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桂文
?
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
童桂文
廣州大學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對廣東省粵西4所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廣東醫(yī)學院、茂名學院)的公體武術課進行探討,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應策略,為公體武術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 武術課教學; 武術課程
1前言
大學院校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級專業(yè)人才的陣地,除了傳授科學知識外,還應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教育,經(jīng)常參與體育運動鍛煉,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有重大作用。武術是一項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很多學生對武術本身很感興趣的,選武術公體課的初衷是為了娛樂,健身,然而縱觀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 并不像學生期待中的理想,一方面,教學內容單一,開設課程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另一方面,教學場地,器材,師資力量,武術氛圍缺乏,再加上上課時數(shù)的限制,使得學生慢慢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沒有剛開始學習武術的熱情,造成了武術教學效果不甚令人滿意。
本文就對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現(xiàn)狀進行探究,望能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為推動粵西高校體育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及推廣學校武術運動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粵西四所高校(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師范學院、廣東醫(yī)學院、茂名學院)為研究對象,對公體武術課部分學生及教師進行調查研究,選取樣本覆蓋粵西地區(qū),體現(xiàn)粵西高校公體武術教學的總體現(xiàn)狀。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為完成本論文調查研究,筆者在廣東海洋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武術書刊,在中國期刊網(wǎng)上檢索二十篇關于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論文和科研成果,為完成本論文打下基礎。
2.2.2訪談法
對部分公體武術課學生和任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學校公體武術課的教學現(xiàn)狀,了解他們在教學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阻礙上課的因素和他們內心的想法,獲得論文資料。
2.2.3問卷調查法
問卷發(fā)放125份,回收125份,有效問卷125份,回收率100%。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現(xiàn)狀
3.1.1公體武術課開設的教學內容狀況
高校武術課程開設的內容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突出時代性,健身性,科學性,以滿足學生習武的需求,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內容的開設卻不太理想,武術教學內容陳舊、單一,如下表:
表1 四所高校開設的公體武術課內容表
從表中可以看到,各高校開設的公體武術課基本只有太極拳,學習的項目極少,對于學生而言,選擇公體武術課是為了學到更多關于武術的東西,如刀槍棍劍之類的,但是進入公體班后,不免感到失望,這種心理上的落差會造成厭學情緒的產生。在跟學生的對話中,他們說想不到期待武術課竟然是太極拳,這種對公體武術課認識的不足是導致學生上課情緒不高的始因,學校大致可多開設些武術項目,如優(yōu)秀的長拳、南拳、器械之類,以滿足學生的上課需求。
對于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套路,是原國家體委于1957年組織整理出版的,其內容過于陳舊。在對公體武術課內容能否滿足學生習武需要的調查統(tǒng)計中,只有32.5%的學生能得到滿足,說明總體對武術教學內容的滿意程度還是偏低的。
3.1.2對武術教學場地、器材的調查
場地,器材是影響學生是否上好課的關鍵因素,選修武術的學生多,有條件的體育場館少,造成實際需要與學校硬件上的差距,不能滿足教師學生上課的需求,由于器材缺乏,學生不能接觸到器械,造成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望,打擊了習武的初衷和熱情。筆者通過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場地、器材與學生上課的需要存在一定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2 各校武術場地情況表
如表所示,調查中的高校武術場地相對缺乏。各高校都有體育館,然而公體武術課的學生較多,不能滿足上課的需要,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公體武術課的教師有7個,武術室只有一間,場地不夠,學生只能在室外或教學樓底上課,無專門武術墊子,也沒有專門用于拉韌帶的地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武術項目的開設。調查中發(fā)現(xiàn),每一間學校用于公體武術課教學的器材都比較陳舊。在對湛江師范學院武術專項課的學生訪談中,學生說他們使用的器械大都生銹,在使用時發(fā)生刀柄脫落的現(xiàn)象。條件的好壞,影響上課效率和學生情緒,學校應加強對體育場館的建設,使缺乏場地器材的現(xiàn)狀得到改進,滿足學科建設的需要。
3.1.3對學生了解武術途徑的調查
表3 學生了解武術途徑表
從表中看到,學生對武術的了解主要來自武俠影視、武俠書刊、雜志,了解途徑來自武俠影視的占77.6%,來自武術書刊雜志的占86%,來自武術教學的占12%,來自自學的占22.4%,可見,他們對武術的認識水平更多還是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博大精深的武術在他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值得向往的神秘項目,電影里武功蓋世的武林高手是他們崇拜的對象,他們對武術好奇,希望自己能在公體武術課中學到像武林英雄的武功。學生對武術公體課的認識不足,認為武術就像影視中一樣,只認識到表面上展現(xiàn)出來的武術動作,造成心理落差,對公體課內容失望,這也是引起學生失去習武興趣的主要原因。
3.1.4學生武術基礎情況
武術是一項系統(tǒng)性、延伸性很強的體育項目,武術套路的學習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功底。進入公體武術課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學院的文化生,身體條件較差,大都沒有任何武術基礎,在調查的125名學生中,他們在選擇武術公體課前武術基礎情況統(tǒng)計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沒有學過任何武術套路的學生是占絕大多數(shù)的占了85%,像初級刀,初級棍在初級套路中難度都是較大的,對于剛入門沒有武術基礎的學生,是不適宜的,學生產生畏懼情緒,給武術教學造成不良影響。在對學生的調查中,認為公體武術課內容容易學的占15%,認為公體武術課內容較易學的占25%,認為公體武術課內容較難學的占57.5,認為公體武術課內容很難學的占2.5%??梢娺@與他們的武術基礎是有一定關系的。
表4 學生武術基礎情況
武術套路的教學動作繁多,并且會受教學時數(shù)的限制,有些教師為了趕進度,往往不顧學生是否能接受,一口氣把它灌輸給學生,這是不利于沒有武術基礎的學生接受的,學生來不及理解和消化教師已經(jīng)把動作教完,造成教學質量差,學習效果不好。有些教師說只要前三節(jié)課能讓學生學好基礎,那么以后教學起來就容易了,但是由于受到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等影響,不可能每個教師一開始就能教好。
3.1.5理論學時開設的情況
高校武術課的教學內容分為實踐課程部分和理論課程部分,調查中看出,粵西高校公共體育課重技術而輕理論,一學年的教學課時基本都安排在技術上的練習,對武術理論課的安排嚴重缺少,26個學時中僅僅安排2個理論課學時。1992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文規(guī)定,理論部分學時不得少于總學時的12%,粵西地區(qū)的公體武術課,應安排3.12個學時,但事實低于規(guī)定。中國體育教學大多以技術教學為主,評價指標也是以技術掌握程度、素質提高幅度為主,而理論考試只是象征性的進行,不注重理論教學。
武術不等同于一般的體育項目,他包涵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學生在上課時只是學到一些武術套路或架勢,對于博大精深的武術內涵卻了解甚少,中華武術不僅僅是一些表面動作,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理論教學是武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理論講授來弘揚武術文化,強化武術動作的了解,只用兩個學時向學生傳授相當廣泛的理論知識也是不切實際的。
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所有患者的靜脈血,并將其分別放入兩支抗凝真空管中。一管采用深圳雷杜血球儀來檢測血細胞,將血常規(guī)相關指標詳細記錄下來,并用儀器配套的校正品來校正檢測到的數(shù)據(jù)。另一管血液標本則采取離心操作,將血清分離出來,然后采用型號為邁瑞B(yǎng)S-2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清展開生化指標檢驗,其中所用到的試劑包括質控品(需維持在控制范疇內)以及儀器配套試劑。
3.1.6對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的調查
影響學生習武興趣的原因有多方面的,除武術課程開設的內容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下表是對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統(tǒng)計:
表5 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
由表可見,學生選擇師生互動,合作練習的占主要部分,可見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能否上好課的因素,如果教師能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那么學生習武興趣與上課熱情就大大提高了。
3.2對策
3.2.1增加武術課內容,滿足學生習武需要。
教學內容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jù)?;浳鞲咝9w武術課開設教學內容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的失望,影響上課情緒,并且,長時間學習單個套路,會產生郁悶、枯燥情緒。現(xiàn)在的公體課學生,基本都是90后,大學生在這個年齡段充滿陽剛之氣,他們喜歡具有技擊性的運動項目,如果教學內容能增加如散打類課程就很好了。很多學生希望能學習刀、棍之類,他們選武術公體課的初衷不是出于選太極拳,他們覺得太極動作很慢,是老人打的拳,太極動作繁多,較難學,剛開始還有信心,但是隨著課程的深入會慢慢產生了抗拒心理,失去了習武的興趣,影響課程的進行,學校應根據(jù)學生需要適當?shù)卦黾游湫g課內容,讓課堂氣氛也活躍提高學生習武興趣。
3.2.2加大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增加武術教學場地、器材。
教學場地好壞是制約學生能否上好課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場地,學生上課從何談起?如果上課的人數(shù)很多,會發(fā)生擁擠,影響教學質量與進度,而且學生活動空間不足,易影響情緒,下雨天就更難找地方上課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進入大學的學生將會增多,選修武術課的學生會越來越多,學校這些硬件設施如果還是一成不變,勢必造成學生對這現(xiàn)狀的不滿足,場地制約,武術師資的缺乏,滿足不了學生選修需求,而且如果在室外上課,遇到悶熱的天氣,學校沒有優(yōu)良的健身中心和休息場所,不能保證學員飲水降溫,學生有可能中暑。同時,部分學校的武術器材陳舊,多年沒有更換,器械生銹,無法使用,這些問題會阻礙學校體育的正常進行。高校應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大對體育這一塊的資金投入,擴大體育場館建設,增添運動器材,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從而推動武術以及其他體育項目的全面發(fā)展。
3.2.3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情況選擇教學內容。
進入公體武術班的學生基本沒有武術基礎,身體條件不算出眾,他們對體育項目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和改革教學內容,對于二十四式太極,動作多,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再簡化,換成十六式,那么就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了,教師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教學生其他武術內容。上公體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鍛煉身體,得到體質的增強,把太極拳再簡化的好處,一可以有利于沒基礎的學生接受,二可以增加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更多東西,提高學生的興趣,改善上課效果,側面上也達到了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教師上課要考慮到是否能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開設的內容不宜選擇太難的套路動作,要選擇讓學生易接受的內容,很多教師都是畢業(yè)于武術專業(yè),對很多套路都是深知的,如果教師能把一些適合學生練的套動作編排在一起,像刀槍棍棒的簡單動作編排,突出學校的特色,彰顯武術精神,那么學生習武熱情將大大激發(fā),上課氣氛也會大大增強。
3.2.4改進教師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課程體系,設置單一, 教學形式較為單調。教師常常照本宣科, 不深人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現(xiàn)狀,為了學生能記住動作,通常將動作不斷地進行重復,等同一般的體育項目,只注重對形體的練習,考核也只看重動作的演練,忽略武術的精髓內涵“精,氣,神”的教學,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任務,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停留在對動作的認識層面上,沒能進一步了解武術的內涵,學生沒有切身體會到武術的健身作用,教師追求進度,沒讓學生對武術進行深入的思考。因此, 教師應該對動作要領詳細講解的同時, 對學生進行積極指導。對多數(shù)學生而言,千篇一律的動作練習,一成不變的動作重復,久而久之,會感到厭煩、枯燥。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武術動作的特點,將競技性,娛樂性,趣味性融入到教學中去,使得煩躁的技術學習變得趣味生動,不斷地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套路練習,從個別動作,到段,到最后的完整練習,先掌握動作大概,再慢慢糾正,提高,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并不是一開始就要掌握很好很標準的動作,學生對動作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應先低要求再慢慢深入,學生感覺有所成,慢慢進步,學起來有信心,慢慢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以很好、渴望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事半功倍。
3.2.5利用網(wǎng)絡平臺,實現(xiàn)教法新嘗試
時下的qq、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已非常普及,他們甚至離不開這種網(wǎng)絡交流方式,對于qq、微信這兩個平臺可所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武術公體課教師大可利用這些平臺,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實現(xiàn)與qq、微信的融合。在上課前,將要上課的內容通過打包上傳qq跟微信群,讓學生能提前預習,提高上課的效率;其次,教師可錄制自身視屏,學生通過觀看進行模仿,在上課時再重新教,學生就更容易掌握相關技術了;學生也可以通過自身在網(wǎng)上搜索的視屏,在群里與同學們分享,實現(xiàn)學生的共同提高;在群里同學們也可以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心得,改變因上課無法交流而學生互不認識的尷尬場面;最后,學生們也可以用私聊的方式,跟老師及時回饋對課程的想法,對教師的意見以及上課出現(xiàn)的情緒問題,教師給予及時的解決。利用網(wǎng)絡平臺對于公體武術課的教法改革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嘗試。
3.2.6構建合理的武術考核評價體系
教師認真學習領會體育課程的評價理論和方法。改變武術考核以技術含量高低為絕對評價的評價體系,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評價體系與內容體系,增加對學生參加武術課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意識與學習能力的評價,這樣可避免挫傷部分學生習武的興趣。在考核時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生小組互評等方式進行綜合測評,形成獨具特色并且具有科學性的武術考核評價體系。
3.3結論
通過分析,我們看到粵西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對于武術的教學內容應該要適當?shù)卦黾樱趫龅亍⑵餍捣矫?,學校要加大力資金投入力度,在教學內容和教法的選擇上應該以學生為本,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最后在考核方法上,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希望高校能結合學生需要對公體武術課進行適當?shù)母母铮淖兘虒W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馬光,應乃應等.山西高校公體課武術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5,12(11):57-59.
[2]劉飛舟.湖南省高校公體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學報,2007,26(6):691-692.
[3]劉勁松,李玉玲,彭彥銘.高校公體武術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4):102-103.
[4]許可,龍建文.對粵西高校武術運動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0,21(4):84-85.
[5]敬繼紅,楊立強,秦志勇.陜西師大公體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2009,(14):229-230.
[6]蔡仲林,施鮮麗.學校武術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
[7]楊建營.普通高校武術選項課教學的教法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31(6):92-93.
[8]秦子來.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16-117.
作者簡介:童桂文(1989-),男,廣東清遠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7-0087-3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7.036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ublic Wushu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West Guangdong Province
Tong Guiwen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explores Wushu public course of 4 universities in wes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Maoming University), and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Wushu public course.
Key words:publicphysicaleducationclass; Wushu teaching; Wushu courses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