出門了。
讓旅行日記更豐富的4個tips
出行前,充分交流目的地信息
番茄媽每次的旅行都會買一本《Lonely Planet》,一邊參照做行程,一邊把目的地的風(fēng)土人情編成睡前故事講給番茄姐聽。她會提前知道自己即將踏足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人,哪些好玩的地方,哪些好吃的東西,會有哪些困難等著她。對于小朋友來講,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也是很重要的。當(dāng)她真正親身經(jīng)歷書里面的人事物時,番茄姐總會表現(xiàn)得格外興奮,有久仰大名或者久別重逢的感覺。
為娃備一個專屬照相機
作為一個資深拍娃黨,為了不錯過娃的每一個精彩瞬間,番茄媽會全程背著單反,時刻將鏡頭對準番茄姐。同時我也會為番茄姐備一個卡片機,希望她能學(xué)會用眼睛去捕捉所有的美好,很是意外,時常能從她嘴里聽到一些構(gòu)圖、黃金分割等專業(yè)詞匯。
回家后整理番茄姐的照片,不難挑出一些可圈可點之作。這些照片加上各式彩筆都是手作日記的小伙伴。上圖里落下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小件——鏡頭筆。上一次的旅行,讓我深深地想念忘在家里沒帶的鏡頭筆,沾上指印的鏡頭只好忍痛用紙巾擦拭。
小孩涂鴉,大人筆錄
我每晚都會整理當(dāng)天的照片,精選出2~4張用于當(dāng)天的日記。同時引導(dǎo)番茄姐回憶這一天發(fā)生的事情、見過的景致,總結(jié)自己表現(xiàn)好的和需要繼續(xù)努力的行為。啟發(fā)了她的回憶后,就讓番茄姐自己發(fā)揮,自己決定要在本子上記錄哪些事情,需要文字記載的則暫時只能由番茄姐口述,番茄媽筆錄。
旅行日記也可以放在隨身的背包里,等車等餐看風(fēng)景的時候,隨時可以做些記錄。
窮游,更能融入當(dāng)?shù)厣?/p>
我們一家既能住五星酒店,也能住不足百元沒空調(diào)沒熱水的小民宿;既能租空調(diào)商務(wù)車,也能搭得席地而坐的綠皮火車。盡管番茄姐只有5歲,番茄媽仍然傾向于盡可能選擇后者——苦中作樂。
因為住了小旅館、坐了local bus、突突車,我們才能與當(dāng)?shù)厝擞心敲炊嗟慕佑|,得到他們那么多的幫助,感受到那么多來自于陌生人的善意和溫暖。因為沒有包車,要靠公交車倒來倒去,番茄姐竟然也學(xué)會了問路,“Hello, bus, Mirissa?”神奇的是路人秒懂,指給她的公交站位置跟媽媽問到的一樣。
車要開了娃卻吵著要上廁所,爬山爬到一半娃卻耍賴說走不動,全程不接受怪怪味道的食物娃只能一直吃面條,奔波一天回到酒店真想一直賴在床上可是還要整理照片陪娃繼續(xù)玩?!瓗蕹鲇尉褪呛敛惠p松,窮游更是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可是能夠跟娃一起領(lǐng)略不一樣的風(fēng)景,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旅行歸來帶回一個更不一樣的娃。這樣的付出,辛苦,也快樂,更需要堅定決心。
以后,我還會繼續(xù)我們的手作日記,讓這份美好一直延續(xù),陪伴著孩子長大。所以,爸爸媽媽們,背起行囊,牽上娃的小手,歸來時也請帶一份屬于你們的獨家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