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
今天,我要給你們講兩個關(guān)于殘疾人的故事,講故事之前,我要介紹一下我的職務(wù),我是推拿中心盲人居委會的大媽。
第一個故事是關(guān)于戒指的。我有兩個盲人朋友,一男一女,是一對戀人。有一天夜里,姑娘把我從推拿房叫到了大街上,掏出了一枚戒指。她告訴我,她想和她的男朋友分手,戒指是男朋友送的,她請我把這枚戒指退還給她的男朋友。我把小伙子喊了出來,把姑娘的想法轉(zhuǎn)告了他。小伙子對我說,他已經(jīng)感覺出來了,但是,希望我把戒指再送給女方,理由很簡單,戀愛可以終止,這段感情卻是真實的,他希望女方把戒指留下來做個紀念。我只能來到女孩的面前,轉(zhuǎn)達了小伙子的意思。姑娘說,都是殘疾人,買一個戒指不容易,請你再跑一趟,退給男方。我又一次來到小伙子的面前,經(jīng)過我的反復勸說,小伙子最終接受了戒指。第二天上午,那個姑娘就消失了,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其實,盲人大部分都有些自卑,他們擔心主流社會的人瞧不起他們。為了補償這種自卑,他們就格外地自尊。我時刻能感受到他們心底里的那種力量,這力量其實也正是生活里頭最為樸素的一個原則——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在我看來,一個人只要過上有原則的生活,他就是高貴的。
第二個故事也是關(guān)于戒指的。還是兩個盲人朋友,也是一對戀人。這一對戀人要幸運得多,他們最終結(jié)婚了?;槎Y時,司儀請一對新人交換戒指。小伙子拿出了戒指,是鉆戒。而那位盲人姑娘也拿出了一枚戒指。你們猜猜——姑娘的戒指是用什么做的?
是新娘用她的頭發(fā)做的。新娘大大方方地告訴我們,她買不起鉆戒,她只能用她的頭發(fā)為她的新郎編織一枚結(jié)婚戒指。這位盲姑娘說,她的頭發(fā)太軟、太細、太滑了,為了編織這枚戒指,她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她差不多動用了一百個小時才算完成了她的夢想。我清楚地記得,婚禮上所有的人都流淚了,唯一沒有流淚的那個人是新娘。她仰著頭,凝視她的新郎,她自豪的、倔強的、幸福的、什么也看不到的、遠遠說不上漂亮的凝望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她自己也許都不知道,因為貧窮,她沒有能力去購買鉆戒,但是,她卻為我們展示了一只最高貴的戒指。它不是礦物質(zhì),它是一個姑娘的生命,她全部的愛,因為愛而激發(fā)的無與倫比的耐心?!@個故事就發(fā)生2011年的冬天。非常遺憾,在我證婚的時候,我的《推拿》已經(jīng)出版了,要不然,說什么我也會把這個場景寫進我的小說。
沒有寫進去的是比小說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生活??晌乙廊皇菢酚^的,正因為有遺憾,我們手中的筆才不會停歇,遺憾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永在。
(王傳生摘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