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邢 華
?
朱瑞方:生來只為托起明天的太陽
□ 本刊記者 邢 華
“爸,您的匯款已收到。這不僅僅是200元錢,這是濃濃的父愛。我冰冷的心,被您融化了?!?/p>
“來信和匯款已收到,酷熱的夏日里,您送給女兒一片陰涼,這不是金錢能換來的。謝謝您,爸爸?!?/p>
“衷心的感謝您,在我人生最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給予我?guī)椭?。今后的人生道路,我會遵照您的教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饋您及社會對我的關(guān)愛。”
……
在這位“父親”住處的簡易書架上,兩千多封來信整齊排列,每一封來信,都寫滿孩子對他的思念與感恩。他就是山東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菏澤市單縣龍王廟鎮(zhèn)朱楊樓村農(nóng)民朱瑞方。為了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這位普通農(nóng)民45年如一日資助了407名孩子,累計捐資51萬多元。45年來,他捐出了幾乎所有收入,自己卻過著舊衣當家、少有葷腥的清貧生活。
1953年,朱瑞方出生在菏澤市單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小學5年,朱瑞方一直依靠外祖父的接濟上學。1965年,身為共產(chǎn)黨員的外祖父為湊齊朱瑞方升入初中的學費,日夜勞作,因過度勞累不幸去世。自此,朱瑞方立誓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要像祖父那樣,樂于助人。
1971年1月,朱瑞方應(yīng)征入伍后,吃苦耐勞,好學上進,不到半年就入了團。有一次,因文化程度低,不能勝任首長安排的指揮射擊任務(wù),他深刻認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從此,他立志要讓后輩們有知識、有文化。同年7月,朱瑞方遞交了入黨志愿書,他在“入黨后怎樣工作”一欄中寫道:“我入黨后要節(jié)約用錢,捐資助學,讓那些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真正掌握保衛(wèi)祖國和建設(shè)祖國的本領(lǐng)?!碑斈?月26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本連同年兵入團入黨的第一人,并多次受到連隊的嘉獎。
從入黨那一天起,朱瑞方以每月6元錢的部隊津貼,開始走向了捐資助學之路。如今,45年過去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諾言和信仰,用微薄的收入資助了一批又一批困難學生求學成才。
“2015年1月至3月資金來源:兒子孝敬錢5000元,賣樹收入6150元,妻子打工收入3900元,拾荒收入1190元,市文明辦慰問費1000元,我收入3600元,總計20840元,資助學生20838元,小鞭炮2元。”打開朱瑞方的捐贈明細記錄本,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捐贈資金的來源、花費以及受助貧困學生的姓名和捐贈金額??梢哉f,自己以及妻子的所有收入,朱瑞方大都捐贈了出去。
對貧困學生,朱瑞方慷慨解囊,對自己和家庭,卻是出了名的摳門。每一年,他的開銷不足200元,且大多用在了愛心電話上。在他的住處,被子上的補丁打了一層又一層,藍色的枕套已磨出大洞,襪子、衣服都是補了又補。除了鹽以外,朱瑞方不舍得買一點調(diào)味品,吃的糧食和菜都是自己種的,不夠時就用野菜湊一頓。
2009年8月10日,廣西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孟欣來看望他。中午炒土豆時,孟欣往鍋里探探頭說:“油太少了容易干鍋,炒菜先放蔥、姜熗鍋,這樣才香呢?!闭f著說著鍋干了,朱瑞方急忙往鍋里加了涼水。土豆煮熟后,每人盛了半碗,朱瑞方吃完后,用開水涮涮碗,一仰脖子喝了下去,轉(zhuǎn)身,他拿出1000元錢遞給了孟欣??粗矍暗闹烊鸱剑闲滥樕系男σ鉀]了,她低下頭,淚水落在碗里:“爸爸,我現(xiàn)在才知道您給我的錢,都是怎么來的了!”這些年來,一年365天,朱瑞方天天如此,把生活降到了最低標準,省出一毛錢、一塊錢,匯聚成貧困學生的學費。
愛有多遠,夢想就能行多遠。朱瑞方資助的407個貧困學生,現(xiàn)已有65個成為科局級以上領(lǐng)導干部或各類專家學者。他們常常來信或電話邀請朱瑞方到他們工作生活所在地游玩享享福,以盡感恩之情,但他不圖回報,一次也沒去過,都婉言謝絕了。
魯西南有個風俗,娶兒媳婦時,男方家里要蓋新房、買新床,可朱瑞方破了這個規(guī)矩。2001年春節(jié)前,兒子朱坤鵬談對象要結(jié)婚了,家里沒有錢蓋新房。朱瑞方就騰出墻體斑駁的兩間廚房作為新房,房頂黑,用掃帚掃一下,粘了幾張報紙,墻壁掉土不能粘報紙,就找了3個化肥袋撕開釘墻上。沒錢買喜床,就找了一些磚和破床板,臨時拼湊當喜床。兒子委屈地說:“爸,您平時給那些貧困學生捐錢,我從來沒攔過,我一輩子就這么一回……”話還沒說完,朱瑞方就說:“咱喜事新辦,不鋪張浪費,不擺酒席。”兒子氣呼呼地出去了,老伴勸說時,朱瑞方卻說:“捐資助學是大事,我先欠著你們的,以后再補,咱總不能看著孩子輟學吧?!?/p>
有人問他:“你這樣做,圖啥?”朱瑞方說:“資助貧困學生是我的人生抱負,是我入黨的承諾和誓言。孩子們有了出息,能對國家、對社會多做貢獻,我就覺得心里比蜜還甜?!?/p>
在朱瑞方位于單縣龍王廟鎮(zhèn)政府西側(cè)一間大約12平方米的居所里,有無數(shù)的獎牌、獎?wù)隆ⅹ勂旌蛯W生來信。每當有人對他的所作所為感到困惑甚至挖苦諷刺時,朱瑞方就來到居所里去讀讀孩子們的來信,委屈的心情就會好起來。他說,金錢的積累是財富,精神的積累同樣是財富,這些信,是我最大的精神財富。
朱瑞方喜歡舞文弄墨,平時筆耕不輟,以詩歌明志。他曾寫過一首詩《蒲公英》:“我是一棵蒲公英,想從石頭縫中鉆出,向大地鋪展,我不講生活環(huán)境,更不計生活條件,有點陽光水土,我就能存在,生長繁衍,染綠大地,捧出愛心,朵朵微小的種子隨風播撒在大好河山。我的人生就是奉獻,愿把生命獻給人間,化作塵土也心甘情愿?!?/p>
除了資助貧困學生,朱瑞方還努力扶弱濟困,做好事無數(shù)。每當看到重大災(zāi)害,他都會竭盡全力幫助。2008年和2014年,朱瑞方曾先后兩次向中組部交納特殊黨費,表達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與無限忠誠。
45年,朱瑞方多次獲得山東慈善獎,還先后獲得山東省慈善之星、和諧山東十大公益風尚人物、全省熱心慈善事業(yè)先進個人、山東省第二屆道德模范、共和國杰出貢獻人才、齊魯先鋒共產(chǎn)黨員和山東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163項榮譽稱號。
在朱瑞方這種“唯講奉獻,不講索取”的精神感召下,不僅他資助過的學生,還有他身邊的很多人甚至外地人,都加入了捐資助學的行列。2008年2月,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由朱瑞方牽頭的單縣愛心工程協(xié)會正式注冊成立。協(xié)會章程規(guī)定不收會員會費,不收捐款捐物,實行牽線搭橋、“一對一”“面對面”的捐助,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8年多,該協(xié)會在全國建立分會1173個,發(fā)展會員13887人,資助貧困學生19761人,資助困難群眾7569人,捐款數(shù)額高達1796萬多元。
朱瑞方非官非富,是個“小人物”,卻做著了不起的“大事業(yè)”。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越來越多被感動的熱心人參與捐助活動,匯聚起了強大的正能量。
本刊記者 邢 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