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輝
摘 要:在高中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偏頗。如何克服這些偏頗是一個迫切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嘗試從高中思想政治課性質和目標、思想政治課特點、課堂教學策略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和學生學習效率,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其核心問題是教學效益問題。通俗地說,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是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fā)展的教學行為,是教師與學生雙重價值目標的體現。
在高中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教學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覺悟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只顧觀點、原理的教學,而忽視了聯系生動活潑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只顧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忽視了傳統(tǒng)的繼承;只重視“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轉變,而忽視了“學”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強調教學的個性特色,而忽視一般教學規(guī)律的遵循??
所以這些不良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克服這些不良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必須體現新課標的性質和目標,實現知識、能力、覺悟有機統(tǒng)一,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在闡述其課程性質時指出:“思想政治課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使他們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毙抡n標在闡述其課程總目標時也指出:“懂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常識;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與時俱進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即將成人的青年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tài)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具有獨特的課程性質和目標,實現知識、能力、覺悟(包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是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相較的最大特點。新課標下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或高效教學,必須抓住這個特點,體現新課標的性質和目標,實現知識、能力、覺悟有機統(tǒng)一,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新課程的教學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課堂教學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離這個性質和目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課,需要有豐富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有真摯的情感探索與體驗,這是任何時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課必須守住的底線。如果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覺悟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就等于背離了思想政治課的宗旨,是完全不可取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既包含著一定的理論觀點和理論知識,又與我國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實際有密切聯系的一門課程,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該學科的這個特點決定在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與方法,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線,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只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這一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生動活潑地學習,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書本理論知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分析社會現象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并轉化為自覺行動,達到知識、能力、覺悟和行為的統(tǒng)一。
新課標把“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tǒng)一”、“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作為課程重要理念之一,指出:“本課程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聯系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和調整教學內容,采用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體現當今世界和中國發(fā)展的時代特征,顯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也指出:“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內容。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qū)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教學內容可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學生關注的、有意義的題材;時事政策教育、黨團活動、班級活動等也要與課堂教學建立互補關系;從而使課程的實施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形成網絡式的教學系統(tǒng),以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社會參與的能力?!边@些精辟論述為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明確了理論聯系實際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必須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
事物的發(fā)展是辨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huán)節(jié)和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超越。如: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方面,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生本”理念、民主教育理念、回歸生活理念、教育生態(tài)理念、教與學并重理念等;教學手段方面,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網絡環(huán)境自主學習;教學評價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強調學生自我評價、多給予肯定性評價、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采用開放的多元的教學評價方式、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等;在課堂教學方面,把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更加重視生成性教學;在教師成長方面,重視教學反思等。所有這些,都是教學創(chuàng)新,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同時也需要繼承和堅守,沒有繼承和堅守就沒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我們既要勇于推陳出新,又要善于總結和繼承傳統(tǒng)教育的合理內核,把繼承與創(chuàng)新統(tǒng)一起來,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揚棄。既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做法,又要防止“否定一切傳統(tǒng)”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