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亞芳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既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這一獨特的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關鍵詞:物理;實驗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19-0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都知道,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本人已從事多年的物理教學,認為做好物理實驗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做好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摸清學生內幕,看他們對所選的課題觸及到的知識認知水平如何,有無生活閱歷或經(jīng)歷,能否可以獨立地完成整個探求進程。假如學生知識儲藏缺乏,就不能順應實驗需求,無法入手完成。其次,要熟習所選用的實驗器材,作好實驗預備,理解器材功能、質量,適用范圍,留意事項,純熟掌握整個實驗的操作進程,有的實驗教員最好親身先操作一遍,到達心中無數(shù),如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就很有研討的價值。再次,做好學生的分組搭配任務,由于學生程度有差別,成果有優(yōu)劣,入手操作才能良莠不齊,興味喜好不一樣,因此,就要摸清學生才能狀況,做好綜合搭配,確保每組實驗進程有一名帶頭人,以便能順利停止。
2.要求學生預習實驗
提倡學生預習實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要布置預習提綱,且要采取多種方式檢查預習情況,逐步做到不預習不準進實驗室。例如可采用提問檢查,進實驗室前檢查筆記等形式;也可以權力下放到小組長,由他們檢查后匯報預習情況。對于無故不預習的學生,可采取停做實驗先預習、課外補做實驗的辦法。這樣要求幾次學生就怕看到預習了實驗的同學先做實驗,而自己得停做實驗先預習、課外補做實驗的情況,下次做實驗時就記得迫使自己先去預習實驗,慢慢地就逐步走向正規(guī)了。
3.教師在課堂的微觀調控與指點
在實驗課上,應抽適當時間,講清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發(fā)生的故障,點出本次實驗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排除故障。這樣能減少盲目操作造成儀器的損壞,又能使教師不陷于被動地解答學生的問題之中。例如《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等四個實驗,都用到打點計時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這就要講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幾種情況,啟發(fā)學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這樣引導,學生反映收獲大,遠遠不止學到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解脫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亂,有了指導學生的主動權。
在實驗課上,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要認真觀察學生實際操作的全過程,仔細分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教師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工作的,工作的重點,不是一般的講解和輔導,而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特別對于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引導他們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指出努力改進的方向。在實驗探求進程中,由于學生才能、素質存在差別,他們對實驗的目的、辦法看法不到位,有的學生不知探求什么,選擇何種器材,察看什么景象,記載那些物理量,假如不加以指點和調控,學生就會墮入一種無序的實驗進程,招致實驗進程顛倒順序,數(shù)據(jù)出錯或數(shù)據(jù)張冠李戴,有的學生不知從何做起,有的胡亂擺弄一下儀器,東瞧瞧西摸摸,甚至呈現(xiàn)串位的景象,這樣就不能在規(guī)則的工夫內完成探求內容,影響整節(jié)課的停止,也不完成教學義務。因而,教員就必需下到各個實驗小組,仔細察看和催促學生依照正確的辦法,以迷信的態(tài)度,嚴肅仔細地做好實驗,調控實驗次序和環(huán)節(jié),對實驗辦法及器材運用給予指點,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實驗,增加實驗的可行性
實驗室中的實驗器材總是有限的,有的還不方便演示,如果所有的實驗器材必須實驗室中才有也會使學生誤解,以為物理中的實驗必須到實驗室中才能完成,其實不然,利用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能完成實驗。因此,實驗用品如果能從學生生活物品中取用,就能變廢為寶,又能使實驗變得容易操作,學生能夠較輕松地完成,對實驗的畏懼感和神秘感就會降低。重視生活小實驗,既能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樂趣,又能讓他們從中學會實驗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取到一舉兩得的效果。而且由于取材為學生所熟悉,學生更感興趣,對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為了演示光的色散,我先利用實驗室中的三棱鏡做了一遍實驗。然后我鼓勵大家思考還可以用什么來做這個實驗,大家認真的思考起來,這時我從第一排同學的文具盒中拿出一把與三棱鏡形狀相同的直尺也進行了實驗,效果也非常明顯。這時很多學生恍然大悟,這也可以,原來很多同學都有相同的直尺,大家都動手實驗了一遍,態(tài)度非常認真,盡管是演示實驗,卻讓他們體驗了探究物理實驗的樂趣。又如取一可樂瓶,在瓶子的側面距瓶底的不同高度上,用小鐵釘鉆幾個小孔,然后向瓶內裝滿水,通過實驗探究可發(fā)現(xiàn)從不同的孔向外噴水的水平射程不同,從而演示了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我合理的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進行一些現(xiàn)象明顯、制作簡單、出乎學生意料的新奇實驗,大大增強了物理教學的效果。經(jīng)過這些小實驗,學生感受到了物理就在自己身邊,它來源于生活。
5.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實驗和小制作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學習
教材上有很多章節(jié)中或習題后面配有一些小實驗,小制作。老師應當鼓勵學生做好這些小實驗,小制作。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比如:用紙盒燒開水,學生開始不相信、懷疑,通過自己動手后才確信了,由好奇產生動手的欲望;這些小實驗簡單易做隨處可以完成,但卻能說明道理,這樣使教學變得輕松了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實驗、小制作的動手,從而和課堂的學習達到某種程度的互補,既促進了學生對教師講授內容的學習,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促進了一系列附帶內容的學習,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