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以為好東西就不會被人加害,以為好人就定會受到尊重,這想法沒有錯,可事實經(jīng)常不是這樣。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看到好的事物受到侵害、打擊,看到奸人受寵。往往一邊成長,一邊品嘗著酸甜苦辣,領(lǐng)略著人世間的各種滋味。
近日,每天都經(jīng)過一家將停止?fàn)I業(yè)的小飯店,心中總有一種依依不舍之情,然而卻無力相助。這間小飯店,開在珠江新城一處豪華住宅區(qū)中。這個區(qū)域,同時也住了不少像筆者這樣平凡的人,我們或居住或租住在普通小區(qū)里。所以,這個小飯店經(jīng)常擠滿了各式人物,表面看都是一些以工薪收入為主,像筆者一樣職業(yè)湊合,但生活水準很緊湊的人。這些人很喜歡這家小店,喜歡這里的干凈得體,價錢公道,一頓飯22元左右,質(zhì)量不差。這在珠江新城里,已經(jīng)是比較難尋的小店了。尤其每一頓飯都有10多個左右菜式讓你挑選,很不簡單。
于是,小飯店那橘黃色的燈光在這高大上的街區(qū)里顯得特別的溫暖,小飯店那幾個鄉(xiāng)村大姑的純樸表現(xiàn),使我們無拘無束。每頓飯都會使你不鋪張浪費,每頓飯都使你很寧靜,忘卻了一天中曾有的不愉快,忘卻了一些別扭糾結(jié)。常常一邊吃,一邊看著幾個勤勞的村姑,心想,她們的承受力都比你強,你就別再沒事找事了。于是,一切歸于平靜,管它春夏與秋冬。
但最近有麻煩了,小飯店要關(guān)門了。事情的起因十分簡單,小店的租期已到,店主提出兩點:一是如重新租用,必須交納“進場費”十幾萬元;二是每月的租金必須加,因為飯店生意好。小飯店的老板頭痛了:我本來干這飯店,續(xù)租是十分自然的,憑什么又要交“進場費”?飯店以前是走平價親民路線,你以后每月加收租金,飯店必然把錢攤到顧客身上,這就等于毀了自己的初哀。不干了,不能昧著良心干了,不能在這城市搞一間比香港、東京還要貴的小飯店!飯店老板一咬牙,一切免談。這當(dāng)然令房東措手不及,但話已放了出來,收不回,于是一個好端端的飯店消失了。一聲長嘆,斗米可折腰,加租可壓人,真實的一幕。
于是我們的生活習(xí)慣、秩序打亂了,一生中,不知被這些莫名其妙的變化打亂了多少次,難以統(tǒng)計。表面上是人家的事,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經(jīng)營得很好的飯店,必被打壓、抬價、排擠,經(jīng)營得很不好的飯店,必自生自滅,在偌大城市,這類事不少見。但這么一家小飯店,關(guān)幾頭牛都嫌不夠空間的店,居然被屢屢提價,還要索取“進場費”,還要被房東處處刁難,真是有苦無處訴,只能一走了之,剩下一間空殼擺放在繁華的街道上。匆匆過客看著匆匆閉門的飯店,思緒也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不知那幾個村姑今在何處?臉上還會掛著那真誠的笑容嗎?
一家又一家的傳統(tǒng)小吃店關(guān)門了,一家又一家百姓喜歡的風(fēng)味店關(guān)門了,一家又一家價廉物美、干凈衛(wèi)生的小店關(guān)門了。你說你很會做生意,怎么做成這個樣子?把生意好的人趕走、嚇走,你真會做生意嗎?你說很有百姓之心,有關(guān)部門為什么不留下某一兩家店鋪,作為公費服務(wù)、政府招租,不落入私人控制范圍?你說計劃布局,怎么老看不到合理布局的影子?哪里是市場,哪里是幼兒園、小學(xué),哪里是停車場,哪里是小賣部專供早點的,哪里是小飯店以解群眾中餐、晚餐之需,有人去研究嗎?你說這些話,他們呵呵笑,說我們不是市長,我們不會想那么多。
我們不知怎么搞的,培養(yǎng)出了這么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批又批見人好就眼紅,見人有錢就心癢,見人當(dāng)官就妒忌,見人幸福就不舒服的人。你說我們的教育很成功,誰相信這話。你說這趕人的老板很有素養(yǎng),很會做生意,誰相信!生意是什么?生意是和氣生財,生意是你好我好,生意是通情達理,生意是互相捧場。違反了這些原則,那不叫做生意,做買賣,那是狹路相逢,那是機關(guān)算盡,那是忍氣吞聲,那是怨聲載道。
一家很有口碑的小飯店關(guān)閉了,員工的家屬幾十人,蔬菜肉類供應(yīng)商,油、鹽、醬、醋、茶供應(yīng)商等合計幾十人,老板的關(guān)系戶、親人等幾十人,常來吃飯的上百上千人,都不會歡迎這個趕人走、不合理加租金的老板。這叫什么,這叫“犯眾憎”,這叫無情義,在人情社會,在江湖上,你要這種人得民心,賺大錢,是不太可能的。
靜靜地走在繁華的街上,一切都似乎沒有發(fā)生,一切都會慢慢隨時光流逝而被遺忘。常常告誡人們不要多愁善感,一家飯店的關(guān)門又與你有何關(guān)系呢?人就是這樣,天又一天把自己的感情丟棄,一天又一天把一種真誠切割,然后說,終于成長了。什么時候高考有類似題材的作文考題時,才證明人性在復(fù)蘇,證明貼近了生活,接上了地氣。
(姚霞薦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
責(zé)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