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林
讓學生的心思細膩起來—我的作文故事(5)
○黃桂林
●引導學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既為習作提供了素材,更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情感。帶著感情去做事,帶著感情去寫作,自然會讓習作言之有情。
如今的學生多缺乏同情與關心,別人走路摔倒,他們哈哈大笑;文學作品催人淚下,他們無動于衷;家人生病在床,他們若無其事……面對此情此景,有效的辦法是盡其所能,努力改變上述現(xiàn)象。作為語文教師,可借助語文與生活的溝通,作文與做人的融合,在提升學生言語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情感,讓他們的心思日益細膩起來。
【作文故事】
母親節(jié)前夕,我啟發(fā)學生給母親真情回報。學生紛紛行動,然而翻開學生習作,字里行間能讓人體會濃濃母子(女)情的不是太多。怎樣讓學生心思細膩,引領他們走進母親心中,讓事情成為真情的再現(xiàn),讓習作成為真情的流淌呢?
那天上班路上,我遇到了小C的媽媽,她非常動情地給我講述了如下事情:母親節(jié)這天早晨,起床后發(fā)現(xiàn)小C沒了影兒,她有些納悶,打開后門一看,發(fā)現(xiàn)孩子正在菜園里拔菜呢?再看他身后,已經整整體體地排列了十多把一捆一捆的青菜……
媽媽這才想起來,前一天放學回家,媽媽在地里給青菜澆水,小C好像不經意間地問了一句:“媽媽,明天準備賣哪一畦的菜?”媽媽隨即告訴了他。現(xiàn)在看到眼前的孩子,看到孩子身后的蔬菜,媽媽眼眶一熱,淚水再也忍不住了。
講述時,媽媽說自己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激動。說實話,小C在班上是個聽話的孩子,學習也比較認真,作文水平一般。聽了他媽媽的話,我一到學校,再次翻出了他這次的作文,看著看著,原本看似平常的作文,似乎一下看出了全新的內涵,看到了先前沒有發(fā)現(xiàn)的“真情”,尤其是以下的文字,更是給了我心靈的撞擊:
門吱呀一聲開了,啊,媽媽起床了?;仡^一看,果然是媽媽。她很快地走到了我的身邊,把我從地上拉起來,高興地說:“孩子,你拔了這么多,什么時候起床的?”
我看著媽媽緊緊地盯著我,眼眶里已經滿是淚花。
我給媽媽擦去了淚水,說:“媽媽,以后我每天幫你拔?!?/p>
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你一心一意地學習,我就心滿意足了。去吧,去讀早書吧!”
不知為什么,先前讀這篇文章,讀這一片段時,并無什么異樣,我還覺得人物的心理活動沒有具體而細致地寫出來,情感表達還不夠。現(xiàn)在讀起來,我覺得感情如此真切,話語如此可信。
第二天晨會,我給同學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森林王國要舉行“孝星”評比,經過層層推薦,小兔、小熊、小鹿、小狗進入了決賽。國王給他們最后一道考題是:為長輩做一件事,獻出愛心,表達真情。
接到考題,小兔拿出壓歲錢,為爸爸、媽媽各買了一套衣服,雖然爸爸、媽媽原本衣服不少,但還是很高興;小熊拿出積蓄,帶爺爺、奶奶去逛了一天街,雖然爺爺、奶奶也常去逛大街,但沒有拒絕孫兒的要求;小狗則向同伴借錢帶爸爸、媽媽去飯廳飽餐一頓,爸爸媽媽告訴孩子不必如此,可他還是不依不饒;而小鹿看到考題,只是一如既往地陪爸爸、媽媽下地干活,因為地里的苞米熟了。
規(guī)定的日期到了,小兔、小熊、小狗早早到了王宮,向國王陳述所做事情,而此刻的小鹿還在苞谷地里忙著。國王知道了事情原委,來到小鹿所在的苞谷地,看小鹿忙得滿頭大汗,國王也感動了,他親自把“孝星”獎章掛到了小鹿的胸前,并和前來授獎的大臣們一道幫助收苞谷。
故事講述后,我問:“聽了上面的故事,你對國王的舉動感到奇怪嗎?如果你是國王,會把‘孝星’獎章頒發(fā)給誰?為什么?”大家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我并不感到奇怪,我是國王也會把獎章頒給小鹿,因為小鹿做了他應該做的事?!?/p>
“我也會把獎章頒給小鹿,因為幫爸爸、媽媽收苞米是當務之急,什么事情也不如這樣的事重要,什么事也不如這樣的事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孝心?!?/p>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說說自己聽完故事后的感想,學生這樣表述:
“我覺得孝敬長輩是孩子的責任,絕不是為了什么榮譽?!?/p>
“孝敬長輩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要用心去做,要考慮長輩的需要?!?/p>
接著,我讓兩個同學朗讀了各自的作文片段,并發(fā)表看法。
片段一:媽媽的皮鞋也不知穿了幾年了,換過的鞋跟又已經磨得不像樣子,我?guī)状蝿袼I一雙,她總是說還可以穿。這次,我得給她個驚喜。于是,我掏出自己的零花錢,和爸爸一道去了商場……晚上,等媽媽睡熟了,我悄悄走過去,把那雙舊皮鞋藏起來,而把新皮鞋放到了床前。
片段二:母親節(jié)這天清早,爸爸、媽媽都還在睡夢中,我卻早早起了床。說實話,從我記事起,我還從未趕在媽媽前面起床,每天都是媽媽準備好早飯,再千呼萬喚一番,我才漫不經心地從床上起來,真不應該!從今天起,每天上學的早飯我自己準備,讓媽媽多睡一會兒……媽媽起床了,來到廚房看到眼前的一切,吃驚地看著我,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
朗讀后,學生紛紛表述見解:
“這兩個片段一看就知道,事情是真實的,讀了讓人感動。看來,寫自己的事,要寫出真情,首先要做出真情?!?/p>
“孝敬母親,無論用錢也好,不用錢也好,只要心中真正有了母親,就能知道母親最需要的是什么,怎樣才能向母親獻出一份真情?!?/p>
聽著大家發(fā)自內心的話語,我覺得孩子們一下子長大了很多。
【故事感悟】
語文教師都注重引導學生習作中說真話,表真情。殊不知,如果不能用真情融入生活,則難以用真情融入作文;難以以真情關注生活,就難以以真話敘述生活。引導學生心思細膩、真情生活、真情表達,上述案例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1.要走近學生。如今的學生,讓他們做一兩件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事,也許并不困難,但讓他們用真心、動真情,則并不容易。雖然上述現(xiàn)象較為普遍,但并非所有學生都是如此。我們需要真正走近學生,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和學生想到一起,思在一處,就不會總以過去的眼光看他們。
2.借故事啟發(fā)。今天的學生,在家人呵護下,衣食無憂,難有真情回報的想法,也難有其真情回報的機會。只要引導,他們肯定會知書達理,知恩圖報。可不,一則設計的童話故事,使學生發(fā)現(xiàn)了小鹿得獎的根本原因;一個本班的真實故事,使學生看到了小C孝敬的真實感人。在傾聽故事、評價人物時,引導他們進入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評價才更是內心的表白,真情的流露。
3.以反思升華。在傾聽故事、進行評價后,要學生敘述習作前后的真實感受,這既是故事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又是作文與做人的引導;既是活動的總結和反思,又是生活的指導和引領。
從課堂實況看,通過故事的傾聽和感悟,學生自然聯(lián)系到了自己,道出了自己的“任務心理”“表現(xiàn)心理”“炫耀心理”等等,而這恰恰是他們生活中“行不由衷”、作文中“言不由衷”的根本。
這樣,學生從現(xiàn)象看到了本質,認識到生活的失實,情感的失真,知道自己的所謂“孝敬”完全是因命而為,不是內心驅動。這樣評講,關注的不僅是作文,而且是做人。學生在介紹中反思,教者在傾聽中點撥,對學生反思起到了引領和升華的作用。
4.欣賞中感悟。筆者還選擇學生習作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在朗讀中傾訴感情,在評價中敘談收獲。片段的精彩,在于事情由學生真情而生,作文由學生的真情而為,事情是孝敬母親真情的表露,行動是孝敬母親真心的召喚。從欣賞表達、閱讀感悟中,學生對“用真心表達真情”的生活意義和作文意義,就有了足夠的認識。相信此后,學生也許都會依據老師的要求行事做人,行文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