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
使徒子最早名聲大噪,是他開始在新浪微博主頁上連載名為《一條狗》的漫畫,一個男孩和一條土狗互換了身體,這個離奇又接地氣的故事正合各路網(wǎng)友們的胃口,短時間內(nèi),單條微博點贊數(shù)迅速過萬,加上超十億的話題閱讀量,使徒子和他的“一條狗”一起紅了。像《一條狗》這樣腦洞大開的故事使徒子畫了不少,社會熱點也被他拿來創(chuàng)作,最近一次是把廣東高考作文畫成了同人,可以說是吐槽界的元老。現(xiàn)實中的使徒子狗頭套不離身,不太愿意露出真面目,但絲毫不犀利。
使徒子的工作室在三元橋附近,空間不大,擺了不少動漫人物的手辦,一股二次元氣息。和多數(shù)漫畫家一樣,絕大部分時間使徒子都待在他的“后臺”里,鮮有人知道他長什么樣,必要時面對觀眾,也會戴上頭套才肯出鏡。采訪當天時間安排得比較早,他匆匆從家里趕來,發(fā)現(xiàn)忘了戴標志性的狗頭套,便讓助理回去取。其實使徒子并不介意在公開場合露臉,大學的講座、簽售,他都以本來面目出現(xiàn),“戴頭套太悶了!”但正經(jīng)拍照,他擔心自己表現(xiàn)得不自然,甚至有些害羞,“還是戴上吧”,言語中,能些微感覺出他對自己外表的不自信。使徒子的團隊現(xiàn)在大概十個人左右,其中有三四個助手負責幫他畫畫,“我一般畫到草稿,最后再調(diào)一下色”。除了動畫,學建筑出身的他還有一個景觀設計的公司,二次元世界、現(xiàn)實世界兩頭忙。
《一條狗》的余溫尚存,他又開始了新漫畫《閻王不高興》的連載,故事融入了中西方的神話元素,格局有點類似《雷神》,主角是一個新上任的閻王,而且是一個留著齊耳短發(fā)的女閻王,他說,古代神話中的女神仙總是被“調(diào)戲”,他要來宣揚一下男女平等,“畢竟也是新時代了”。
作為吐槽大軍中的一員,甚至可以說是領軍者,使徒子的作品無不隱藏著一些社會現(xiàn)象,《閻王不高興》就隱含著傳統(tǒng)文化面臨著斷層、被遺忘,要重新關注的意思,“往后可能跟社會的聯(lián)系會更緊密,跟暴力有關的,比如校園欺凌、醫(yī)鬧,會用一個更有意思的世界觀架構來表現(xiàn)”。
說到“腦洞大”,使徒子表示,和寫作一樣,需要積累。他追網(wǎng)文、美劇、動漫和熱門電影,還會看游戲主播的攻略視頻,這次為了畫閻王翻了很多基督教的神話名著,就是不怎么看韓劇?!啊短柕暮笠帷肺铱戳艘患瘺]看下去?!彼懿涣寺?jié)奏的劇情:“《來自星星的你》就很好看,節(jié)奏很快,有各種懸念包括謀殺、破案?!?/p>
不論是喜好、大膽的言辭和跳脫的漫畫風格,都和使徒子溫和的外表反差極大,他說,這和自己國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2000年使徒子以海寧市中考狀元的身份進入清華大學建筑系,之后又到哈佛大學學習景觀建筑。盡管學建筑是父母之命,但自由的學術氛圍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哈佛我選了一些美術方面的課,很多時間都花在漫畫上,我的漫畫書比如以前的同人志都是在哈佛的時候畫的”。那時候的他也許沒想到,漫畫居然成了他的事業(yè)。
現(xiàn)在的使徒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會時不時地在微博PO女兒小豆子的照片,問是否擔心曝光的不良影響,他說反正長大了很快就長得不一樣了,似乎不想錯過這個曬娃的良機。頭套上的狗永遠定格在一個表情,而現(xiàn)實中的使徒子溫和、真摯,希望他常常摘下頭套。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使徒子
Q:漫畫為什么起名叫《一條狗》?家里有養(yǎng)狗嗎?
A:很小的時候我家里養(yǎng)過一只土狗一只京巴。有一個專門寫段子的朋友叫張大錘,他有一個角色叫“一個狗”,其實我也把他畫到漫畫里去了,漫畫里他養(yǎng)的“一個狗”下的小崽就叫“一條狗”。他們有一個叫“北京鬼才圈”,張大錘、王大錘都是他們一開始虛構出來的人物,《萬萬沒想到》的王大錘也是這個圈子里一個叫里八神的人想出來的。
Q:在眾多品種的狗中為什么會選“土狗”而不是其他名品?
A:一開始的設定其實是薩摩耶,我沒怎么畫過狗,就問微博上的“回憶專用小馬甲”和“粽粽粽粽粽粽”,他們倆養(yǎng)的都是薩摩耶,又要了照片來參考。
日本的動畫里大部分的狗都是秋田犬,秋田犬其實是日本的土狗,是從中國引進到日本后改良的,在世界各國都很受歡迎,所以說它是靠文化作品、文化輸出提升了這個狗的地位。那我就想,中國本土的狗——中華田園犬是不是也可以通過這樣的作品來獲得地位的提升?因為我們現(xiàn)在看到中華田園犬都是在農(nóng)村里看大院,甚至被宰了吃了,這個其實不太好,都是狗為什么要分高低貴賤呢。土狗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物種群,我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土狗的陜西細犬是二郎神的嘯天犬的原型,后來拍86版《西游記》的時候已經(jīng)找不到這種狗了,很可惜。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喜歡土狗,把它當成寵物文化的一部分,還是比較有好處的。
Q:中國有很多神仙,新作品《閻王不高興》中為什么想用閻王來做主角?
A:當時做了個噩夢,夢到被這些小鬼追著,挖坑挖太多了被催稿,見到閻王,就想到了這么一個作品。(笑)本身我覺得地府題材是很有意思的,涉及對生死的理解,東方人有對生死輪回這樣的神話和哲學結合的觀念在里面,所以如果畫這個不管是對社會還是人性都會有一個很好的討論。
Q: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涌現(xiàn)了很多“吐槽帝”,你覺得吐槽為什么會這么流行起來?
A:大家需要一個發(fā)泄的渠道,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也好,還有像papi醬會說各種戀愛、身邊的事情也好,其實就是大家有一個長期積累的意見需要一個人表達,那這個人就會成為意見領袖,當年韓寒的博文也是這個意思,遇到一些事件他會站出來發(fā)聲,然后大家會認同他。我覺得這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只不過以前是文章,現(xiàn)在轉到了段子、視頻,無論媒介怎么變化,這種需求都是在的。所以作為一個博主、一個公眾人物去了解網(wǎng)民的聲音還是挺重要的,包括漫畫也是要不停地適應讀者的需求的。
Q:你的吐槽和他們有什么不同?
A:他們屬于意見領袖吧,我對于當領袖沒什么喜好,更多的就是把自己腦子里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就像南派三叔和韓寒的區(qū)別吧。咪蒙的話我老婆一直在看,經(jīng)常跟我說你看看她發(fā)這個,挺有意思的,有些梗我覺得也可以去學習。他們的內(nèi)容都是大眾群體所接受的,很大程度上代表大眾的喜好,我覺得去了解它是非常必要的。
Q:你的漫畫和段子一直都以犀利和大膽著稱,而且都說你“逢熱必切”,熱點都不放過,比如“猴腮雷”?
A:“猴腮雷”是真的很有意思,很適合我才會畫的。其實南京的二胡卵子出來的時候我也畫過一批,它最早走紅的帖子里用的圖都是我的。我覺得這種東西畫起來比較好玩,大家也會想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特別是春晚的吉祥物也比較戲劇性,一開始公布出來大家都在吐槽,因為開始給的四個備選方案里沒有這個,春晚節(jié)目組自己也覺得不合適,最后沒有讓它出現(xiàn),這又是一個戲劇性的發(fā)展,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這個形象很尷尬地放在那,但它本身的故事非常多,所以我才去畫。至于“逢熱必切”,有些話題我是不愿意去跟進的,比如社會性比較強或者左右對立比較明顯的,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事件不太適合用漫畫來調(diào)侃的,這些難把握的我都不會去畫,還是有所選擇的。
Q:網(wǎng)友給了你很多的稱號,比如死宅、真相帝、吐槽帝、重口味,你覺得哪一個最符合自己?
A:這是很早之前的評價,當時我畫得確實比較重口,有很多比較獵奇的畫面,現(xiàn)在隨著粉絲的增加還有微博粉絲群體年齡段的普遍下降,我已經(jīng)很少畫一些比較重口味的了,也會注意尺度。死宅的話就愛好來說我是比較宅的,包括日本動漫新番、二次元手辦,但是我本人并不是特別宅,還是經(jīng)常出來拋頭露面的。真相帝是因為當時我畫了很多吐槽漫畫,畫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其實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比較難把握,所以后來也比較少了。我覺得這些稱號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作為漫畫家也好微博博主也好,都是要去適應這個時代的。
Q:爸爸這個身份會對你的生活或者創(chuàng)作帶來了哪些變化?
A:之前其實我畫過一些有關女兒的東西,后來一個是因為沒時間,還有就是我覺得怎么畫都沒有本人可愛,還不如發(fā)照片。未來可能我們互動多了、故事性更豐富之后就會多畫一些,以她為主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