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晶
(深圳市寶安中學,廣東 深圳 518100)
?
再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韓晶
(深圳市寶安中學,廣東 深圳 518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生厭煩作文的原因,并提出應從生活中提煉素材,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并且應對教學模式有所創(chuàng)新,以增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
人們常說,高中生學習寫作有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作文作為高中生的“第一怕”,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一、在高考中,語文滿分150分,而作文就占了60分,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可謂是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被譽為“得作文者得天下”,也因為作文非常重要,所以高中作文教學的功利性較強,高考備考往往是圍繞“如何寫出一篇高分的考場作文”而非“如何寫出一篇好作文”而進行,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第二,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多以“寫作——講評”的枯燥模式開展,模式單一化,學生缺乏興趣,容易產生反感。如何讓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其實用性,并且讓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課堂豐富多彩,具有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是本文著力分析的問題。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有一雙“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丑,有所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作文教學存在許多弊端,它拋棄生活,而生活是寫作的泉源,已成為眾人的共識。新課程提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關心生活,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總目標,這無疑為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也為廣大語文教師消除了“應試教育”時代留下的一些顧慮。只有留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點,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閃光點、美的所在,才能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悟能力,寫出蘊含豐富的文章。另外,高中學生生活中的直接經驗不足,我們還可以對生活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以間接經驗彌補學生的直接經驗不足。比如各類中外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學生可以在影視作品中縱橫古今,放眼世界,增長見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門道,而不是看熱鬧,讓其探討影視作品的藝術手法,講故事的方法,并可以適當遷移到寫作中來,讓他們懂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幫助學習,學到知識,這也就告訴了學生,作文可以是在生活實踐中提高的。
其次,在非高三階段,教師應該多布置“自由作文”而非考場的“非自由作文”,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自由寫作”首先體現(xiàn)在學生作文的選題上。讓學生寫作作文的“話題”、“內容”應該是學生所熟悉的,關心的。作文話題只有讓學生感興趣的,才有話可說,談學生熟悉的事,才有真情實感的,才可以打動讀者??梢钥紤]作文的話題能否與學生的喜好有聯(lián)系,比如,形容某種感受或是經歷,某句歌詞,某一首歌,或是某一首詩,某一幅畫等等,或是某一種體驗就如體育項目給人的滿足與快感等等都可以用在作文中。除了寫作話題上的“自由”,學生自由作文還可以體現(xiàn)在體裁的選擇上。例如人教版的課文《采薇》,可以指導學生將其寫成詩歌、小說、抒情性散文、戲劇等,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又如,可以讓學生模仿《故都的秋》,寫作自己家鄉(xiāng)的秋天,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第三,“自由寫作”的“自由”還體現(xiàn)在時間上的自由,除了課堂上的大作文,每周可以適當做些小練筆,時間不限,字數(shù)不限,把作文的自主權交還學生。
傳統(tǒng)的作文講評模式是“大包大攬”式,即學生集體在規(guī)定時間內作文,教師全批全改,然后進行集體講評。與傳統(tǒng)的作文講評模式不同,“合作”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昂献鳌卑ń處熍c學生的合作,學生與學生的合作。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嘗試。語文教師應該特別重視課前動筆之前的孕育準備階段,可以提前若干天公布作文題目及要求,讓學生早作準備,積累寫作材料。在作文課上,語文教師可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前觀察閱讀感受盡情地述說出來,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從而喚起同伴的體驗、認可或爭辯。在這里,讓學生敞開心扉,大膽地說,自由地說,生與師、生與生的交流,讓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使學生既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選擇,保留自己的個性,又不閉門造車,實現(xiàn)了優(yōu)勢互補。使他們在合作中競爭,使學生的思維自由的遨游,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在作文之后,教師應該拿出課堂評選優(yōu)秀文章,范讀,讓學生互相欣賞、學習、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以上為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作文教學,教師也可以在某次作文教學中全權放手,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合作,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將指定作文分發(fā)至各個小組,由小組評比推薦,然后匯總問題在課堂上呈現(xiàn)并探討,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作文課堂之外,每個學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向同學們分享自己最高水平作文,并將班級優(yōu)秀作文匯集成冊,打印裝訂,爭取人人有份,讓學生體驗當“作家”的喜悅。
除了筆頭作文,我們還可以訓練口頭作文,以此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可以以“推薦一本你喜愛的書”為題,進行五分鐘課前演講,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讀書氛圍;又如,可以以“推薦一位你尊敬的名人”為題,進行課前演講,幫助學生進行議論文的素材積累,再如,可以以“社會大家談”為題,引導學生關心時事,關心身邊的大小事情,發(fā)現(xiàn)生活。在準備課前演講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思維邏輯性和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鍛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學習的情緒力量?!毙抡n標也提出讓學生 “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盡可能的提高作文的實用性,創(chuàng)新作文模式,以滿腔熱情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珍惜學生的寫作成果,讓學生看到勞動的價值。
高中學生對作文的厭惡情緒有客觀原因,也有教學方式過于陳舊這一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增強作文的實用性,提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體會寫作的喜悅,讓學生真正愛上作文,享受成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67-01
作者簡介:韓晶,女,1969年8月生,中教一級,吉林省乾安縣人, 畢業(yè)于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古典文學專業(yè),現(xiàn)為深圳市寶安中學高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