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純鋒,張美琪
2012-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分析及發(fā)展趨勢研究
馬純鋒1,張美琪2
(1.北方工業(yè)大學,北京 100144;2.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結合2012-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情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錄像觀察法等方法,對近4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的項目設置、成套動作等進行分析,對健美操發(fā)展趨勢進行探討,旨在為我國健美操運動科學發(fā)展提供借鑒與指引。研究認為:1)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具有項目設置多樣化、動作創(chuàng)編風格化、參賽群體層次化、音樂選配多元化、服裝選擇藝術化的特點;2)健美操比賽項目的科學設置,更加符合群眾參與運動需要;體育與藝術的融合度將提升;藝術性有氧健美操運動規(guī)范化成為必然。
中日韓;健美操;有氧運動;有氧健身操;比賽項目;比賽分析
一年一度的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在韓國已成功舉辦了23屆。2012年該項比賽開始調整項目設置,2015年其規(guī)模形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增設了多個有氧類項目,使更多群眾參與到此項比賽中,隨著參賽隊伍增多和比賽的推進,研究比賽項目和內(nèi)容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必將為健美操的項目設置、科學健身及體育藝術的融合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并形成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1.1 研究對象 以2012-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及賽事發(fā)展趨勢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wǎng)(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以Aerobic Fitness(有氧運動)、Aerobics(健美操)、比賽項目等為關鍵詞查閱各類有關健美操比賽的文獻共62篇,其中中文文獻39篇、英文文獻23篇;查閱健美操相關方面的著作2本,借用前人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為研究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2012-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全程錄像,對比賽過程進行反復觀看并詳細分析各參賽隊伍的成套動作,對內(nèi)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3 專家訪談法 對2012-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教練員、裁判員各5人就比賽項目設置、發(fā)展趨勢等有關問題進行咨詢與訪談(表1),獲得具體意見和建議。
表1 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教練員、裁判員訪談情況一覽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2007對比賽項目設置等內(nèi)容進行分類整理,對數(shù)據(jù)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為研究進行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2.1 比賽項目設置及特點
2.1.1 項目設置多樣化 健美操可分為競技性、健身性和表演性3類。中日韓健美操比賽設置了競技性健美操、健身性有氧健身操和集體瑜伽、表演性跆拳道有氧操和街舞及自選風格共3類6個項目。其中,競技性健美操項目的參賽套路數(shù)量在逐年減少,2014年比賽取消了競技健美操項目設置;表演性項目和健身性有氧項目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并于2015年增設了集體瑜伽項目(圖1)。規(guī)則要求每支參賽隊伍最多有1個重復風格內(nèi)容,每項8~20人參賽;各參賽隊伍對成套動作、音樂及服裝進行自由選擇和創(chuàng)編,成套動作時間控制在3min內(nèi)。
2.1.2 動作創(chuàng)編風格化 成套動作創(chuàng)編要求主題健康、特色突出,同時要具有健身性和觀賞性。訪談2015年比賽裁判員北京體育大學李燕副教授得知,成套動作的創(chuàng)編應選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動作素材,與健美操的步伐和手臂動作進行結合,體現(xiàn)文化性和健身性;動作創(chuàng)編除了強調健美操本身的動作力度之外,還應體現(xiàn)出文化元素本身的韻味。此外,裁判員戶田公久認為,套路創(chuàng)編應避免出現(xiàn)舞蹈化、劇情化的編排,成套動作要流暢、連貫,有起伏、高潮和感染力。根據(jù)文化素材的具體使用情況,可以編排手持輕器械的套路,但要注重身體運動與器械的巧妙結合,不應簡單地把器械當作道具使用,而應充分體現(xiàn)器械的作用,并且器械的材質和尺寸可以適當改造,便于展示和運動。
圖1 第28~30屆奧運會體操項目主要省份獲得獎牌分布
表2 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動作創(chuàng)編風格一覽
由表2可知,2015年日本隊伍有1套、中國隊伍有2套(分別為中國民間紅綢舞和傳統(tǒng)太極養(yǎng)生功)使用了具有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風格創(chuàng)編套路。通過觀察錄像可知,17個韓國隊伍成套動作是通過挖掘跆拳道項目的技術動作精華,與街舞、啦啦操和健美操等運動相結合,按照表演性健美操的動作規(guī)律和特點編排而成,既具有健美操的所有特性,又有傳統(tǒng)的跆拳道動作元素,能夠體現(xiàn)其文化性、體育性和健身性。訪談韓國教練員金太武得知,通過這種表演或比賽的機會,能夠充分展示和宣傳當?shù)孛褡鍌鹘y(tǒng)文化,促進國家和地區(qū)間的交流,并且起到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此外,就器材的選用來講,在2015年比賽中北京體育大學和日本女子體育大學的自選風格比賽均使用了2倍寬的藝術體操彩帶,賽臺效果好。
2.1.3 參賽群體層次化 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始于1993年,由韓國健美操協(xié)會創(chuàng)辦,每年在韓國舉辦1屆,其創(chuàng)立宗旨是發(fā)展快樂運動和新的體育文化。通過2012-2015年4屆比賽資料分析可知(見表3),運動員參賽年齡段逐漸擴大,2013年以前比賽主要針對大學生,因此只設置了大學組;2014年,比賽增設了高中組;2015年,比賽由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老年5個組別構成。韓國教練員李英淑認為,健美操比賽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彰顯和弘揚各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體育文化精神和內(nèi)涵,促進交流與和平,取得了較好的參賽效果,因此,比賽組別不斷增加,參賽群體層次將愈加清晰。
表3 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參賽組別設置
2.1.4 音樂選配多元化 音樂對情緒的強烈感染作用,對表現(xiàn)力有很大幫助。因為音樂不僅感染觀眾,還直接刺激參與者的感官,影響參與者的情緒[3]。節(jié)奏強勁、特色鮮明、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能使健美操更加充滿活力、富有感染力,能直接增強其藝術價值。健美操是在具有節(jié)奏動感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的身體活動,無論訓練還是比賽,節(jié)奏強勁的音樂都會讓參與者感到心情舒暢,并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舞動,精神上得到放松。2015年韓國隊伍選擇流行的PSY《Daddy》、Mark Ronson《Uptown Funk》快節(jié)奏說唱音樂;日本隊則使用節(jié)奏明顯的動漫主題曲等;中國隊2個參賽套路分別使用了經(jīng)典民樂琵琶曲《琵琶吟》和舒緩的通俗歌曲《貝加爾湖畔》彰顯中國文化。另據(jù)錄像觀察,本屆比賽中韓國首爾大學隊將粵語版《男兒當自強》用作套路音樂,說明中國文化形象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接受(表4) 。此外,根據(jù)錄像觀察統(tǒng)計,2012-2015年比賽成套動作的音樂速度在每10s20~24拍之間,整個運動過程都處在有氧運動過程中,因此,對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各器官也有積極的鍛煉作用。
表4 2015年中日韓健美操比賽音樂風格一覽
2.1.5 服裝選擇藝術化 根據(jù)訪談日本有氧健美操比賽參賽隊伍教練員小山佳代子認為,一個參加比賽的套路,一般不應加入超過2種風格的動作,否則不利于服裝的設計。此外,中國教練員蔣景榮提出,比賽服裝的選擇應與動作風格相一致,同時要體現(xiàn)健美操的健身性和藝術性,即在保證有利于動作完成的前提下,充分考慮男女隊員及舞臺之間的搭配效果。2012-2015年比賽中,跆拳道有氧操組選擇了跆拳道道服作為比賽服裝,有隊伍在跆拳道道服中加入了其他元素的圖案或色彩。例如,2015年比賽有一支韓國參賽隊使用《男兒當自強》作為背景音樂,比賽服裝選擇了橙色上衣和白色長褲,外觀看起來就是普通的跆拳道道服變化了色彩,不過衣服的背后鑲有金黃色的龍圖騰,這是他們服裝的一大亮點;日本女子體育大學隊自選風格的舞蹈啦啦操套路的比賽服裝將體操服的下擺加上了時尚的日本燕尾裙,鑲有亮片的深藍色燕尾裙在場上顯得非常飄逸,舞臺效果很好??傊荣惙b要便于運動、成套動作的主題特征要明顯,要有助于提高有氧健美操表演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健美操運動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4]。
2.2 中日韓健美操項目發(fā)展趨勢
2.2.1 健美操運動項目的科學設置,更加符合群眾參與運動需要 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是由韓國健美操協(xié)會主辦,近年來由韓國祥明大學承辦。大學從專業(yè)角度考慮賽事的籌備和運營,同時開展社會性的調研活動,最大程度地開展群眾喜愛的賽事,在推進創(chuàng)新體制建立的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日本裁判員石井沙羅認為,這樣不僅豐富了比賽活動的舉辦主體、內(nèi)容和組織形式,同時能給學校服務社會提供新的機會和方式,從側面也反映了各界群眾參與有氧健身活動的熱情程度。與以往相比,2015年參賽者除了大學生之外,還將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及中老年人群納入其中,因此,2015年參賽人數(shù)增至600余人,其中女性參賽人數(shù)翻倍增長(圖2)。專業(yè)的競賽通過融入多元化參賽項目、大眾化參賽組別、時尚化參賽內(nèi)容等因素,使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成長為體育藝術文化發(fā)展名副其實的“模范”。參賽人數(shù)增加和比賽普及程度的提高,不僅反映了有氧運動的受歡迎程度,也折射出中日韓健美操比賽推廣已有顯著效果。隨著國內(nèi)外群眾健身意識的增強,健美操比賽將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重要的群眾體育賽事平臺,吸納越來越多的人群參與,更有利于有氧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圖2 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參賽人數(shù)變化趨勢
根據(jù)參賽情況看出,當前中日韓健美操比賽設置的有氧健身操、跆拳道有氧操、集體瑜伽、街舞及自選風格5個項目能夠兼顧少年兒童、大學生和中老年群體的參賽需求,這些富有特色的項目不僅豐富了健美操比賽的內(nèi)容,也提供了滿足參與者多樣化需求的機會。韓國裁判員康永久認為,不同特色的項目既激發(fā)了群眾積極參與運動的熱情,也使得比賽真正成為一個體育與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健美操比賽向普通大眾提供了一個原本屬于運動員的競技舞臺,并向其傳遞著一種“終身運動”的生活理念。
2.2.2 健美操比賽內(nèi)容設置靈活多樣,體育與藝術的融合度將提升 文化藝術融入體育活動作為體育的元素并不是新生事物,體育藝術是近些年來隨著體育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產(chǎn)生的新的表現(xiàn)形式??旃?jié)奏、高強度的工作使追求健康、時尚的現(xiàn)代人越來越不滿足于現(xiàn)有健身方式,各種新興的藝術性運動項目應運而生,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到有氧健身的行列中[11]。因此,藝術性有氧運動作為體育文化產(chǎn)業(yè)的重要“成分”,其運動方式和內(nèi)容將更加豐富,并向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
文化是各國家、地區(qū)和民族在其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具有當?shù)靥攸c的精髓。我國豐富的文化底蘊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價值,只有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才能使其走向世界時贏得世人的關注。當下,各文化行業(yè)都在為實現(xiàn)“中國夢”尋找最佳途徑,然而如果在體育領域沒有“一枝獨秀”的項目傲立于世界之巔始終是一種遺憾[9]。根據(jù)歷屆中日韓健美操比賽的情況,韓國將跆拳道融入有氧操印證了文化融入有氧運動的優(yōu)勢,為中國健美操運動發(fā)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健美操運動作為一項藝術性極高的運動項目,其藝術蘊含要素包括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為提高健美操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應加強藝術素養(yǎng)的熏陶,并從藝術領域中汲取營養(yǎng),開辟健美操的新領域、新途徑,從而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健美操運動[10]。
體育與文化的融合是雙向的律動??v觀體育史可以看出,體育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縱觀藝術史也可以看到,體育活動的發(fā)展使文化藝術得到升華[5]。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育和藝術二者中間插入一個沒有明確界限的體育-藝術的混合領域,這個混合領域存在著許多體育與藝術相融合的形式[6]。例如,花樣滑冰的出現(xiàn)是音樂、舞蹈與冰上運動的結合;花樣游泳的出現(xiàn)是音樂、舞蹈與水上項目結合;藝術體操、健美操等項目都是由音樂與體操、舞蹈結合而衍生出來的。藝術向體育的滲透促使體育向理想境界發(fā)展,體育滲入藝術豐富了藝術的視野,也為體育自身的留存提供了機會[7]。文化藝術的交融形成了表演多元化發(fā)展的特征,綜合文化產(chǎn)物的特有生命力是以往實踐證明的成功經(jīng)驗,也是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方向[8]。
2.2.3 藝術性健美操運動將走向規(guī)范 體育與藝術的融合不僅衍生出了以體育為素材的表演藝術,也出現(xiàn)了一些藝術化的體育項目—花樣滑冰、花樣游泳、藝術體操、健美操、國標舞等都反映了這種成熟、規(guī)范的融合趨勢。這些項目大量包含了藝術和審美因素,既具有極強的競技性和觀賞性,又豐富了體育的內(nèi)涵及外延。藝術化的體育將不僅能增強體質,還可以從感情上豐富人的精神世界[12]。韓國裁判員李昌順認為,有氧健身操作為藝術性體育活動的組成部分,也將走向規(guī)范化道路,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專業(yè)組織和人才。
在健美操成套動作的創(chuàng)作中挖掘民族傳統(tǒng)體育及文化,將其內(nèi)涵融入現(xiàn)代生活,形成規(guī)范的體育活動,能夠體現(xiàn)傳統(tǒng)項目的文化效益和鍛煉價值。跆拳道作為具有韓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競技體育活動,與有氧操的結合在韓國已形成規(guī)范的體系,稱為“跆舞操”。早年,拉丁舞、拳擊等項目結合有氧健身操發(fā)展成為拉丁有氧操、搏擊有氧操等并已普及到世界范圍內(nèi)。武術、戲曲、民族民間舞蹈等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中華文化元素也為我國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厚實的資源基礎[13],深入挖掘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應用到健美操運動中,有利于在滿足世人對中國文化審美需求的基礎上,促進藝術性有氧健身操運動走向規(guī)范。
1)中日韓健美操比賽具有項目設置多樣化、動作創(chuàng)編風格化、參賽群體層次化、音樂選配多元化、服裝選擇藝術化的特點。
2)健美操運動項目的科學設置,更加符合群眾參與運動需要;體育與藝術的融合度將提升;藝術性有氧健美操運動規(guī)范化成為必然。
[1]Korean AerobicsAssociation.2012~ 2015International Aerobic Festival Program[S].Korean AerobicsAssociation,2013-2016.
[2]健美操運動教程編寫組.健美操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
[3]吳祖強.舞蹈音樂的結構及其他[J].舞蹈,1996(4):26-29.
[4]劉柳.試論民族健身操的創(chuàng)編[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29-32.
[5]馬鴻韜.體育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魏錦龍.體育與文化相融合的雙向律動[J].體育文化導刊,2003(10):46-47.
[7]譚廣鑫.信息論視域下藝術對體育的映照——兼論奧林匹克的藝術元素[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2):15-21.
[8]肖紅,肖光來.現(xiàn)代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歷史變遷、機制和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3):28-34.
[9]馬文友.重塑當代武術的文化價值——兼論其對實現(xiàn)中國夢的意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2):37-42.
[10]倪湘宏.論健美操的藝術蘊含[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65-68.
[11]茹良玉.我國全民健身運動藝術化發(fā)展趨勢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12]胡小明.體育的藝術化趨勢[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5(4):67-69.
[13]楊雙燕.英國體育文化創(chuàng)意業(yè)發(fā)展及對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的啟示——基于主導產(chǎn)業(yè)擴散效應理論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45-50.
Research on the 2012-2015 CJK International Aerobic Fitness Competition and its Future Trends
MA Chun-feng1,ZHANG Mei-qi2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44,China;2.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 and video observation, this paperanalyzesthe events settings and routine movementsof 2012 ~2015 International Aerobic Fitness Competition, conducts a discussions on international aerobic fitnes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our country, which aim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robic fitnes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1)International Aerobic Competi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fied events setting,stylied movements composing,layering participating group,pluralism music choosing and artistically clothing choice;2)Scientific setting of aerobics competition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Sports and arts will enhance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The art of aerobic fitness will be more standardized.
CJK,aerobics;aerobic fymnastics;competition event;competition analysis
G831.3
A
1004 - 7662(2016 )02- 0071- 04
2016-01-30
馬純鋒,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