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芳
寫作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選取材料、整理思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教學、訓練活動。新《課標》中對第四學段(7-9)的寫作目的的表述中有這樣一條“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無疑是對寫作中情感流露的要求。其實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凈化學生思想、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過程。學生想些什么,一般來說作文中都有反映。所以在作文訓練中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就順理成章。寫作教學中如何滲透親情教育呢?筆者僅以自己在寫作教學中的一些嘗試,談?wù)剬@個問題的看法。
一、寫作指導時的親情教育
筆者在指導學生寫以“親情”為話題的作文時,課前播放公益廣告《洗腳》和歌曲《懂你》,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接下來說了下面的話:同學們,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便擁有了一樣無論怎樣也不能舍棄并且也無法舍棄的東西,那就是親情?;叵胍幌挛覀兊纳睿銜谟H人一個鼓勵的眼神里,一句瑣屑的嘮叨中,一杯熱騰騰的牛奶里,深深地感受到它——悠悠親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說這話時,教師要將語速放慢些,將語調(diào)放柔和些,讓一個眼神、一句嘮叨、一杯牛奶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現(xiàn),并不斷放大,讓學生在凝想中感知親情。
接著出示作文題目,讓學生回憶或從記憶寶庫中抽取有關(guān)親情的詩句。學生表現(xiàn)得很積極,“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學生積累得還真是不少呢,通過誦讀這些詩句,讓他們在頭腦中將親情的感悟擴散開來。
于是筆者接著引導:古往今來,親情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捎H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誰也說不清。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親情的博大和溫馨又是何等的重要。你能用排比句或比喻句來談?wù)勀銓τH情重要性的理解嗎?教師給出一組例句,學生讀后,略微思考,就紛紛動筆。有學生是這樣寫的: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醇香;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親情是一首經(jīng)典老歌,輕柔溫婉。還有同學寫道:親情,是風雨中的一把傘,是冰天雪地的一堆篝火,是迷途中的指路明燈。親情,無時無刻不給我們生命的驚喜。通過對優(yōu)美句子的仿寫,通過比喻、擬人等修辭的運用,親情在他們的筆下變得生動形象,他們對親情重要性的理解也步步加深。
緊接著筆者自然地引出了讓學生打開生活中關(guān)于親情的記憶之門,用一種感恩的心緒去捕捉生活的細節(jié),完成對親情作文的構(gòu)建這一環(huán)節(jié)。一開始,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路較窄,“每天上學時媽媽不厭其煩地叮囑‘路上要小心”“媽媽嘴角上天天掛著讓我充滿自信的鼓勵”“媽媽每天晚上為我準備水果和夜宵”“爸爸常年漂泊在外面掙錢供我讀書”成了父母對他們愛的代表。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筆者以個別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為例,引導學生打開思路。例如有的學生常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常常感到父母對自己不好,感到自己沒有親情,他就可以從理解親情、呼喚親情的角度來寫。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調(diào)動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大大豐富了學生文章的內(nèi)容。
最后筆者選擇了一篇例文,與學生一起賞析它的妙處,一起感受它表現(xiàn)出的濃濃親情,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最后學生在柔和的音樂聲中開始了自己的抒寫親情之旅。
除了課堂的適時引導,教者還可以在指導時進行一些相關(guān)的遣詞造句的訓練。筆者曾經(jīng)要求學生以“我的母親”為題寫一篇文章,在課堂指導時,先讓學生用形容詞來形容母親的外貌,他們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漂亮、優(yōu)雅、普通、平凡、特別……然后再讓他們具體說說這些特點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他們?nèi)缧÷槿敢粯樱瑖\嘰喳喳說開了,可見他們平時對母親還是有所關(guān)注的。接著讓學生分組進行詞語接龍游戲,這個詞語必須能夠概括母親的一種品質(zhì),以“真誠”開始,學生反映比較積極,“誠心”,“心地善良”,“良師益友”,“友愛”……學生所說的詞語幾乎都是正面反映母親美好品質(zhì)的詞語,經(jīng)過這兩個訓練,學生都積極地回憶起了母親的有關(guān)情況,寫出來的文章就不是無病呻吟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抒寫真情實感的文章了。
二、作文批改時的親情教育
如果只是讓學生寫,沒有人欣賞,學生獲得的認識就得不到認同。所以,教師要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文,及時地給予反饋,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批改時,筆者不單重視學生的謀篇布局、語言運用,更重視學生情感的流露,對學生流露的情感及時予以肯定或鼓勵。當一個學生寫自己對父母棍棒教育的不解時,筆者在作文后面寫了這樣一段話:父母的教育,雖然教育的方式我們不一定認同,但是,我們要看到這樣的方式背后所隱藏的深深的愛,也許,用心我們就能感受到。聰明的你一定也察覺到那份愛了吧。雖然只是一段話,但學生卻用心去看了,后來與他相遇,他還談及了這段話,講了他的感受以及對親情的理解。聽了他的話,筆者是欣慰的,幾句簡單的話語能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做老師的還奢求什么呢?還有一個學生敘寫自己是如何幫助父母做事的,筆者同樣也寫了一段話:你真的很棒,你不但理解了親情,還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自己的親情宣言。這是真心話,是贊揚,更是鼓勵。從與她家人的交流中,筆者了解到她回家把這段話貼在墻上,還說要一直這樣做下去。
有時候,一句話,如果能點醒沉睡的心靈,比千言萬語更有說服力。
三、作文評講時的親情教育
作文評講是對學生習作情況的反饋與交流,是對一些重要問題的強化。
筆者在評講以“親情”為話題的作文時,首先肯定了學生們對親情的積極態(tài)度,然后選擇了一位同學的習作來談對生活細節(jié)的捕捉,鼓勵學生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用充滿愛意的心去捕捉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讓胸中溢滿親情,讓親情在筆尖自然流淌。筆者還進行了“化記敘為描寫”的強化訓練,以一位同學習作中的一段話作修改為例:“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母親,我說,媽媽我想你,媽媽說她也想我……”,修改時在其中加進了一些心理描寫:“初一剛住校,我很不適應,一切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學,陌生的教師,陌生的教室,晚上醒來,想起媽媽的笑臉,實在忍不住,撥通了媽媽的手機號碼,當那親切而又熟悉的‘喂傳來,淚水一下子就流了出來……”這樣一來,思念之情就躍然紙上。
在老師示范的引領(lǐng)下,學生們也紛紛行動起來。有個學生在自己寫的“這次月考,我考得不錯,我太高興了。我一路小跑回家,把這個喜訊告訴媽媽……”這段話中加進了環(huán)境描寫,以環(huán)境來渲染自己的心情,進而來表現(xiàn)自己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報答母親的思想感情?!斑@次月考,我考得不錯。放學了,我奔出教室,真恨不得給自己安上翅膀,一下子就飛到家里。路邊的楊柳已冒出嫩嫩的青芽,柳枝在微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似乎是在為我鼓掌,周邊商店的音響里也傳出優(yōu)美的樂曲,似乎在為我歡唱,“媽媽,媽媽,我考了……我在心底呼喊著……”改過之后的文字讀起來更有感染力了。
經(jīng)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但掌握了一些抒發(fā)情感的技巧,更經(jīng)受了一次親情教育的洗禮。有時候一個好的教學方法,一句簡單而真誠的評語就可以讓學生深深感動,這感動將促發(fā)其對親情與愛的思考。這樣的學習不但有情有感,積極主動,而且也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和關(guān)照。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感悟親情,抒寫真情,不僅有助于他們健康美好情感的培養(yǎng),也是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