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
摘 要:伴隨性別比的失衡,農村男性婚姻擁擠問題越發(fā)突出。本文主旨在于研究農村市場上男性擇偶擁擠的現象,并且進行了實地的走訪調查。結果發(fā)現農村婚姻市場上確實存在而且嚴重存在男性擇偶擁擠現象。本文根據所獲取的資料分析探討了產生男性擇偶擁擠的原因以及男性擇偶擁擠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人口性別比;農村男性;擇偶擁擠
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當時的國情中國制定了符合當時國情的人口政策。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引起了人口性別結構的失衡。由此引發(fā)男性在婚姻市場上處于劣勢的現象。
一、農村婚姻市場現狀調查研究
(一)婚姻市場男性擇偶擁擠的背景
出生性別比偏高將直接導致男性擇偶擁擠的社會問題。擇偶擁擠是指在一夫一妻制社會中,由于婚期男女數量相差過大,比例失調,導致婚姻市場供需失衡,出現一部分婚齡期男性或女性人口無法按照傳統(tǒng)婚姻模式找到配偶的一種婚配困難現象。
(二)調查方法及情況
本文旨在調查研究男女比例失衡下對男性的擇偶擁擠現象及其影響。因為被調查的村子較小,調查工作主要采用實地調查法。
由調查可以看出在22-24周歲男女未婚差距并不明顯,從25周歲開始男女未婚差距逐漸拉大。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根據數據收集結果顯示未婚男性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調查中發(fā)現,該村男性擇偶擁擠現象中被擠出的大齡未婚男性從家庭背景還是自身條件來看,這些男性在婚姻競爭中都是缺乏競爭力的群體?;蚴羌彝ポ^為貧困,或是自身條件有缺陷,如身體有疾病或身體不健全。相反女性在婚姻市場上則占有更為優(yōu)勢的地位。因為婚姻市場上男多女少現象的產生,使得適婚女性成為“香餑餑”。某些家庭條件相對較差或自身條件有缺陷的適婚女性如身體輕微殘疾或二婚等成功組建家庭。雖然這些劣勢會對女性結婚會有一些影響,但也僅僅表現在擇偶面變窄的方面。
二、男性擇偶擁擠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性別比例不均衡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47,出生性別結構開始失衡, 之后,一直快速持續(xù)上升,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5.2,相對于正常水平仍然偏高。
1.導致人口性別比偏高的社會因素
首先是傳統(tǒng)生育文化的影響。傳統(tǒng)的生育文化在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致使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xù)偏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社會性別不平等觀念的影響。男女兩性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不平等又會進一步刺激家庭在生育意愿上的男性偏好。
2.導致人口性別比偏高的經濟因素
首先是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與現實。由于我國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農村實行以家庭養(yǎng)老為主的養(yǎng)老模式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不僅是父母的情感渴望,更是年老后的經濟生活需求。
其次醫(yī)療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了出生率和嬰兒的成活率,同時鑒定胎兒的性別也越來越準確,致使許多女性胎兒被人工流產,最終導致了人口性別比偏高。
(二)適婚人群的流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城鎮(zhèn)化的不斷加快,農村人民對物質生活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進城打工。人口的流動對婚姻起干擾作用。
(三)高額的結婚費用
首先是結婚彩禮的增加。彩禮,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近幾年彩禮禮金逐年被抬高,婚姻越來越被物質化。
其次是除彩禮外的費用。結婚除了彩禮之外還有很多開銷。有的人要求結婚之前有房有車,而且要求結婚場面的隆重。
(四)擇偶觀的改變及對婚姻質量要求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農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村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擇偶觀念由傳統(tǒng)的封建依附式婚姻關系到逐漸開始注重婚姻質量,而且擇偶的標準也越來越高。
三、男性婚姻擇偶擁擠現象產生的影響
農村男性擇偶擁擠不僅是其個人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性問題。
(一)男性擇偶擁擠對婚姻模式帶來的影響
男性擇偶擁擠的直接后果可能導致男女初婚年齡和夫婦年齡差模式的變化以及傳統(tǒng)的婚姻梯度的變化,進而使婚姻模式向多元化發(fā)展。
男性擇偶擠壓狀態(tài)下,一部分男性完婚的途徑就是推遲婚齡。1953年我國“初婚市場”婚配性別比為103.28,1965年上升到109.91.婚配性別比升高,擇偶擁擠狀況惡化中相當部分的男性青年由于找不到配偶,會被迫到下一個年齡組尋找配偶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將形成男性初婚年齡推遲,女性初婚年齡提前的不正?,F象。
(二)男性擇偶擁擠對經濟發(fā)展及社會穩(wěn)定的影響
“男光棍”群體,成為一種新的弱勢群體,將給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一定威脅。男性擇偶擁擠集中化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有不利影響。他們主要面臨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以及養(yǎng)老的問題。這些人容易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和需要幫扶的對象。
農村男性擇偶擁擠現象和婚配困難的問題可能會間接引發(fā)非法的地下性交易等破壞社會倫理和危及生活秩序的不良社會現象,由此還可能導致艾滋病、性病的傳播與擴散。
參考文獻:
[1]靳小怡,郭秋菊,劉利鴿,李樹茁.中國的性別失衡與公共安全:百村調查及主要發(fā)現.青年研究,2010,5:21~30.
[2]郭志剛,鄧勝國.中國婚姻擁擠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3):1-17.
[3]李成華,靳小怡,井文.“娶妻難”對農村男性實施婚姻暴力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13(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