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 源
黑白攝影攻略
□ 網(wǎng) 源
攝影,誕生于黑白的世界。黑白攝影,是以黑白片來表現(xiàn)被攝景物影像的攝影。黑白膠片,以黑、灰、白三色的絕妙組合,呈現(xiàn)出厚重、耐看的顆粒感和迷人的光影質(zhì)感,具有深刻傳神的視覺魅力,是表達情感和渲染氣氛的好方式。
現(xiàn)今,隨著數(shù)碼技術的發(fā)展,黑白攝影不再只是停留在黑白膠片時代。數(shù)碼相機也具有黑白模式,后期圖片處理軟件也可以讓你輕松獲得黑白照片。不過,這些設置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相機的成像。膠片時代和數(shù)碼時代的黑白影像,雖然都是黑白,但畫面的質(zhì)感、光影的呈現(xiàn)、拍攝的器材都有所不同。
由于數(shù)碼的寬容度小,所以,表現(xiàn)不出黑白銀鹽那么多的灰階層次。但在拍攝數(shù)碼黑白照片時,純黑、純白以及中間調(diào)的照片還是可以拍出來的,只是層次沒有銀鹽那么多,表現(xiàn)力也會差一些。但黑白攝影的魅力,并不會因為相機的進化而改變。黑白攝影告訴我們,攝影記錄的是光影,它的世界只有黑灰白,并超越黑灰白。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些數(shù)碼黑白照片的拍攝技巧,希望會對大家以后的拍攝有所幫助。
拍攝前,先了解數(shù)碼相機的曝光特性。黑白攝影中沒有色彩的因素,要完全靠亮度的變化來表達。所以,黑、白、灰的組成在一張照片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拍攝黑白片時,我們更要準確了解畫面上的亮度構成與對比因素,根據(jù)創(chuàng)作意圖來確定合適的曝光組合。實際上,在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絕大多數(shù)場景的最亮和最暗的亮度之比都遠遠超過5級,所以,就不必為這個問題擔心了。
不要使背景與主體的亮度或者色調(diào)相近,這樣會使主體不夠突出。我們可以選擇在背光面或采用大光圈中長焦鏡頭或者微距鏡頭來使背景霧化,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在黑白攝影時,還要特別注意一些在人眼中看起來差別很大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可能在黑白世界中難以區(qū)分。比如,紅花綠葉,在彩色世界里對比非常鮮明,而在黑白條件下都表現(xiàn)為灰,所以在拍攝時,我們最好是使用濾色鏡。
在拍攝黑白逆光人像時,最好要提高面部亮度以縮小整個畫面的亮度差。特別是在陰天外拍人像時,由于光線太平,導致拍出來的人物沒有立體感,甚至是全部灰成一片。這時,我們就可以用閃光燈或者外拍燈來提高人物的亮度,從而突出主體。
在拍攝數(shù)碼黑白照片時,點測光的功能也是非常有用的。在使用點測光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得到測光值后確定的曝光是以畫面要求的中間灰調(diào)為中心的,要保留的細節(jié)應該在正負兩級的亮度范圍內(nèi);二是任何測光都是基于反射率18%的灰板條件。比如說,在逆光拍攝一朵背景是樹叢的陽光下的花時,我們可以這么做:為了避免拍攝出的花上有一塊塊毫無細節(jié)的死白,我們最好是準備一塊白紗,在被攝體上面將陽光柔化,從而減小明暗光比,這樣就可以保證花的明、暗部都在曝光的寬容范圍內(nèi),也就能表現(xiàn)出足夠的細節(jié)了。
《盛世天年》攝影者用自己的眼睛把握平常,用自己的大腦理出頭緒,用自己敏銳直覺抓住現(xiàn)實,并且以自己獨特的攝影語言、視角、構圖、光影等鮮明地顯露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有感于攝影者對事物在瞬間包含著如此多的含義,及為生命呈現(xiàn)的千姿百態(tài)感到吃驚。通過自身的影像看到自己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領悟到生活本來的意義。雖然山東老年人口全國第一,但恰逢“盛世”,老人得享“天年”。
《盛世天年》 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 韓克生/攝
《牧馬人》攝影者功底深厚。順著目標的運動方向,平穩(wěn)地移動相機,使目標在取景窗中的位置始終不變,并在移動的同時按下快門。由于相機跟隨動體向背景的反方向移動,所以照片上呈現(xiàn)出許多流動的線條,而快門速度越慢,流動線條越明顯。照片上的動體,由于和照相機的移動方向、移動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所以形成清晰的結(jié)象。整個照片的畫面,給人以強烈的動感效果。追隨法的快門速度,通常為1/1 5 - 1/6 0 秒。
《牧馬人》 淄博市老年人大學 趙玉福/攝
《情》是淄博老一輩攝影家張慶林先生的作品。張先生如今已年逾古稀,仍然熱心于攝影事業(yè),還在老年大學授課,值得我們這些晚輩學習!在2000年前后,兩次去淄博參加協(xié)會活動,兩次近距離接觸淄博的攝影家,對淄博的攝影氛圍十分贊賞。本圖構圖嚴謹,取對角線構圖,主體與陪體有神一樣的呼應,真正體現(xiàn)了“決定性瞬間”。
《情》 老年教育書畫攝影研究院 張慶林/攝
《希望之巔》看似是在東川紅土地拍攝的。東川紅土地,位于昆明市以北偏東方向,海拔1800至2600米之間,因云南東川高溫多雨,故發(fā)育成紅色土壤。該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zhì)少,酸性強,土質(zhì)黏重。這里,方圓近百里的區(qū)域,是云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再襯以藍天、白云和變幻莫測的光線,遂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此地最佳拍攝季節(jié)在5-6月和9-11月,拍攝時間選在下午更好。
《希望之巔》 浙江老年大學 王吾興/攝
《渡魚鷹》取材于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內(nèi)陸湖,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對于圖中白洋淀上的魚鷹(別稱鸕鶿),詩人吳嘉紀曾在《捉魚行》中這樣描寫:“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滿載鸕鶿行……”目前,鸕鶿捕魚技藝瀕臨失傳,成為了一種景區(qū)表演節(jié)目。此作富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情愫濃郁,紀實性較強。類似作品以主題系列化為宜。
《渡魚鷹》 大連市老干部大學 畢國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