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學(xué)琛
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后,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在保守黨黨魁競逐中一路領(lǐng)先的原內(nèi)政大臣特蕾莎·梅,在黨內(nèi)對手退選后正式接任首相,成為繼撒切爾夫人之后英國第二位女首相?,F(xiàn)年59歲的特蕾莎·梅嚴謹又強硬,行事風格酷似撒切爾夫人,故而得名“新鐵娘子”。
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梅
1956年10月1日,特蕾莎·梅生于薩塞克斯郡一個中產(chǎn)家庭,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是一名牧師。她后來入讀在牛津郡的一所普通寄宿中學(xué),沒有像前倫敦市長約翰遜和原首相卡梅倫般在貴族公學(xué)接受過教育。同撒切爾夫人一樣,她也進入了牛津大學(xué),畢業(yè)后曾在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工作。1968年她當選倫敦市議員,從此步入政界。她1997年當選英國國會議員,2002年成為保守黨首位女主席。
英國脫歐談判難題及國內(nèi)嚴重的社會分裂,將成為對特蕾莎·梅的重大考驗。盡管屬于留歐派,但特蕾莎·梅明確表示將尊重公投脫歐結(jié)果,不會再舉辦另一次公投,并承諾會帶領(lǐng)英國順利完成脫歐談判。不過她也表示,今年內(nèi)不會因歐盟壓力而正式啟動退歐程序。外界期待特蕾莎·梅能在脫歐談判中為英國贏得積極成果。
而對于公投中選民最為關(guān)注的外來移民問題,特蕾莎· 梅表示將控制人口自由流動,推動限制移民的政策。這也繼承了特蕾莎·梅擔任內(nèi)政大臣期間對外來移民一貫的強硬態(tài)度——她曾多次收緊移民和簽證政策,提高外來移民赴英門檻。她雖是留歐派,但在移民問題上看法和脫歐派接近,或可有助于找尋一個平衡點,撫平兩派之間的裂痕。
特蕾莎·梅在宣布新政的時候也指出,未來將推動大型企業(yè)治理方針,讓員工可以參與公司的董事會,不讓少數(shù)人把持企業(yè)的發(fā)展與運作,建立一個讓所有人民都能過好日子的國家。從特蕾莎·梅的承諾中,不難看出她正試圖彌合英國階級社會愈發(fā)深重的裂痕。
而貧富階級之間日益突顯的反差,近年來已經(jīng)在英國政治海洋掀起了不少的波瀾。脫歐和留歐派角力,除了是全球化及反全球化力量的博弈之外,還折射了英國精英階層和平民的距離、階級的矛盾——牛津、劍橋、倫敦這些地方的居民都壓倒性支持留歐。
但英國壁壘分明的階級社會亦不是不可撼動的,現(xiàn)任倫敦市長薩迪克·汗逆襲當選就是一例。今年5月6日,倫敦市長選舉結(jié)果揭曉時,不少人都為之震驚——巴基斯坦移民后裔薩迪克·汗居然擊敗精英世家出身的保守黨對手扎克·高斯密特。他們之間的角逐被認為是英國兩個階級之間的斗爭,而薩迪克·汗的勝出則是英國這個階級社會里面,寒門子弟成功躋身主流精英政治的重要里程碑。
這一現(xiàn)象也反映英國社會對于富裕階級的反感與日俱增,就讀貴族學(xué)校、身家上億的上流社會子弟不再穩(wěn)坐所有政要的寶座。特蕾莎·梅和薩迪克·汗這些出身平民家庭、依靠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就的勵志人物的出現(xiàn),對于英國人而言,意味著能夠更加實踐公平、實現(xiàn)美好的未來。
(摘自《亞洲周刊》)(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