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葉花,陳 川,李小英(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自評與互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戴葉花,陳 川*,李小英
(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 探討自評與互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將我院護理系2011級護理本科6個教學班301名護生作為對照組,2012級護理本科6個教學班283名護生作為實驗組,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將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分成24個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教師演示—學生練習—教師總評的模式,實驗組采用教師講授—教師演示—學生練習—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的模式。結(jié)果 實驗組期末實驗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引入自評與互評,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提升操作學習效果
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自評;互評
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是護生掌握基本護理技能、進行護理實踐的重要課程。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操作技能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院基礎護理教研室在教學中嘗試對護理本科生操作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改革,現(xiàn)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將我院2011級護理本科生作為對照組,2012級作為實驗組。2011級有6個教學班,301名護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284人,平均年齡(19.73±1.67)歲。2012級護理本科6個教學班,共283名護生,其中男生14人,女生269人,平均年齡(19.46±1.54)歲。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一般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即由教師講授操作的基本知識、演示操作,學生練習,下課前教師再進行簡要總結(jié)。
實驗組引入自評與互評,具體實施如下:對每位實驗指導教師進行統(tǒng)一培訓,明確自評與互評的目的,同時與各班學習委員進行有效溝通,實驗課前教師提前3~5天將實驗內(nèi)容、操作視頻發(fā)給學習委員,由學習委員告知所有學生實驗課采用的方法,課前要預習并觀看視頻,課上予以配合。2012級共6個教學班,將每個教學班分為4個組,每組大約11~13人,每個組再分為5~6個小組,各小組2~3人。實驗課上,教師先講解操作基本知識并演示操作,同時強調(diào)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然后學生分組練習。不練習的學生觀察同小組練習學生的操作,練習操作的學生一邊練習一邊思考自己的操作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教師全程指導,課程結(jié)束前教師與各小組交流,先由各小組成員自評,然后互評,教師根據(jù)各組成員自評與互評表現(xiàn)評分,并計入學生實驗平時成績。最后教師集合所有小組進行總評。
1.2.2考核方法 我們通過與臨床工作的護士長商討,最后確定鋪床、無菌操作、吸氧、導尿、輸液5個考核項目,每個項目都按照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將5個項目的平均分作為操作成績。實驗成績=操作成績×70%+平時成績×30%。
1.2.3評價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從參與廣泛性、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操作學習效果及對重難點把握4個方面調(diào)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共發(fā)放584份問卷,全部有效回收。
1.2.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收集的資料輸入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描述與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兩組操作成績比較
表1 兩組操作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操作成績比較(±s,分)
組別操作成績實驗組(n=283)對照組(n=301)t值P 值89.95±7.63 82.71±6.88 -12.056 0.000
2.2兩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表2 兩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n(%)]
3.1有助于提高學生操作成績
護理學基礎實驗課是護理專業(yè)一門重要課程,而護生護理操作技能水平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危。通過實驗課教學,使學生將理論課程所學知識得以應用,并達到掌握基本職業(yè)技能的目的。實驗課相比理論課而言,更具特殊性,實驗課存在學生到課率低、學習不認真、不重視操作、練習不刻苦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狀況,教師一方面記錄平時成績,杜絕學生逃課現(xiàn)象。另一方面將自評與互評納入實驗課中,因為有他人的監(jiān)督,學生必須參與練習,練習時也比較認真,每位學生都參與評價;同時也要觀看他人的操作,否則就不能很好地評價他人。所以,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成績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P<0.05),這也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相似[1,2]。
3.2提高教學效果
實驗課中僅教師一個人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教師的工作壓力頗大,精力亦不足,往往會顧此失彼。自評與互評的引入,不僅增進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讓每位學生都能充當“學生”和“指導教師”雙重角色。在實驗課中,通過互相監(jiān)督、對自我操作的點評及他人的互評,學生在學會技術(shù)、熟悉操作流程的同時,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和糾正不足之處,有利于提升學習效果。有學生說,“感覺練習有同學看,自己就會認真些”。還有學生表示,互相監(jiān)督,感覺增加了彼此的交流。表2也顯示,實驗組在參與廣泛性、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提升操作學習效果及有助于對重、難點把握4方面的評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也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相似[3]。
3.3需注意的問題
學生自評時容易給自己過高或過低的評價,而互評時又會給出友情的評價,因此,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一方面要求學生拋開感情因素,實事求是、客觀公平給予評價;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確自評與互評不是一種形式,不是應付,而是一種提升教學效果的方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是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評價,在評價中提升。
[1]徐珣.小組互評式方法對護理本科生護基操作技能提升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8):2199-2201.
[2]錢蕾,史蕾,代輝娟,等.基礎護理實踐教學中契約與同伴互評學習法的聯(lián)合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3):65-67.
[3]王倩,張藝鳴,石銳,等.小組互評法在《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應用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2,10(11):3163-3164.
(*通訊作者:陳川)
G421
B
1671-1246(2016)01-0092-02
注:本文系湘南學院科研項目(2012YY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