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文
【關鍵詞】 作文訓練;定位;訓練模塊;作文評改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57—01
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作文新理念是:關注讀者意識,突出個性化表達,注重情感態(tài)度,重視寫作過程。在這個大的理念下,很多語文教師卻往往感覺到無從下手,這與初中作文訓練定位不準進而評改訓練不到位都有很大的關系,現(xiàn)結(jié)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感悟就此談幾點拙見。
一、關于初中作文定位
初中作文訓練定位應構建具體有效的作文模塊訓練,應結(jié)合作文教學實踐,對具體的實施模式加以探索,建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文教學模式,明確記敘文寫作模塊訓練,研究總結(jié)力求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實踐證明,定位及模塊訓練作文教學對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作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認為,初中作文模塊的訓練定位基本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開展:
1. 定位初中作文訓練要求。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寫作訓練作為初中作文訓練的唯一目標。
2. 明確成功作文的十個標準。(1)卷面整潔;(2)格式正確;(3)無錯別字;(4)無病句;(5)標點正確;(6)中心明確;(7)選材恰當;(8)結(jié)構清楚;(9)運用多種表達方式;(10)語言得體,體現(xiàn)風格。
3. 明確作文開頭、中間、結(jié)尾要寫的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開頭要點題,中間要敘事,結(jié)尾寫感悟。這些基本寫法,必須要求給學生。有了模塊,才好下筆。
二、關于初中作文評改
葉圣陶先生說:“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作文的能力?!遍_放的作文教學觀認為,評改的途徑應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評改。但絕非放任自流,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扶助,否則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互動式”作文評改教學模式既能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雙主性,又符合作文教學的一般程序,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它的基本結(jié)構是:領悟意圖——互評互改——自評自改——體驗成果。
1. 領悟意圖。教學開始,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所評習作的訓練要求以及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步驟和所用符號,并通過板書或多媒體展示出來。一般的修改步驟和內(nèi)容是:改寫錯別字、用錯的詞和不通順的句子;看看內(nèi)容是否突出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能否更具體、生動些。并把這些內(nèi)容板書出來。
2. 互評互改。當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和方法后,就應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寬松、自主和民主的學習活動中。習作講評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習、提高的過程。而合作學習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議比教師的評語更直觀、更易接受。學生互讀互評互改,更能讓學生學會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聽取和采納他人的見解。這個過程可以擺優(yōu)點、評不足,也可以有爭議、有申辯,主要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典型評改。根據(jù)本次作文的特定要求和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從學生作文中選擇有典型性的一篇文章,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或者打印發(fā)放給學生,也可以把代表作讀給學生聽。然后對照習作要求和修改方法組織課堂討論,交流看法,并進行修改。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一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同時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評改作文的方法。
第二步:交換評改。交換評改的形式有多種:可以是同桌兩人互看,用鉛筆畫出修改符號或是寫上意見。也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幾個人共同討論一篇作文,發(fā)表各自意見。
這一評改過程,除了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上的問題外,還要注意內(nèi)容、結(jié)構、思想等方面的表達。在學生互讀互評互改時,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評講”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一個開放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的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提高各自的認識、表達能力,也利于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形成。
3. 自評自改。在自評自改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適時引導學生學會評改作文,欣賞作文。這樣,真正把作文評改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學生不僅有自改作文的意識,想改、肯改、樂于改,而且在評改的全過程中,學生不斷反思,不斷評改,在評改中學會作文,實現(xiàn)能改、會改、善于改。
4. 體驗成果??偨Y(jié)的方式多樣,可以是口頭總結(jié),也可以是書面總結(jié),寫修改后記,或以條款式寫下自己的體會??偨Y(jié)的內(nèi)容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學習方法上的總結(jié),也可以是寫作技巧上的總結(jié)。這樣的訓練方法,在實踐過程中,要不斷按學齡增長逐步提高要求。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