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娣
舞蹈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調適中的作用
◎劉娣
舞蹈是“藝術之母”,作為較為實用的藝術治療手段,可有效調整大學生心理不適。通過動作的編排和曲子的選擇,大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可宣泄情緒,鍛煉身心,加強交流,提升自我效能,是值得推崇的藝術治療手段。
舞蹈療法 大學生心理調適
在心理學上,挺腹、挺胸、直背,是一種心理優(yōu)勢的顯現,表明滿足、自信、無畏以及高貴和正直。秦始皇兵馬俑中的“將軍肚”可以視為典型,那不是酒囊飯袋的象征,而確確實實為“大將軍”的標志。舞蹈《秦俑魂》自信無畏的基本體態(tài)即源于此。當然,過分地挺拔直立會令人覺得呆板、僵化、缺乏彈性,如同《秦俑魂》剛剛“破殼”而出時的樣子。在遭遇心理和生理攻擊時,軀干的第一反應便是收腹和彎腰,其極致會演變成蜷縮和駝背,以盡力縮小身體所占據的生存空間,先行自我封閉,它是痛苦、不安、恐懼、戒備、防衛(wèi)、審慎、消沉、孤僻乃至自卑的表現。
舞蹈是現代人交流的高雅與文明的方式,可表達情緒,鍛煉身體,增加身體機能,人們在舞蹈中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能起到不錯的效果?,F代舞蹈心理治療始于美國。“美國現代舞之父”泰德·肖恩也與舞蹈療法有很深的淵源,他與露絲·圣丹妮絲一起創(chuàng)辦的舞蹈學校為美國培養(yǎng)了大量的現代舞人才,也有對舞蹈心理治療做出突出貢獻者,例如M·柴斯(Chace,M)。舞蹈療法較常用的方法由M·柴斯(Chace,M)1940年提出。柴斯是現代舞蹈調節(jié)心理不適的奠基人,于20世紀30年代在紐約創(chuàng)立舞蹈工作室。1940到1960年是舞動心理治療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探索期。在舞蹈治療者眼里,身體的各部分都有著能量的自然運用,心理的變化和沖突可以影響到這種自然流動,從而造成心理混亂的涌動。這樣現象往往會表現為適應不良,舞蹈則可以調整這種心理混亂。
從廣義上來說,舞蹈療法是指通過舞蹈的運動形式,調節(jié)人體機能,用新的積極的動作代替舊的消極的動作,以調整情緒,治療疾患,建立人體身心平衡關系的方法。它是跨越了醫(yī)學、心理學、藝術學、社會學、美學、康復學等學科,是新興的一個邊緣交叉學科,是舞蹈在藝術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fā)展。
從狹義上來講,舞蹈療法可按照其作用區(qū)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在生理層面,舞蹈療法是通過舞蹈運動使人體生理機能得到修復和調整的方法;在心理層面,當前國際上流行的名稱為“舞蹈治療”(dance therapy),又稱舞蹈/動作治療(dance/movement therapy),或簡稱為“舞動治療”,美國舞蹈治療協(xié)會定義為:“在心理治療中通過運用舞蹈動作,以達到促進患者情緒和身體整合的目的。”
舞蹈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肢體語言,利用舞蹈促進身心健康,旨在用伴隨音樂的舞蹈動作來提高大學生軀體的整合性,幫助大學生活躍情緒,擴大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環(huán)境適應能力,增進身心健康。優(yōu)雅的芭蕾舞動作要求嚴謹規(guī)范,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高貴唯美的氣質,經常煩躁不安、情緒易沖動者適宜芭蕾舞。現代舞是回歸大自然的“心靈之舞”,主要倡導自然的人體舞蹈,不再注重技巧化束縛,強調自我內心體驗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即使缺乏舞蹈基礎的大學生也可嘗試。民族舞蹈風格各異,體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時而熱情、時而端莊的氣質。街舞則體現出自由、奔放、豪邁,處處散發(fā)個性,極具表現力,適合個性較張揚的大學生,能夠煥發(fā)昂揚的青春,激發(fā)大學生內心的激情,培養(yǎng)大學生活潑、開朗、豁達、樂觀和熱情的個性品質。交誼舞又稱舞廳舞、舞會舞、社交舞、國際舞,被譽為“世界語言”。交誼舞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活動,大學生可通過交誼舞增進人際溝通能力。迪斯科舞主要是扭動腰部,從而帶動上下肢的充分活動,其運動量較大,完全可以成為學生早間和晚間在學校操場、體育館等地的重要運動形式。通過這樣的集體性質的運動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豐富校園生活,消除心理上的孤獨感,提高身體素質,讓身體在運動中得到放松和舒緩?!板伹f舞”是藏族人民群眾廣為使用的舞蹈形式,在藏族地區(qū)廣受歡迎,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這樣的舞蹈形式被更多人認識和學習。每當遇到重大節(jié)日,人民都會走上街頭,在廣場上圍成一圈,載歌載舞,用舞蹈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感情,用舞蹈表達對節(jié)日的歡慶?!板伹f舞”就其治療疾病的效果沒有得到科學的認證,但是其通過廣泛的集體性質的行為,可以起到塑造和凈化心靈的作用,有團體心理治療的效果,在這樣集體的活動中,也有利于人們宣泄自己內心積壓的情緒。
舞間與舞伴交談,交流心得,能夠增進心靈溝通,消除心中已有的郁結。跳舞與慢跑、打太極拳等有相同的功效。經測定,跳3分鐘快四步,脈搏可達130-140次/分,運動量相當于1500米慢跑。大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閑暇時參加舞蹈有益于身心保健,具體說來跳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舞蹈能有效消除疲勞。在學習的時候,大腦改善皮質的有關中樞會形成較強的興奮點,一時難以消除。隨著輕松愉快的音樂節(jié)奏跳一段舞,就會使大腦皮質的運動中樞發(fā)生興奮,使學習時中樞的興奮點減弱,從而消除大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大腦疲勞,從而改善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使大腦興奮、清醒。
第二,改善臟器功能。舞蹈療法還可以增強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使新陳代謝更加旺盛,機體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氣和養(yǎng)料,讓大學生生活充滿活力,提高身體免疫力。
第三,舞蹈能增進大腦靈敏性。舞蹈是有節(jié)奏、有變化、有規(guī)律的活動,身心要密切配合,要求具有協(xié)調性、同步性,才能完成千姿百態(tài)的舞蹈動作。因此,長期堅持跳舞,能增進大學生大腦的靈敏性。
第四,舞蹈運用可以幫助人們促進消化和體能素質的提高。在開展舞蹈運動時,人們通過腰部扭動和腹部肌肉的活動,對腸道可以起到有效的規(guī)律按摩作用。
廣泛地開展舞蹈形式的運動,可以幫助人們改正適應性較弱的運動、動作姿勢,同時也可以釋放出積壓在內心深處的壓力、傷感、憤怒等不良情緒,讓大學生能夠實現自我對個人行為和心理的控制能力。舞蹈也是人類情緒的一種自然流露,大學生如何在舞蹈中獲得力量?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編排舞蹈作品,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能給人帶來滿足感,消除挫折感,帶給大學生積極與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舞蹈從姿勢和動作的編排,再到最終舞臺的展示,這里面蘊含著大量的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的思維活動因素。應打破傳統(tǒng)思維,舞蹈并非舞蹈家的專利,沒有舞蹈基礎的人在工作中也可以編排舞蹈。環(huán)衛(wèi)工人舞動身軀跳著自編的印度舞,在央視《星光大道》上展示著昂揚的精神風貌。隨著《自由飛翔》的旋律,掃帚工能舞動自信優(yōu)美的舞姿,大學生是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應鼓勵大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編排舞蹈作品,并為孤寡老人和福利院兒童演繹自創(chuàng)作品,在關愛他人的同時體現和感受自身的價值,促進自我和他人心理健康。
第二,欣賞舞蹈作品,調節(jié)情緒情感。通過欣賞舞蹈作品,提高大學生對美的感悟,激發(fā)大學生愉悅的情緒情感,在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價值,找到靈魂的升華。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舞者在活動筋骨,觀者便會心曠神怡、情緒飽滿、積極向上。舞蹈時身軀隨著節(jié)奏的有規(guī)律運動,塑造出表達某種情緒情感的姿態(tài),配有音樂旋律,與所配音樂節(jié)奏相協(xié)調,舞者和觀賞者伴隨著生理上的快樂感和精神上的愉悅感,起到宣泄情緒、調節(jié)心理的作用。例如,現代舞《紅與黑》,舞者身著黑色衣服,手拿紅色扇子,在極富感染力和節(jié)奏感的鼓點音樂中,演繹出大氣磅礴的力量,美麗的人體跳出美麗的舞蹈,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能量和美的感受?!度钢`》表現了一只高傲的孔雀,時而高視闊步,時而跳躍飛奔,時而輕挪緩移,時而急速旋轉,將人帶入亦真亦幻的境界,讓人忘卻生活中的瑣事,回歸大自然的美好境界,隨著華美音樂的落幕,孔雀停止了華麗的舞蹈,她靜靜地立成了一座尊貴的雕像,卻又微微地輕顫著……
第三,隨著韻律舞動,促進身心健康。“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抖抖手腕,抖抖腳丫,輕松深呼吸,學爺爺,唱唱跳跳,我也不會老?!痹凇督】蹈琛分?,歡快的旋律讓人聽了就有種想跳舞的沖動。舞蹈來源于生活,舞蹈可以強身健體,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舞蹈可以調節(jié)心情,作為人們的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舞蹈可以有助于人們宣泄積壓在內心的煩躁與不安的情緒;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享受完大汗淋漓的暢爽后,心中的不良情緒和壓力得到極大的抒發(fā)。有效地運用舞蹈引導大學生融入其中,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各種大學生舞蹈社團,引導他們融入到集體中去,在集體中交流、討論,尋找歸屬感。以舞健身,觀舞審美,伴舞成長,既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也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舞蹈療法在強身健體、提升美感、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著特殊的功效,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在舞蹈中,大學生用動作盡情地去展示自己對感情、對生活、對自然的理解以及對幸福的追求和期望,在其中身體語言和心理狀態(tài)可以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并產生共鳴,這種共鳴使人的消極情緒得以發(fā)泄,動作所產生的美感,能讓人陶醉于幸福和滿足中,從而達到對人心理活動最好的調適效果。我們應將舞蹈文化融入大學校園,讓舞蹈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不僅僅局限于表演和欣賞方面,也讓舞蹈發(fā)揮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起到高效持續(xù)調適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
[1]劉建.無聲的言說——舞蹈身體語言解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54-261.
[2]李珉珉.舞蹈療法及其應用的探索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3]周紅.舞蹈治療簡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1).
(責任編輯劉月嬌)
(劉娣,女,碩士,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