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鵬
黃老爹住在長江的這邊,黃老爹的女兒住在長江的那邊,一江之隔,其實距離并不遙遠,連接大江兩岸的是通暢的橋梁,如今的親情何以被江水隔開?其實,“父女同城寄月餅”缺失的是親情速遞。
在女兒看來,“禮到情誼就到了”。而在父親看來,他在意的不是女兒孝敬自己幾塊月餅,他需要的是親情的團圓。在城市里,退休的老人雖不是什么富翁,但是依靠退休金基本生活還是可以保障的。他們缺失的不是吃喝,不是衣服,而是團圓的親情。他們眼中看到的不是女兒手中的月餅,而是拿著月餅的女兒,哪怕女兒是空著手來的,老人們也會興高采烈。
遺憾的是,在武漢,這種“同城寄月餅”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不僅有隔著江水郵寄來的月餅,即使是同在江水的一側,郵寄月餅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中秋臨近,月餅成為了那幾天快遞業(yè)務中的“大塊頭”。當地媒體咨詢武漢多家快遞公司后得知,雖與父母同處一城,但通過快遞給父母寄月餅的子女,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在為人子女者看來,有著太多的無奈。有人說,我們很忙碌,但是又想表達孝心,也只能讓快遞代勞了。也有人說,臨近中秋,應酬很多,所以沒有時間親自送月餅。還有人說,無論是坐車還是開車,去送幾盒月餅的代價都比快遞的代價高,是不值得的。有這種想法的人,似乎忘記了一個我們心中永遠難以割舍的東西,那就是親情。
固然,我們是忙碌的;固然,我們是辛苦的??墒?,這一切都不應該成為阻礙“親自上門為父母送塊月餅”的理由。2014年春節(jié)的時候,網絡上流傳著一種叫“親情計算器”的軟件,用這個軟件可以計算出我們還能和年邁的父母見上幾面的數據。很多人算到一半就泣不成聲了。是的,燈紅酒綠中,我們?yōu)槭聵I(yè)在打拼;黃金滾滾中,我們?yōu)樨敻辉趭^斗??墒牵聵I(yè)和財富不能換來父母老去腳步的放慢。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日子,如果我們連“上門送月餅”的時間都沒有了的話,即使我們的親情裝滿心間,又能讓父母吃出“同城寄月餅”的什么味道?
“雇人掃墓”“雇人陪父母嘮嗑”這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都是身在千里之外的人們無奈的選擇,可是就與父母在同一個城市里住著,還要讓快遞小哥代勞,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事情。父母要的是在節(jié)日里,帶上愛人、帶上孩子而來的親情,父母要的是陪著爸爸刷刷筷子,陪著媽媽洗洗碗的人間情愫。
“父女同城寄月餅”缺失的是親情的速遞,阻礙這種親情的絕不是一條長江。
———摘自“光明網”
點評>>
針對“女兒同城寄月餅惹怒父親”一事,作者開宗明義,指出造成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不是一江之水,而是親情速遞的缺失。接著筆鋒一轉,直言由于父母和子女對親情的不同理解,類似的情況還很普遍。盡管在為人子女者看來,自己有太多的無奈,比如忙碌、辛苦,但親情是難以割舍的,事業(yè)和財富不能換來父母老去腳步的放慢。文末作者再次強調,父母需要的是節(jié)假日里的陪伴,阻礙親情的絕不是一條長江,而是親情速遞的缺失。文章透過現象看本質,條分縷析,情感真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