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心路獨舞
美國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文_心路獨舞
近期,有多起校園欺凌事件被媒體曝光:重慶某學校的一名初二學生疑遭校園暴力致死,河北一個8歲的孩子被11名自稱“閑來無事打人玩”的學生圍毆致死,湖南郴州一個11歲的女孩被同齡女孩們當街扇耳光,等等。但按照中國目前的法律,只能對這些未成年人進行批評教育。惡性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fā)生,已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專門印發(fā)了《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
其實,校園欺凌在世界各地的學校里都有,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但在怎么預防、應對和懲治方面,各個國家之間的差別就大了。以美國為例,他們是從學校的教育、預防、監(jiān)管,家長積極參與,社會立法懲治等方面,全方位進行的。
美國的學校在孩子剛入學時就會開展“反校園欺凌”教育,除直接暴力行為外,老師還會教學生認識一些屬于間接欺凌的“冷暴力”行為,包括語言攻擊(辱罵、嘲笑、威脅)、群體孤立、散布謠言、羞辱戲弄、網絡欺凌和騷擾等,老師會告訴孩子們被欺凌時應該怎么辦,也會警示他們欺凌別人會有什么后果。除了教育學生外,學校還會加強預防和監(jiān)管工作。比如,在一所弗吉尼亞州公立小學的學生手冊上,就有郡學校署對校園欺凌的處理程序,其中規(guī)定,校長在收到欺凌報告后必須馬上啟動調查,調查期間必須給受欺凌的學生配備心理專家,進行心理疏導。兩周內需給出調查報告,家長若對調查結果不滿可繼續(xù)向州教育署申訴,也可直接提請民事訴訟等。
更重要的是,美國學校對校園欺凌并不僅僅是一味地強令禁止,更多是老師富有創(chuàng)意的言傳身教?!逗辗翌D郵報》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情。9歲的四年級學生馬修因光頭造型成了高年級學生譏笑的對象,他難過得不愿進教室上課,站在走廊里大哭。該校女教師尼爾森得知后,決定身體力行地幫助馬修擺脫語言欺凌,于是她要求馬修在操場上當眾剃光她的頭發(fā),并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告訴他:“如果有人取笑你,他們也是在取笑我?!贝伺e不僅幫助馬修重建自信,還遏止了欺凌行為,引來媒體和家長的一片叫好聲。
在應對校園欺凌方面,美國非常鼓勵并提倡家長參與。丫丫就讀的學校曾給家長們發(fā)過一個小冊子,里面詳細介紹了被欺凌的孩子可能會用的語言暗示和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還介紹了家長應如何應對。我自己就曾據此處理過一次“語言暴力”事件。
那是丫丫四年級的時候,五年級有個男生每次看見她都會沖她喊:“籃球打得真爛!”因為丫丫很熱愛籃球,一有時間就會去練習,不知怎么就惹來這個孩子的反感。我聽說后,首先告訴丫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不要“以暴制暴”,用語言回擊,放心地把這件事交給我來處理。然后我給丫丫的老師發(fā)了一封說明事件的郵件,同時抄送了校長。我擔心這個個頭和年齡都大于丫丫的男孩會有報復行為,所以在學校調查期間,每天都親自把丫丫送進教室,放學后再從教室直接把丫丫接走。調查結束后,對方的家長帶著孩子專門找到我們道歉,并保證以后不會發(fā)生類似的事,學校也對涉事的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和適當?shù)膽土P。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問,若是對方家長不講理怎么辦?其實也不難,學校還有更嚴厲的懲罰手段,如果還不管用的話,被欺凌的孩子的家長還可以訴諸法律。譬如加州的一位被欺凌的孩子的家長,就在上述各種手段都無法改善局面時,到法庭申請限制令,讓欺凌者不準走進自己孩子100碼(約合91.4米)之內,如若違反,警察可以以藐視法令的罪名逮捕他。
立法雖然不能徹底消除校園欺凌現(xiàn)象,但是可以讓欺凌者付出慘痛的代價,從而起到警示作用。
美國從60多年前起開始研究校園欺凌現(xiàn)象,并從法律層面給出了可靠的依據和保障。其中1994年國會通過的《學校安全法案》和《學校禁槍法案》就是兩項非常重要的法案——前者規(guī)定聯(lián)邦政府每年需撥專款給地方學區(qū),以幫助學區(qū)實現(xiàn)安全管理;而后者配合規(guī)定了申請聯(lián)邦政府撥款的條件,即學校要對持有武器和違反法律的學生實施停學1年的懲罰,同時,學校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的情況會直接關系到能否領取援助資金。如今,美國防控校園欺凌的法律已相當健全,包括從禁槍、風險評估、聯(lián)邦撥款,再到公開學校安全狀況、由政府和學校共同承擔安全管理的責任等。
相比美國,目前中國的法律對施暴的孩子要寬容得多,尤其是對未成年人。按目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guī)定:“不滿14周歲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或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應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彼?,一旦校園欺凌發(fā)生,只能由學校和家長解決,但學校又缺乏有效的懲戒措施。
目前,中國的校園欺凌現(xiàn)象十分嚴重,根據北大公共衛(wèi)生學院、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研究員喬毅娟等人的調查,在18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隨機抽取的187328名學生中,有66.1%的男生和48.8%的女生遭受過一種及以上的欺侮,其中惡意取笑是學生中最常見的欺侮行為,發(fā)生率為43.2%,其次為性欺侮,為27.0%。目前,全國范圍內的系統(tǒng)性的數(shù)據統(tǒng)計缺乏,也就是說,整個中國社會對校園欺凌的關注和研究還遠遠不夠。
你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嗎
你相信嗎,雖然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但大部分人對工作還是滿意的。國外某調查機構調查了來自15個國家的14400位員工,用工作環(huán)境、被公司重視程度和員工的情感滿足度來衡量工作中的“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有71%的員工對工作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印度員工和墨西哥員工上班最開心——受訪的印度員工中有88%對工作感到滿意,墨西哥員工的滿意比例是81%,美國員工排在第3位,中國員工排在第8位,墊底的是日本員工,他們覺得上班超痛苦。
以下是這項調查的10個指標,來自測一下你對工作的滿意程度吧。
1.你很清楚眼下工作的目標和標準是什么。
2.如果你遇到困難,可以向同事尋求協(xié)助。
3.你手頭的設備和物資好用且充足。
4.你的工作內容很有趣。
5.在工作里,你感受到了上級對你的尊重。
6.你能實現(xiàn)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7.每天早上你都充滿干勁兒,很想去上班。
8.對于自己在公司的發(fā)展,你感到很自信。
9.你在一個有刺激性、有干勁兒的環(huán)境里工作。
10.你的老板很注重提升你的技能,公司提供了不少培訓機會。
(小 多/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