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梅
(東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體育系,廣東 東莞 523808)
?
探索中國《易》文化哲學思想中的運動健康原理
沈玉梅
(東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體育系,廣東 東莞523808)
中華民族的古老哲學中以《易》文化最為璀璨,《易》文化中探尋了宇宙中天體的運行規(guī)律,然后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出這些天體運行對地球以及人類的巨大影響,提出人類在體育運動中要遵循一定的天體運行原理和自然變化原理才能夠獲得人類自身的健康和發(fā)展的哲學思想。從易文化中闡述的五大行星運行、春夏秋冬四季運行和月球運行對人體的影響中剖析了人體體育運動要遵循的運動原理,總結(jié)出人體在從事體育運動時要在一定的時間遵循一定的運動原理才能達到人體正負能量的交替滋長,達到身體的和諧和健康發(fā)展。
天體;運動;健康;《易》文化
萬事萬物都是運動的,沒有不運動的物質(zhì),沒有不運動的時空,小到微粒大到宇宙,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在運動,運動產(chǎn)生了新舊事物的循環(huán)更替,運動形成了事物正反兩方面的此消彼長,運動累積了事物的量變、質(zhì)變,運動衍生了自然界,衍生了人類,衍生了萬事萬物。在中國古老的哲學中,智慧的人類就總結(jié)出萬物都是運動的,這種運動由小及大,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也就是遵循著一定的道,正如《老子·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1]。人類從誕生之時起,就試圖尋找人體的運動規(guī)律,挖掘人體運動遵循的原理,從而達到趨利避害,健康長壽。
在《易》文化中,中華民族根據(jù)宇宙、日月、星辰變化推衍了地球、人類、生命體等存在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揭示了人類生命運動的本質(zhì)特征,可見,我們偉大的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得出了人類自身健康和諧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本質(zhì)特點,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順勢而為。
中華民族的文明文化中埋伏了對體育運動健康的描述,華佗在創(chuàng)五禽戲中提出:“人要想身強體壯,減少疾病,延年益壽,最有效的辦法是勞動和鍛煉”[3]。而在歷史的聚合分離演進中,運動賦予的強健的體魄才表現(xiàn)出人類不斷的征伐、武林的爭斗、狩獵生產(chǎn)、對抗自然災難以及祭祀娛樂等活動,就此而言,人類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體育運動中不斷的更迭和演進。
《易》文化又包含了對萬事萬物的指導和原理總結(jié),我們更有必要去探尋我們燦爛文化中所包含的體育運動原理對人體健康的導引。
早在一萬二千年前,燧人氏時期,人類就用河圖洛書描繪星辰運動、天道運行規(guī)律。在不斷地總結(jié)和觀察領(lǐng)悟中,燧人氏又發(fā)現(xiàn)人類生活同樣以某種潛在的規(guī)律在運行,如果人類的生活、生存規(guī)律能夠按照天道地道的規(guī)律運行,人類身心才能健康發(fā)展,這就是人道。在這種思想的指導統(tǒng)領(lǐng)下,人類開始從各種領(lǐng)域著手探求萬物的變化規(guī)律對于人類生命的影響。
人類在《易》文化中提出,太陽系的行星運動與人體的運動是遙相呼應的,特別是在太陽系中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處在一定特定位置:東大距、西大距、大沖、合沖、東方照、西方照、合月、合日時,它們會對人體生命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而且,人體的運動也必須共鳴與這些星球的運動才有利于人體健康?!饵S帝內(nèi)經(jīng)》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共生五,其氣三,數(shù)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5]。就是說,人的生命是本于陰陽的,是以天氣為生命的根本,無論地上九州還是人體九竅都與宇宙、自然、陰陽之氣密切相通,要順和天氣,契合陰陽,順應五行變化規(guī)律,這樣才不能消散衛(wèi)氣,導致九竅不同,肌肉擁塞,才能增進健康延長壽命[6]。
水星是地球軌道內(nèi)環(huán)繞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辰星”,它的位置的改變,特別是運行至東、西大距時與太陽協(xié)同作用直接施予了對地球及地球生命的影響。智慧的人類觀察、積累、總結(jié)出原來是在陰歷的一月,人體的進行舒緩的運動能夠助陽氣滋生,助陽氣生發(fā),有益于人體陽元氣的生長。而在陰歷六月,人體隨水星的運轉(zhuǎn)進行大運動量的運動能夠助陰氣滋生和保存,有益于人體陰潤元氣的生長,特別是對于人體腎臟、骨骼的陰陽兩種衛(wèi)氣的和諧生長有更大裨益。從而,辯證地分析了人體某幾種器官的陰陽能量在一定的時間,在適合的運動的情況下交替生長的原理。
圖1 行星運動至東、西大距與合沖時刻
金星運動在地球軌道以內(nèi),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星或太白金星”。從地球上去看,它的亮度僅僅次于太陽和月亮,金星與地球最相似,故它往往發(fā)生對地球的共鳴式影響,還有,它作為地球環(huán)繞太陽軌道內(nèi)距離地球最近的大行星,不僅要借助自己與太陽位置的變化影響地球,還可以借助自己距離地球和月球最近的特殊勢位,對地球最地球及其地球的生命生物產(chǎn)生多種綜合影響。金星在河圖中代表西方,以四個黑點和九個白點來描述,也就是在陰歷的四月人體進行中等強度運動有助于陰氣的滋生和保存,有益于人體陰潤元氣的生長,在陰歷的九月人體進行中等強度的的運動能夠助陽氣滋生,助陽氣生發(fā),有益于人體陽元氣的生長。特別是對于人體肺、皮膚的生長有更大裨益。而陰歷的四月和九月,剛好是金星運動至東、西大距時。
火星的運動軌道在地球之外,是地外軌道運行的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中國古代稱之為“螢惑”.火星對地球、地球生命以及人類的影響主要發(fā)生在合沖時(圖2)[8],也就是火星運行至與地球、太陽處于同一直線時。在河圖中,火星被描述為南方的兩個黑點和七個白點,也就是在陰歷的二月和七月,火星運行至合沖的時間,在這兩個月中,人體所從事的適宜強度的運動會促使心臟、血液、血管的兩種能量的交替滋長,從而促進人體陰陽平衡,促進健康。
木星是地球軌道之外運行的行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而且運行最快,中國古代稱之為“歲星”,唐《元占經(jīng)》中記載:“甘氏曰:單閾之歲,攝提格在卯,歲星在子,與須女,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側(cè),是謂同盟”[9]。就說明古代中國人們就觀察到木星位置的出入變化和木星自己附帶有衛(wèi)星的光環(huán)。雖然它運轉(zhuǎn)距離地球比較遠,但是它龐大的體積導致它的運行變化對地球和地球生命的影響舉足輕重。木星對地球影響最大時是它運行至合日時,也就是陰歷的三月和八月,在河圖中木星代表東方,以三個白點和八個黑點來描述。也就是在陰歷的三月,人體的舒緩運動有助于人體陽氣生發(fā)、生長,陰歷的八月人體的劇烈運動有助于人體陰氣的滋生收藏,特別是對于人體肝、膽、筋絡生長有更大裨益。
土星是地球軌道之外運行的距離地球最遠的行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zhèn)星或填星”,它是太陽系的第二大行星,但是由于它的運轉(zhuǎn)距離太陽最遠,所以它不能和太陽協(xié)同構(gòu)成對地球太大的影響,但是它運轉(zhuǎn)到一定的位置,卻能和地球的衛(wèi)星——月亮共同合力于地球,也就是土星運行至與月球、地球處于同一直線時,也就是合月時,對地球及其地球生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在河圖中土星代表四方的中間,以五個白點和十個黑點來描述,說明在陰歷的五月和十月,人們的適宜運動促使自身陰陽兩種能量的交互滋長,特別是對于人體脾、胃、肌肉的生長有更大裨益。
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按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為第三顆,月亮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qū)Φ厍虻墓缠Q式作用古老的中國文明已經(jīng)給出了輝煌的總結(jié),不但產(chǎn)生了很多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而且形成了很多巨著,比如石申的《甘石星經(jīng)》、張衡的《靈憲》、祖沖之的《大明歷》、郭守敬的《授時歷》等,根據(jù)月球運動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陰歷、制訂了二十四節(jié)氣、總結(jié)出潮汐運動,系統(tǒng)化了月球?qū)Φ厍虻闹苯佑绊憽?/p>
月球?qū)θ梭w的影響在《易》文化中已經(jīng)有描述,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wèi)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經(jīng)絡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11]。人在月圓的時候氣血旺盛,肌肉飽滿皮膚致密,毛發(fā)堅固,適應于人體去進行比賽性運動,而月缺時人體經(jīng)絡虛弱,衛(wèi)氣散失,不宜于人體大量運動,應該收納保養(yǎng)。 同時新月、盈月、滿月、殘月四個階段正好應合著人體生長、吸收、休養(yǎng)、代謝的四個階段,因此,隨月亮的陰晴圓缺,我們可以不失時機地進行肌膚護理、排毒和施行健身運動。特別是在盈月之時,人們發(fā)現(xiàn)是人體各機能不斷提高、體力增長最旺盛時期,這時候針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有目的的運動鍛煉,能達到預期的好的效果,而在滿月之時人體就達到機能最佳、興奮值最高時期,這時候人體的運動能力最強,神經(jīng)處于最沖動時期。
智慧的中華民族總結(jié)出:人類生存在遵循天道地道的情況下,才能保持發(fā)展,才能讓人體身心達到健康,于是達到天道地道人道的統(tǒng)一一致。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曰: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理,故能萬物之父母[12]。就是說,天有精氣地有形體,天有八節(jié)之綱氣,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在四季運動中,春天萬物開始生長冰雪開始融化,人們開始從冬季的收藏、隱退中、倦怠中轉(zhuǎn)換過來,大地萬物蘇醒,草長花開,地氣上升,人就要隨自然變化開始身體陽氣上升,腠理開始慢慢打開,皮膚開始擴張,肌肉血脈開始充盈活躍。此時,人體應適應自然開始松衣寬帶,舒散筋骨,放松精神,在早上陽氣上升之時廣步于庭,以讓神志隨春天的生長之氣而暢然勃發(fā),隨著運動,也就是非劇烈的、強度小的奔跑運動,以能讓汗液在相應的舒張皮膚孔中排出。而春季在人體相對應肝臟、膽腑、筋絡,所以春季適量的運動不但有助于全身的生發(fā),更有助于肝臟、膽腑、筋絡的勃發(fā)健康。
夏季之時,自然界草木茂盛,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互交融,植物長勢旺盛,因天氣炎熱,地面的水分在蒸發(fā)之后升空形成云雨,人體在熱氣的熏蒸下,陽氣也游動到外部,因此,人的皮膚變得松弛,腠理全部打開,血氣減退,津液向外溢出,肌肉變得光滑濕潤,人體陽氣處于最旺時期,人體各器官血液充張滿盈。所以在夏季,人們應該開始增加運動量,增大運動強度,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運動能力,就能夠使人體氣流宣暢,通泄自如,精神飽滿。夏季在人體對應心臟、大腸、血液。所以夏季大量的運動對于人體的心臟、大腸、血液都具有保養(yǎng)提高功能,使心臟收發(fā)有力,使血液流暢平滑無雜質(zhì),血管干凈無阻塞。
秋季三個月,在自然界中萬物成熟,萬物平定收斂,這時,天氣勁急,地氣清明。人體精神要保持內(nèi)守,以使秋季的蕭殺之氣得以緩和,注意不能使精氣外泄,神氣外馳。這個季節(jié)人體皮膚開始收斂,毛孔收緊,腠理收密。人體在運動時要注意不能使津液大量外泄,以保養(yǎng)人體收斂之氣。人們要在保暖的前提下,在下午進行輕量運動,如慢跑、快走,無強烈競爭性的運動。適量恰當?shù)倪\動對人體的肺、皮膚、小腸等有保養(yǎng)、保健、促進代謝作用。
冬季之時,生機潛伏萬物收藏,地凍而裂,人們不能擾動體內(nèi)的陽氣,要使思想、身體器官平靜伏藏。就如同有收獲而又不露聲色。不能使皮膚開泄而損耗陽氣,這是順應冬季氣候保養(yǎng)人體閉藏之氣法。此時人體皮膚細密,腠理關(guān)閉,血氣旺,汗液不外流,肌肉堅硬不潤滑。所以人體在冬季不適宜進行大量運動,只可以閑庭信步,以活動筋骨,疏松肌肉,以為春季生發(fā)之時做好準備,而且適量的、輕度的運動有助于人體腎臟、骨骼的保養(yǎng)保健,促進腎臟功能增強,骨骼堅硬。
就歷史來說,體育運動是伴隨著人類身體活動存在已久的事實,體育運動是人類身體活動的真實記錄,體育運動原理是人類生命銘刻在身體本能之中的真理,是唯一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對身體活動自身需要的全部理解,正如學者所述,運動是一種超越性的生命體驗和人生價值以及對天道自然,宇宙萬物生化之理的體悟和體驗的生命哲學[13]。
《易》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發(fā)展的確實依據(jù)與證明。其中所反應的運動健康思想為后世醫(yī)學保健養(yǎng)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為我們探求辯證的體育運動埋下了引線,于是,我們更有必要再去探尋和解剖其中的體育哲學指導原理,以更好地為我們?nèi)祟惤】捣铡?/p>
[1] 饒尚寬.譯注.老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 文實.中國文化全知道[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3] 周金鐘.傳統(tǒng)華佗五禽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
[4] 袁立.易經(jīng)[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5] 尸佼.尸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 張志聰. 黃帝內(nèi)經(jīng)[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
[7] 賀華章.圖解周易大全[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8] 姚建明. 天文基礎(chǔ)知識[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9] 朱江. 天體與天象[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10]徐客.山海經(jīng)[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2012
[11]穆桂俊霞,王平.素問[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
[12]郭藹春. 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 [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13]王崗. 太極拳:體認道德倫理的文化教場 [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2(1):22-26
Exploration of the Sports Health Principle in the Yi Cultural Philosophy of China
SHEN Yu-mei
(Dongg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ongguan 523808,China)
The “Yi” culture is the most brilliant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Yi” culture explore the law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in the universe, then summed up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motion on the earth and mankind, put forward the philosophy that human must in sports to follow a certain celestial bodies operation principle and natural variation principle to get the health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that human sports should follow from the Yi culture which described in five planets run,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seasons running and the moon running influence on the human body. Summed up the body in sports activities must to follow certain sports principles in a certain time to achieve the huma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ergy of alternating growth and achieve the body's 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elestial body; exercise; health; Yi culture
2016-05-20
沈玉梅(1984-),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
G80
A
1007-323X(2016)04-0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