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
寒而栗
2011年8月初,美國洛杉磯市的克曼羅海洋火山考察研究所組成了一行三人考察隊。隊長是研究所退休女研究員米萊,隊員為兩兄弟——28歲的弟弟拉金·達羅卡姆和32歲的哥哥吉爾頓·達羅卡姆??疾礻牽疾斓膶ο笫谴幕鹕脚c茨基湖。它們位于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所屬的納馬比克島。茨基火山非常奇特。雖然它內部的巖漿活動已經持續(xù)數百年,可是一直沒有噴發(fā),成為世界海洋火山研究界的一個謎。
茨基湖位于火山口內,是奇特的火山湖。據說,湖中有時會冒出不可捉摸的魔鬼,殺人不見血。當然,他們都不相信。
8月19日,考察隊來到了茨基火山下。這天山口沒冒煙。他們登上了巨大的火山口,只見幾十米深的山口下,茨基湖水平如鏡。他們的監(jiān)測表明,地下十多米處大量巖漿涌動翻滾。吉爾頓的任務是考察茨基湖。“風平浪靜,太好了!”他說完,鼓起帶來的小橡皮艇,放上儀器,劃到湖心。他想測量湖深,卻發(fā)現聲納儀由于電池受潮,無法用了。這時,他向水下拋一塊大石頭,根據回聲就能測量水深。
拉金與米萊又爬上火山口,考察外坡。過了一會兒,拉金獨自上山口張望,發(fā)現艇已靠岸,哥哥倒在岸邊。拉金扯大嗓門呼喚。聲音在空蕩的山口回響,卻沒有回答。他立即下坡。突然,他感到胸悶嚴重,心跳也驟然加快。同時,腳像灌滿了鉛一樣,怎么也挪不動了。他好不奇怪,幾秒鐘前,還是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這樣?
他想叫米萊來相助,可是怎么也喊不響。他張大口,拼命叫,聲音卻輕得像蚊子叫;接著他覺得心快要跳出胸口,胸口卻憋得死一樣難受;旋即眼前發(fā)黑,他幾乎要昏死過去。
然而,一陣涼風吹來,他很快就恢復正常了。真是活見鬼!
他來到哥哥跟前,驚呆了。只見他死死睜大眼睛,一眨不眨;嘴巴竭力張大,舌頭長長伸出;雙手抓住喉嚨,上身衣服全撕爛了。令人不寒而栗。拉金拼命大叫,還是沒有回答。這時,米萊也趕來了。
拉金摸摸哥哥胸口,心跳早已停止了,身體已經硬冷,他痛不欲生。米萊打手機通知當地警方。一名警長帶著兩名警員趕到現場。現場勘察表明,吉爾頓身邊既沒有發(fā)現外人的腳印,也沒有發(fā)現任何能傷害人的動物接近尸體的痕跡。
警長問:“他有沒有導致猝死的病因,如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等?”
“沒有,他愛好運動,身體一向很好?!崩鹫f。“在出發(fā)前,我們都進行過詳細的體檢,都沒有發(fā)現任何問題?!泵兹R補充。兩人一頭霧水。
警長并不吃驚,平靜地說:“我們要對尸體進行深入檢查。”
警員們將尸體運到了當地警察局尸檢中心,法醫(yī)認定吉爾頓系窒息而死。可是在死者的脖子上,既沒有被掐的痕跡,更沒有勒索的印記,脖子上留下唯一的,只是死者的指紋。據分析,這是死者抓撕時留下的。法醫(yī)還認定,死者的衣服系自己撕破。這些均表明死者窒息時極其痛苦。由于死者張大嘴,伸長舌頭,加上口鼻處,沒有任何加壓的痕跡,因此法醫(yī)也斷定,口鼻沒被人堵塞。
米萊與拉金面面相覷:吉爾頓之死太離奇了!
警長問:“你們有沒有見到他將重物,如大石頭扔入湖心?”
拉金說了哥哥“拋石測深”的打算后,又說:“出事時,我發(fā)現船上已經沒有大石頭。他肯定已經拋石。”
警長說:“這就對了!”
見兩人大惑不解,警長解釋:“二十多年來,在這個湖邊或者湖面的船上,曾發(fā)生過三十多例無頭案件。近年來,我研究了所有案情,發(fā)現它們都發(fā)生在無風的時候,其中65%的案例共同點是先向水下拋重物,接著拋物者窒息而死,死時模樣也非常悲慘,因而茨基湖有‘殺人湖的惡稱。更令人不解的是,火山口底部有人窒息的同時,在十幾米,甚至幾米高的山口內坡上的人,卻毫無異常。
“更奇的是,約35%人昏死后風一吹,就自動醒了。醒來后,他們都說,昏死前的憋悶比死還難受,可醒來后,健康如常?!?/p>
拉金忍不住說:“真是如出一轍!”接著,他說了自己相似的過程。
警長說:“讓人更不解的是,還有許多不信邪的人向湖中大膽拋重物,甚至連續(xù)拋重物,卻安然無恙。我們費盡心機,還是無法弄清其中的秘密。去年我們請了歐洲的一些刑事偵察專家來偵破,他們調查多日,毫無頭緒。”由于死因不明,當地警方將這一事件,列為意外猝死。
出了這樣的事,考察只能中止,兩人將吉爾頓遺體運回了洛杉磯。
在追悼會上,拉金傷心欲絕,可是卻沒有流淚,“不能讓哥死得不明不白,我一定要查出兇手!”他在心中說。
兩周后,拉金對這一事件的全過程,特別是警長的話作了仔細回顧。他覺得,哥哥很可能是毒氣致死。
他設想了這樣的過程:哥哥在船上,突然憋得難受,他將船劃到岸邊,掙扎上岸,可是無力再爬上山坡,因此毒氣很可能來自湖中,殺人湖看來名副其實??墒呛槭裁茨芊哦練猓克J定:“要揭開謎底,只有潛到湖底探查。”
2011年9月24日,拉金打了報告:請求研究所租用水下探測器,聘請深水潛水員,入水探索。
兩天后,研究所科研委員會的答復就來了:不同意。理由很簡單:“如果湖中真有這樣的氣體,那么早就自動溢出?!?/p>
可是,租用水底潛水器與聘請深水潛水員費用昂貴,拉金無力辦到,怎么辦?他思來想去,作出決斷:套上簡易的“淺潛裝置”,獨自到湖底探測。他將決定告訴了米萊,請米萊作為證人前往。米萊大驚:“這樣最多只能潛10米,而茨基湖底肯定超過10米,不到湖底,意義不大,要到湖底,實在冒險,況且獨自潛入這樣一個死亡之湖,這怎么行呢!”可是拉金執(zhí)意要去,米萊決定陪同前往。2011年10月2日他倆來到了湖邊,舊地重游,物是人非,米萊不勝感慨,拉金格外悲痛。拉金背上氧氣瓶,套上頭燈與蛙蹼。在米萊的堅持下,他身上捆上繩,繩的一頭由米萊在岸邊拉著。
下水后,隨著深度的增加,他覺得胸口壓力越來越大,潛到了約12米深,他覺得血直向頭上涌,鼓膜好像要壓破了。但他仍然下潛,突然,他覺得水溫一下子大大升高,一看溫度表,一下子升高了約10攝氏度!他雖然吃了一驚,還是堅持下潛。
湖底終于到了。湖底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洞口。每個洞口都冒出一串串水泡。
這時,他覺得手腳發(fā)抖,腦袋的血管快要爆開了,胸口快要壓炸了,可是,他還是盡全力控制住手,用帶來的容器盛了滿滿一瓶水樣,擰好瓶蓋后,他一下子失去了知覺……
醒來時,他發(fā)現自己躺在岸邊,手里還緊緊握著水瓶。一看水樣完好,拉金立即與米萊將水樣層層密封。
回到研究所后,兩人邀請科研委員會主任作為見證人,一同來到了氣體測量室。測驗員在密封罐里一打開水瓶,水樣立即大量冒水泡。經化驗,冒出的氣體為二氧化碳。
“殺害哥哥的‘兇手,或者說,殺人湖的秘密找到了!”拉金情不自禁叫了起來。然而主任卻冷靜地問:“湖底為什么有這樣多的洞,洞口又為什么會冒出這樣多的二氧化碳?湖水為什么突然變熱?”拉金一時語塞。米萊想了想說:“熔巖活動時會產生大量高溫二氧化碳,它們在火山運動的高壓下,會向外面擠,這樣就壓出了一條條通道,由于湖底離熔巖最近,所以二氧化碳就在這里排出,水溫自然也升高了?!?/p>
拉金極表贊同,他又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其實,我們也已經解開了茨基火山不噴之謎,由于巖漿產生的壓力通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大釋放,這樣就不會沖開火山口了?!?/p>
然而,主任卻不作聲,拉金來回踱步,陷入深思。主任打算離開,拉金叫住了他:“我認為,殺人湖所有的疑問都已經解決了!”主任停住腳步:“此話怎講?”
拉金侃侃而談:“因為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冒出湖后就會在湖面或岸邊聚集,人吸入后,很快就致命,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火山口底部的人受傷害時,山坡上的人,卻沒有任何異常?!?/p>
翌日,拉金與米萊向研究所科研委員會作了匯報,主任要求看了他們提供的茨基湖“全景俯視”的照片后,說:“權威性數據表明,一座火山內部活動排出的二氧化碳,數量很少,根本不足以在這樣空曠的地方,致人死亡。昨天,我就有疑問,可手頭沒有數據,所以沒有表態(tài)?!闭f完,他出示了數據,其他委員都同意主任的意見,拉金大感意外,米萊也承認疏忽。
2011年10月11日,他們又千里迢迢來到茨基湖邊。拉金套上性能更好的“淺潛裝置”。他一邊下潛,一邊注意周圍動靜,直到約12米深,還沒有發(fā)現多少水泡,可是再下潛約1米,突然發(fā)現大量水泡,奇怪!
他再細看,發(fā)現所有的水泡,在離湖底約3米處,都不再上冒,好像上面有一層厚玻璃將水泡擋住了。他再細看這“隔離層”,覺得它們無異常,這太奇妙了!他原來以為這個與外界不通的“獨水湖”應該有大量的沉積物,卻發(fā)現湖底的沉積物并不多,這又讓他感到意外,他取好了“隔離層的水樣與沉積物。
成功破譯全部秘密
出水后,拉金與米萊才發(fā)現水樣有些混,這在水下當然無法看清。
回來后,他們又請主任到場,對水樣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水里有大量其他湖泊中罕見的有機物。據分析,它與茨基湖中沉淀物的化學成分十分相似,由此可以認定,這些有機物也是茨基湖中的特殊沉淀物。主任說:“它們?yōu)槭裁磿≡诤?,而且會形成隔離層呢?這是解決全部難題的關鍵?!崩鹋c米萊都同意。
此后,他們一直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一周后,米萊建議:不妨做個模擬實驗。
拉金同意了,他們制作了一個模型:一個透明的大桶,桶底鋪上一些“湖泥”與石頭,與那里的湖底構造相似,在這“湖底”上面再鋪上帶來的沉積物?!昂住毕旅姘才艓讉€“水洞”,水洞連著管道。
實驗開始時,管道壓出了加熱的二氧化碳,這時,水泡大量涌出,水面翻騰,水也逐漸變熱,水溫到了預定的比常溫高15攝氏度后,壓出二氧化碳不再升溫,水溫保持穩(wěn)定。
一個月后,拉金發(fā)現“湖底”冒出的水泡在離“湖底”約20厘米處受到阻擋,大量聚集,他欣喜不已,立即取出這一層面的水樣?;灡砻?,水的比重增大,密度加大,進一步的化驗表明,有機物的分子大量溶入水分子的空隙中。
拉金得出這樣的結論,由于加熱的二氧化碳的大量噴涌,促使這些特殊有機物溶化于水,又將它們托起,達到一種平衡后,形成了一層比上層重的水層。隨著這層水的漸漸增厚,密度慢慢加大,最終它像一層無形的“棉被”,蓋住了水泡,而原來沉底的沉積物,則大量減少。
拉金興奮不已,接著進行關鍵的“投石”試驗,他在水面上小心翼翼地放下一塊小石頭。
在石頭穿過“隔離層”的一瞬間,大量的水泡從被打破的“隔離層”缺口處鉆出,水面二氧化碳的濃度驟增,水泡冒了一陣后,由于對“隔離層”向上的壓力明顯減輕,水泡仍然停留在“隔離層”下面,破洞已經自動“修復”了。
“拋石殺人”的原因已經找到了。
接著,他又向“湖中”扔石頭,可是這時,“隔離層”雖然被擊破,可是由于它下方的托力不足,所以漏洞很快就自動合攏,水泡并沒上冒多少,“拋石不殺人”的秘密也找到了!
米萊得知后,大喜過望,可是拉金卻說:“現在高興還太早,我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p>
接著,他又開始耐心等待,不再投石。兩個月后,大量積累的水泡終于沖破“隔離層”最薄弱的一處,再次涌上來,更神秘的“不拋石也殺人”奧秘也揭開了!
后記:
2012年1月7日,拉金在科研委員會宣讀了論文?,F場的氣氛非?;钴S。按照規(guī)定,專家們發(fā)表意見前,拉金退出會場。
2小時后,他又應邀進入會場。主任向他宣讀了專家們的結論——“論文確實成功地解釋了茨基湖有時殺人及人死時的慘狀;有時不殺人;有時不殺高處的人;有時人昏死后又自動蘇醒等全部奧秘,同時也解釋了數百年來,茨基火山一直沒有噴發(fā)的秘密。它是本所成立42年以來,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鑒于拉金·達羅卡姆作出的非凡努力,特授予突出成就獎,授予米萊以最佳協(xié)助獎?!敝魅斡盅a充:“大家知道,這是本所20年來首次發(fā)布突出成就獎。”
主任還宣布:“吉爾頓·達羅卡姆的死因已經明了,所以決定追認他‘為科研事業(yè)以身殉職。”
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熱烈掌聲。主任請拉金發(fā)言,拉金熱淚盈眶,這是哥哥去世后,他第一次流淚。人們以為他有許多話要說,可是拉金上講臺后,只說一句:“如果吉爾頓在天堂有靈,那么他一定會聽到這掌聲!”
掌聲再次響起,并且越來越響,經久不息……
(水云間摘自《科海故事博覽》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