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光
?
三號樓跑步的那孩子
□ 楊 光
前不久看了一篇關于萬科總裁郁亮談跑步管理學的文章,其中講到一位鄰居老太太,因為不認識郁亮先生,故稱他為“萬科那個跑步的”。稱呼和句式如此的熟悉,不禁勾起了我對跑步的一些回憶和感想……
跑步,源自人類的原始本能,躲避猛獸,捕食獵物,部落間的戰(zhàn)爭……從古希臘開始,跑步成為了一項供貴族消遣的競技項目。漸漸地,跑步成為人類挑戰(zhàn)反應、意志與力量極限的體育運動,直到顧拜旦創(chuàng)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無數個奔跑著的英雄人物涌現在我們面前:卡爾·劉易斯、尤賽因·博爾特……
剛懂事的時候,得知自己患有很嚴重的心臟病。其實那個時候的我根本不知道心臟病為何物,只知道劇烈運動是不行的。隨著醫(yī)學知識的增長,我開始變得“貪生怕死”起來,每逢上體育課,我或者躲在教室,或者站在操場的角落里看著同學們奔跑,為此我哭過?,F在提起來有點狗血,到小學快畢業(yè)時的一次身體檢查中,我被告知一切正常,說不上是欣喜若狂還是悵然若失,畢竟我也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奔跑了,只是失去了寶貴的12年時光。
那時我家住在古鎮(zhèn)楊柳青,小區(qū)的南邊有一條河。聽老一輩講,這里古時候是大運河的一個支段,商業(yè)曾經很繁榮。從這里,我開始晨跑,這個習慣一堅持就是六年。對于這個緩慢、安逸的古鎮(zhèn)來講,跑步這項運動顯得很另類,那時的我,是絕對的少數。因此,小區(qū)里經常早起的人稱我為“三號樓跑步的那孩子”。
到了高中,每年學校春秋兩季運動會,我的固定項目都是1500米,雖然沒有取得過驕人的成績,但能夠在賽場上奔跑才是我真正想要的。高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冬季長跑比賽,距離是5000米。在沖過終點時,我做出了羅伯特·巴喬進球后展開雙臂飛翔的慶祝動作,因為在40人參加的比賽中,我跑進了前十名。那天夜里,我在日記中寫道:“沖過終點的那一刻,我忘記了自己曾經是一個不能奔跑的人,明白了原來奔跑不僅僅靠速度和力量,而在于享受過程——那種當你感到無法呼吸時還不得不用嘴呼氣的過程,那種雙腿已經沒有太多知覺還奮力揮舞雙臂的過程,那種大腦不能思考時還用最后僅有的意念沖過終點的過程。做男人,就要堅持到底?!?0年后的今天回憶起來,依舊覺得蕩氣回腸。
在北京讀書的六年,可能是擔心起得太早影響室友休息的緣故,晨跑變成了夜跑或下午跑,未名湖、靜園草坪、五四體育場、掠燕湖、大有莊……到處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和汗水。大學是小社會,與外面的世界相比,既寧靜,也充滿了嘈雜與喧鬧。曾經有位老師對我說:人在高中以前屬于受教育,上大學之后才真正開始學習。學習需要心靜,無疑,跑步是一項枯燥的運動,但卻是讓人心靜的最佳方式。那時的我閱讀了大量政治學、法學和社會學著作,撰寫的論文也比較專注于民主政治建設、憲政的邏輯、法治本土化、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等,所有這些都成為我跑步時不斷思考的問題。終于有一天,帶著這些問題,我跑進了社會。
轉眼間在財政部從事干部人事工作已經有十幾年的光景,我依舊堅持著跑步(當然,有時也會因為偷懶而選擇暴走),只是不像讀書時那樣規(guī)律了,但只要每次跑起,我都會堅持跑完10公里。對于我來講,跑步已經不再單純作為鍛煉身體、磨練意志、平心靜氣的方式而存在了,與郁亮先生的跑步管理學相比,我更多的是在跑步的過程中思考做人的道理、思考工作中的得失……下面姑且就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談些感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講規(guī)矩。如何做到講規(guī)矩?從工作性質上看,干部人事工作是最講政策、講制度、講程序、講規(guī)范的工作,人事干部理應成為最講規(guī)矩的干部,不僅要在工作中講規(guī)矩,還要在生活中講規(guī)矩,要讓講規(guī)矩成為人事干部的自覺習慣。其實,跑步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人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很多要求都蘊涵其中。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郁亮先生從45歲開始跑步時,就給自己定下了三個目標:50歲前登珠峰、跑全程馬拉松、練6塊腹肌,現在看來,他都實現了。我想,這就是一種理想信念。人事干部是一個全部由黨員組成的群體,就更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從大處講,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從小處講,要有以為黨和人民選賢任能為己任的情懷;從自身工作講,要有為財政事業(yè)提供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持的責任感。
要有公道正派的基本操守。跑步是一項獨處的運動,必須由跑步者個人完成,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或者說,不能有私心。按照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社會分工論,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從無機型一體化社會向有機型一體化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通常所講的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發(fā)展過程。現代社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更多的要靠法律來維系;而作為中央國家機關的人事干部,經常面對的卻是一個熟人社會,既有老同學、老戰(zhàn)友、老朋友,也有老領導、老同事、老下級,維系的紐帶有道德、有人情、有面子。抬頭不見低頭見,要做到大公無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作為人事干部的基本操守,又必須堅持。堅持公道正派,就是要繃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這根弦;要熟悉中央和部黨組的各項干部人事政策,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要敢于擔當,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最后,要善于溝通協(xié)調,特別是要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要有干啥像啥的職業(yè)素養(yǎng)。所謂職業(yè)素養(yǎng),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跑步也是一樣,跑前要熱身,跑的過程中要調整呼吸、控制腿部力量、擺臂要有節(jié)奏,跑后要適當補充水分、補充鉀離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還要學會保護膝蓋,減少肌肉震蕩,等等。作為人事干部,一方面要以《黨章》及各項法律法規(guī)約束自身的基本行為;另一方面也要以黨在長期實踐中證明行之有效的干部政策作為自身的職業(yè)規(guī)范。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反復審視自己的工作,對于中央有明確政策的,一絲不茍地辦;對于部黨組有決定精神的,不折不扣地辦;對于部里有工作慣例的,與時俱進地辦;對于其他單位有相關做法的,實事求是地辦。在對外交往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窗口單位的意識,謹記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熱情周到、微笑服務,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要有敢于擔當的勇氣。跑步,特別是長跑,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人事干部作為管干部的干部,更應帶頭做到敢于擔當。要有講規(guī)守紀的使命擔當,要遵守《黨章》及各項法律法規(guī),對于違法亂紀行為,敢于較真、敢于斗爭,在紀律和規(guī)矩面前立場堅定、毫不含糊;要嚴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對于在人事工作中不按規(guī)矩辦事、“打擦邊球”等行為,絕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責任擔當,當前我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仍有一些難題亟須破解,例如:完善選拔任用工作、加強綜合分析研判、強化干部平時考核、近距離了解干部等等,需要我們以更加勤政務實的精神、奮發(fā)有為的作風,為財政干部隊伍建設貢獻力量,做到讓黨組放心、讓群眾滿意。
人活著之所以有意思,或許就在于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經歷,有著不同的思考,有著不同的感悟,有著不同的精彩。就像每次十公里跑,到了第三四公里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累,呼吸也很困難,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于是想到放棄;跑完第五公里的時候,開始覺得渾身有勁,呼吸也順暢了,周圍的一切開始變成了風景;跑到第十公里的時候,那種血脈賁張的感覺會讓人有一種百米沖刺的興奮;每每緩緩結束,都會感到意猶未盡。我想,我會一直跑下去。
作者單位:(財政部人事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