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翠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55-02
通過近年來的生物教學,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對初中生物學科的"弱視"。雖然現(xiàn)在初中生物需要統(tǒng)考,也不斷有消息稱統(tǒng)考成績將會計入中考,但是不論怎么強調(diào),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這門學科不重視。學生的心目中仍然把生物擺在"副科"的位置,要求他們課后再花時間去復習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nèi)盡可能的記住重要知識點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下是我這一年來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體會。
1.課前
1.1優(yōu)化教材組織,設計高質(zhì)量的教學方案。在備課的時候先根據(jù)課表標的要求把握好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并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娜∩?,重要的?nèi)容要講細講透,相對簡單或要求不高的內(nèi)容可以簡單帶過,這樣避免一節(jié)課下來內(nèi)容過多,給學生造成負擔。
另外,教材內(nèi)容主要以文字媒體表現(xiàn)的,雖然涵義明確,但有的內(nèi)容教學特性不強,教材呈現(xiàn)的知識結構不一定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順序。因此我備課時對教材知識結構的"順序"及表現(xiàn)"方式"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成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知識結構。例如,七上生物教材中學習了第四章第一節(ji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后,可以接著學習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通過這兩節(jié)的學習把光合作用的知識點掌握好了,再來學習第四章第二節(jié)《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識。
1.2把零散的知識網(wǎng)絡化。生物學科知識點瑣碎,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覺得記憶的內(nèi)容太多了,學習起來很費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wǎng),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wǎng)絡化教學。這樣能使學生站在一個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提高對知識的整體性認識。
例如:七下的生物課本中介紹《人體內(nèi)物質(zhì)的運輸》時,可以與前面的兩章《人體的營養(yǎng)》和《人體的呼吸》結合在一起,分析人體內(nèi)運輸?shù)奈镔|(zhì)是由呼吸和飲食中吸收而來的,最后運輸?shù)郊毎?,通過"呼吸作用"為人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樣就把相關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也在講課的過程中不斷把學過的知識點復習鞏固。
2.課堂
2.1充分發(fā)揮生物學科的教學特色,激發(fā)學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喜歡生物,愿意去學,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效率就能提高。眾所周知,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各種各樣的生物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認知的學習背景,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借助實驗還可以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如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充分開展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豐富課堂教學,給學生形象、生動、真實感,提高課堂的效率。
2.2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七年級的生物教材有些內(nèi)容難度較大,因為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和化學的知識,但是學生還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因此教師在遇到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要盡量講得通俗,或者自己設計一些相關的實驗,用現(xiàn)象來"說話",這樣便于學生理解。例如:七上第四章第二節(jié)《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中課本設計了一個演示實驗來證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制造了二氧化碳,但是對于"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這一現(xiàn)象學生沒有接觸過,如果只是簡單的講述又顯得蒼白,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實驗,用嘴對著澄清石灰水吹氣,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由于學生都知道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因此通過現(xiàn)象就能很容易理解澄清石灰水可以用來檢測二氧化碳。
2.3講練結合,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反饋練習是檢驗本堂課內(nèi)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對于初中的學生,課后布置練習往往不能落實,因此盡管課時有限,教師也要盡量合理安排,講練結合,當堂反饋。反饋當堂化能夠迅速檢測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過布置學生閱讀教材或是通過課后的練習再作鞏固,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節(jié)后都有一份課后練習,但聯(lián)系的設置不一定是講完課后,我常常把它們穿插在課堂中,講完一個知識點就適當利用后面的習題,這樣不僅馬上鞏固,而且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有時我也會在一上課的時候就布置一些練習,用來復習前面的知識,引入新課。
2.4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課改需要好的課堂氣氛。師生在愉悅的情境下學新知,探奧秘,增本領,往往事半功倍。好的課堂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心馳神往。課堂氣氛的調(diào)節(jié),教師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的幽默更有著不可缺或的效用。我在講課的時候會適當?shù)倪\用較通俗生動的語言,批評學生的時候盡量做到既提醒又不失風趣,這樣能有效地打破課堂上的平板氛圍,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讓學生愛上生物課堂。
3.課后
3.1課后注意反思,不斷改進。人要學會反思,才能不斷進步。課后反思是對教學活動進行的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可以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通過對自己的教育實踐不斷的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而充實自己,優(yōu)化教學,有效促進教師專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備一次課能上七次,因此有很多機會不斷改進。每次上完課我會根據(jù)課堂的效果和學生的反應,對教學設計進行調(diào)整,再運用到后面上課的班級,而前面的班級我會利用后面的課時再進行補充。這樣不停的上課-反思-改進,能使我的課堂越來越有效率。
3.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F(xiàn)在的初中生認知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比較低,因此常常出現(xiàn)"喜歡哪個老師,就把他的科目學好,討厭哪個老師,就不學"這樣的現(xiàn)象。而初中階段我教了四個班,一年下來感觸最深的是:哪個班風氣正,和我的關系融洽,就很歡迎我去上課,課堂上能良好的互動,氣氛活躍,師生配合得很好,課堂效率就很高,成績也好;而哪個班紀律不好,課堂上經(jīng)常被糾正批評,那么課堂氣氛或者死氣沉沉,或者鬧哄哄,教學效果就很差。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很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以上是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傊瑢W生要學有所獲,教師要教有所成,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學到最多的內(nèi)容,將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