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輝+李大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建平縣聚焦學習教育“一個不能少”的目標,著力用好“書記黨課”“手機黨課”“大喇叭黨課”“站點黨課”“遠程黨課”“典型黨課”“輪值黨課”“基地黨課”,助推學習教育全覆蓋、零遺漏、見實效。
“書記黨課”送學上門。從機關、村、社區(qū)、事業(yè)單位、非公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中選擇100名黨務工作經驗豐富、事跡突出的優(yōu)秀黨組織書記,圍繞深入學習理解黨章黨規(guī)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結合個人崗位實際確立黨課題目,到全縣1069個基層黨組織巡回授課。目前,全縣28名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已普遍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村講授黨課。同時,依托“聯(lián)村幫戶”、駐村扶貧、選派“第一書記”等工作,從縣、鄉(xiāng)機關選派1000名科級干部、黨委成員和理論骨干,開展黨的理論進村屯、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校園活動。目前,共有165名黨員走進社區(qū)、校園、企業(yè)做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宣講。
“手機黨課”遍地開花。各基層黨組織根據自身實際,以手機黨建微信平臺作為載體推送黨的理論知識,在“手機黨課”的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力爭特色鮮明。縣檢察院建立了“兩學一做”微博、微信群;縣國稅局引導全局131名黨員干部開展個人網上注冊自學;新城街道將精選的學習課件編輯制成“精品微信”發(fā)送至每個黨員的手機上……目前,全縣黨員每天只要花上10分鐘左右的時間點擊瀏覽“手機黨課”,就能達到學習、溫習和提高的目的。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了!”
“大喇叭黨課”區(qū)域覆蓋。發(fā)揮全縣80%的村已經配備了農村公共廣播“大喇叭”的資源優(yōu)勢,采取“農村公共廣播+遠程教育”的模式,利用早晚時間,定時播放“兩學一做”相關文件精神和必讀書目,使黨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真正做到學習生產兩不誤、兩促進。八家農場在學習教育未啟動時,就及時檢修了設置在6個分場的10個“大喇叭”,確保農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后,在早晚固定時間段為黨員群眾播放“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相關內容。
“站點黨課”服務黨員。充分發(fā)揮全縣2620個鄉(xiāng)村黨員服務站的作用,通過設置“兩學一做”學習書目“整理箱”和“遠學毛豐美、近學錢學余”光盤放映點等方式,為農村黨員送黨課到身邊。青峰山鎮(zhèn)黨委為農村黨員定制了“兩學一做”小書包,將學習筆記、學習材料,通過黨員服務站統(tǒng)一發(fā)放給農村黨員。
“遠程黨課”隨時在線。以設置在鄉(xiāng)鎮(zhèn)(農場、街道)、村(社區(qū))及涉農部門單位的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為主陣地,打造“網絡黨課”,做到“學習內容及時推送,網上黨課隨時在線”,讓廣大黨員“輕松上黨課”。為豐富學習載體,縣委組織部制作了“遠學毛豐美、近學錢學余”電視黨課課件光盤1000張,下發(fā)到基層黨組織的遠程教育終端站點,供基層廣大黨員學習。
“典型黨課”引領學習。黨的十八大代表、建平縣小平房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錢學余走進基層黨支部,聯(lián)系實際為黨員講黨課。截至目前,錢學余共為基層黨員上黨課15場次,聽課黨員近2000人次。被遼寧省委講師團授予“最美講師”稱號的縣退休老黨員劉慶吉到基層黨組織宣講“毛豐美的故事”26場,受教育黨員達1500余人次。身邊典型深入基層講黨課,使黨員干部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
“輪值黨課”強化學習。各基層黨組織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階段性安排方案具體到月、分解到人,要求黨小組長、黨員骨干聯(lián)系工作實際、自身實際,運用身邊事例,現(xiàn)身說法,上一次“N分鐘微黨課”,強化互動交流、答疑釋惑,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井鎮(zhèn)黨委要求黨員“登臺亮相”逐個講,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基地黨課”現(xiàn)場教育。組織新任村黨組織書記走進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實踐基地——小平房村,實地觀摩新農村建設。各鄉(xiāng)鎮(zhèn)(農場、街道)紛紛組織黨員走進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實踐基地——八家農場,實地觀摩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捌摺ひ弧逼陂g,各基層黨組織安排黨員到我黨早期領導人陳鏡湖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同時,組織黨員參觀縣博物館黨史展館,從珍貴的照片、實物、影像資料中,黨員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錚錚鐵骨和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