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婧
?
萬花筒
“我們都是播種機”
——《雷鋒》雜志協(xié)作單位剪影
文|本刊記者 李婧
中國德馨堂公益團:
中國德馨堂公益團成立于2006年3月5日,是一個純公益性志愿服務愛心團隊,不收取任何費用。主要協(xié)調(diào)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資助貧困學生、參與環(huán)境和野生動物保護,負責考察并提供受助和保護對象,為愛心活動牽線搭橋。
2016年新年伊始,新疆園林商會執(zhí)行會長、烏魯木齊新城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一家對新疆師范大學預科班貧困大學生米爾提扎·麥麥提的捐助儀式,在烏魯木齊市創(chuàng)想國際大廈新疆園林商會舉行,中國德馨堂公益團秘書長劉前、新疆師范大學張惠萍老師等出席。
米爾提扎·麥麥提在新疆師范大學預科班完成兩年的學業(yè)后,將赴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繼續(xù)四年本科學習,在今后的6年時間里,王志一家將會一直對他進行資助。教育改變不了生活環(huán)境,卻能改變?nèi)说乃季S方式,教育扶貧是根本,是中國夢的基石。
雷鋒雜志虞仁昌愛心驛站(上海):
雷鋒雜志虞仁昌愛心驛站(上海)是由虞仁昌老人跟愛心媽媽陳慧娟在上海灘成立的首個雷鋒雜志驛站。
陳阿姨平時負責驛站的具體工作,73歲的她是上海“愛心媽媽”赴京代表,跟著虞仁昌連長學雷鋒已有8年。
當許多文化人、雷鋒人用大姆指、筆桿表達對雷鋒、對《雷鋒》雜志的愛時,老人們選擇了自己的土辦法:陳阿姨自費制做了3500/60cm的《雷鋒》雜志宣標和十字繡,在上海十里南京路上和廣大市民一起,手持橫幅宣講“好人家園 傳遞溫暖”!
他們舉著一期期宣傳版,從浦東到浦西,乘地鐵、過遂道把《雷鋒》雜志告訴給每一個人,把雷鋒精神傳遞給每一個人!
在雷鋒愛心驛站的金字招牌下,陳阿姨帶頭做著三件實事。
一、雷鋒免費茶:新添茶桶休閑椅,供鄰里之間互相交流,供環(huán)衛(wèi)工人、路人歇歇腳、看看書畫。
二、雷鋒編織坊:紅哈達日均1條,年產(chǎn)300 條。老人絨線帽同時上線!
三、上?!独卒h》雜志愛心驛站:好人家園,傳遞溫暖。驛站加強了與上海高校聯(lián)盟合作,學雷鋒、送雜志、進高校。配合上海的士雷鋒車隊、南京路上便民服務隊以及民間社團,先后在黃浦牛莊社區(qū)、龍泉社區(qū)及浦東機場、好八連等共建雷鋒愛心驛站。同時與北京、撫順、九江、高密、蕪湖、杭療、東陽結(jié)對共建互學。
高密市志愿者協(xié)會:
高密市志愿者協(xié)會秉承幫政府分憂、為群眾服務的宗旨,堅持以為老年朋友帶歡樂、幫中年朋友減輕負擔、教少年兒童學習才藝為己任。
巾幗攝影中隊是高密市志愿者協(xié)會依托該市的婚紗影樓成立的一支志愿服務隊伍,共有30余人,輪流按照協(xié)會部署,每年利用生意淡季,走村串戶,免費為全市75歲以上老人照相、錄像。他們帶著背景畫布、老人唐裝、攝影器材,一干就是3年。
拍攝過程中,他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幫助老人們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特別困難的家庭,還會贈予一些生活用品。
(本文資料由協(xié)作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