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生活中沒有不發(fā)生矛盾,引起爭吵的。其實夫妻爭吵不足為奇,關鍵是有沒有掌握好分寸,婚姻是個“零和博弈”,彼此的成功和失敗都是雙方共同負責的。
蘭是大學日語專業(yè)畢業(yè),后來在一家涉外機構工作,算是個干部。高挑的身材,姣好的容貌,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和良好的天資,使她26年的人生一路順風,八面受寵。丈夫吳和蘭從家庭條件到個人條件都完全相配,又同在一個單位工作,所以相識不久兩人就結婚了。
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參加工作、戀愛結婚,別人要經(jīng)過多少艱辛啊,而對蘭來說,這一切卻像春天開花一樣自然而然。她愛吳,需要吳,因此她可以像每一個戀愛中的少女那樣,依偎在丈夫寬厚結實的肩頭,可以像任何一位渴望溫情的妻子一樣在丈夫面前撒嬌。婚后,她已經(jīng)習慣于得到丈夫的愛,習慣于縱容,習慣于以自己為中心去看待婚姻、家庭甚至生活了。
然而婚姻并不是一場無休止的熱戀,吳盡管還是愿意努力使妻子滿意,但無意識中的反抗越來越強烈了。隨著他為妻子削一只水果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他對妻子喜怒哀樂的細微變化感覺越來越遲鈍、越來越缺乏耐心。吳在婚前也是家里的寶貝,一直沐浴在父母愛的雨露下,享受著家人濃濃的愛意。可結婚后,他卻一下子就從獲取愛變?yōu)橐晃兜馗冻鰫?,使他有些不適應和受不了。吳每次回家看望母親,看見母親慈愛的笑,重溫母愛的溫暖,他就感到婚姻生活的疲累和辛苦。漸漸地,他感到了婚姻并沒有給他帶來以往生活中的愛,他仿佛失卻了真正的人生位置。這時,他感到在妻子面前像是掉了價,有了一種忍辱受屈的感覺。
吳更沒有料到兒子會來得這么快,他總覺得自己還沒長大,還沒有心理準備接受一個新生命,就不得不讓加倍的煩雜零碎的瑣事占滿了婚姻的時間與空間。有了孩子后,蘭絕對不愿意做家庭婦女,她想趁年輕再干點有意義的事,她要去學法律,單位領導不同意,她竟然辭職,全然不顧及丈夫的想法和有了孩子的家庭現(xiàn)狀。憑著一股倔勁兒,憑著聰明,蘭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獲得律師資格,而且在市經(jīng)濟律師事務所找到一份工作。這時的蘭更不去想丈夫已失衡的心理,她希望得到丈夫更多的支持、仰慕和奉獻。
他們離異了,根據(jù)協(xié)議,兒子由吳撫養(yǎng),蘭每個星期天去領兒子玩一天。但是蘭一有機會,就會到幼兒園附近去看書游逛,她希望能有機會多看兩眼孩子。她感到了深深的悔意,可又放不下面子,現(xiàn)在她似乎對吳理解一些了。
蘭常常遐想:如果當初自己不那么任性,如果自己能夠多想到丈夫的難處……
失去了愛和家庭的蘭是這樣總結自己失敗婚姻的:“……我和吳從個性來說當然有差異,但是,我們不懂得婚姻生活是婚姻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離婚對我們雙方傷害很大,但也使我們忽然懂得了很多東西。我反感別人叫我女強人,我知道女人都是軟弱的。30歲時,我學會了向婚姻與生活認輸,我感到自己現(xiàn)在更像一個女人,過去只是任性的小姑娘……如果再做妻子,我相信自己會更稱職許多,也再不與丈夫論輸贏了……”
是的,在家庭爭吵中占上風的人絕不是真正的勝利者,當我們?yōu)橼A得爭吵而失去理智時,實際上我們已經(jīng)輸了。因此,不管生活的壓力有多大,彼此的爭執(zhí)如何指向輸贏,心理多么不平衡,聰明的妻子,都該學會輸?shù)暨@場戰(zhàn)爭,只有當“輸”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