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人最能體現(xiàn)海納百川的風(fēng)格。
去飯店吃飯,一般店家在菜沒上來之前要上茶,這是老規(guī)矩。而在哈爾濱,很有意思的是,你可能遇到餐前上來的不是茶,而是豆?jié){,或者每人上一碗小米粥的店家也是有的。奉上豆?jié){的,多是把香醇的豆?jié){放在一個暖水壺里,客人每人倒上一杯,讓人們還沒吃上菜,就已經(jīng)感受到純純的東北風(fēng)。遇到用黃澄澄的小米稀粥做餐前飲的,都是吃春餅的一些店。將粥放在一個短粗胖小保溫桶里,等菜的功夫,客人們就著小米粥聊天,還真像遠(yuǎn)行回家后驅(qū)寒的一碗溫情。
吃飯的環(huán)境更是土洋雅俗百花齊放。坐在演藝廳里歌舞呈祥地吃飯,哈爾濱早些年有過這樣的事。臺上俄羅斯美女跳著舞,臺下客人推杯換盞吃著飯,有點歡樂過度的樣子,現(xiàn)在看有點土豪,因此時興了一陣就銷聲匿跡。如今在哈爾濱,開始流行坐在書房里吃飯。有一家新業(yè)態(tài)的連鎖店,把吃飯的地方包裝成居家書房形式,真書柜里擺著書,配上柔和的燈光,如此這般的環(huán)境,讓你不由得聊天都得是輕聲細(xì)語,大嚼大喝顯然不合時宜,吃飯在此時就不能是簡單的吃,那得叫品味。
還有一種喜感的吃飯形式,我一直去嘗試,那就是在集體洗浴的地方集體吃飯。這洗浴文化也不知是來自哪里,早幾年就開始在中小城市流行。一票到底,可以在里面洗澡,休息,吃飯。吃飯的時候,大家不分男女都穿著浴衣,坐在一起吃店家提供的免費自助餐。想想那情景:不分男女、長幼、上下級,統(tǒng)一穿著浴服,腰間帶子一扎,一大廳人頭發(fā)濕漉漉地在里吃飯,比自家人還像自家人,有多其樂融融。
在哈爾濱,洗浴中心吃飯是“熱”吃,還有一種“冷”吃,那環(huán)境十分獨特,用冰磚砌成的冰宮,在冰屋子里吃火鍋,真正的冰火兩重天。拿筷子的手恨不得戴手套,可是鍋里卻是咕嘟嘟冒著熱氣。這樣的吃法,嘗試一次就行了,形式大于內(nèi)容。洋節(jié)歡樂三天,很多哈爾濱人家以“自己的”方式營造著氣氛,圣誕大餐上出現(xiàn)黏豆包和酸菜餡餃子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百納之城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