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蘭(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淺析微課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楊秀蘭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 淺析微課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設計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80人)和實驗組(80人)。實驗組采用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為輔授課方法,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比較兩組學生成績和對授課教師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考核成績、對教師授課評價的優(yōu)良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實驗組對微課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較高。結論 運用微課教學可以收到良好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滿意度。
微課;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
藥理學是一門聯(lián)系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橋梁學科,其特點是授課內容多而不易理解,藥名多且容易混淆等。高職生由于基礎差,普遍認為藥理學枯燥乏味,難學難記,再加上開設這門課程時學生尚未接觸臨床專業(yè)課知識,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這就給藥理學教與學帶來很大困難[1]。因此,優(yōu)化高職藥理學教學方法十分必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按照知識點對視頻進行切割,就教學重點和難點制作成若干個短視頻,并配以輔助性教學資源,便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個體化學習[2]。筆者對部分授課班級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基礎上加用微課教學方法,收到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級護理專業(yè)學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共計160人(每組各80人),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1±1.1)歲。兩組學生入學成績和基礎課成績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實驗組采用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為輔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3評價方法
采用考核及問卷調查方式評價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對平均值計量資料(±s)的組間比較選擇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行X2檢驗。
2.1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的評價[n(%)]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微課教學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2.2兩組學生理論考試和實訓考核成績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和實訓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和實訓考核成績比較(±s,分)
對照組理論考試實訓考核實驗組86.48±12.60 89.31±12.39 P 76.69±18.67 75.55±18.69 <0.05 <0.05
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理論考試和實訓考核成績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
3.1微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微視頻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網(wǎng)絡視覺概念,其不同于傳統(tǒng)的專題型視頻,具有“短、快、精”,大眾參與性,便捷性等特點,是人們最喜歡的視頻形式。授課前,通過播放一段與本次課相關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觀看,使教學內容具體形象,便于學生接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學生感興趣,而且效果更好。
3.2微課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
由于高職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差、理解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等現(xiàn)象,微課因主題突出,篇幅小,時間短,濃縮了知識的精華等特點,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微課可以遍及到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為學生獲取知識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個重要補充[3]。學生既可通過微課查漏補缺,又可鞏固強化知識,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需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3.3微課關注課程的重、難點,學生可以多次觀看,反復學習
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教師使用微課教學,學生可以反復學習該知識點,就會理解更加透徹。
3.4微課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微課包括PPT、視頻等多種媒體,教師設計制作微課時,需廣泛搜集信息并應用多媒體技術處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加速了其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掌握,樹立了拓展教學資源的意識[4]。同時通過制作微課,教師不僅掌握了微課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也對相應課程進行了研究,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
綜上所述,微課是一種新型的輔助教學方法,能有效地將課堂教學資源和網(wǎng)絡教學相整合,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學習重點,達到教學目的[5]。本研究結果顯示,引用微課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的藥理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微課教學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可在其他課程教學中推廣應用。
[1]王燕,劉宇,陳敏,等.藥理學創(chuàng)新性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0):50-52.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張敏.“實驗探究型”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 (22):14,16.
[4]潘霞,龐樂.淺談微課在高職《口腔組織病理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1(6):149.
[5]李婉嘉,徐晶.微課開發(fā)與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3,12(11):85-87.
G431
B
1671-1246(2016)01-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