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生死疲勞》"/>
龐馨悅 (吉林大學文學院 130000)
莫言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
——評《生死疲勞》
龐馨悅 (吉林大學文學院 130000)
作品《生死疲勞》是作家莫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作家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既有具體、細致的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和場面,同時又有離奇幻想的意境。莫言以象征、荒誕、變形、夸張等多種現(xiàn)代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為讀者營造了魔幻的現(xiàn)實世界。
《生死疲勞》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
莫言作品充滿了神秘、詭異、朦朧、空靈的氛圍。諾貝爾評委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提到魔幻現(xiàn)實主義人們自然會想到20世紀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其體裁以小說為主。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現(xiàn)實的生活,作品中人物神奇古怪、情節(jié)怪誕離奇、各種超自然的現(xiàn)象和日常真實的現(xiàn)實交融在一起時時給讀者真實而又虛幻的感覺。拉美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流派對世界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魔幻現(xiàn)實主義也可以指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和表現(xiàn)技巧,就是以魔幻手法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它的特點是把現(xiàn)實與神話、真情與夢幻巧妙結合,結構多變、語言新穎,富有濃厚的地域風情。在形式方面上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會一個情節(jié)套著一個情節(jié),交錯發(fā)展。作家經常使用象征、夸張、意識流、夢幻等藝術手法,不斷變換時空,讓現(xiàn)實具有魔幻色彩。出生于山東高密的莫言曾由于家庭成分等原因不能繼續(xù)上學而在家務農,做過農民工、參過軍、當過老師,年輕時代可謂命運坎坷,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和最初的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一樣,雖對現(xiàn)實不滿,但又不能直抒胸臆。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和??思{的《喧嘩與騷動》越來越受到作家的關注,莫言的作品中也逐漸出現(xiàn)了象征、荒誕、變形、夸張等多種現(xiàn)代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他立足于“東北高密鄉(xiāng)”,對中國歷史、現(xiàn)實、社會、人性等進行個性化體驗,其作品充滿了神秘、詭異、朦朧、空靈的氛圍,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和場面,幻覺和現(xiàn)實混雜交錯,同時具有濃厚的“高密鄉(xiāng)”地方色彩,而這些特點在作品《生死疲勞》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比如《生死疲勞》第二十八章出現(xiàn)的魔幻景象令人稱絕。西門鬧轉世為豬,正趕上“文革”中“大養(yǎng)其豬”的時代。特定的使命使豬十六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在這章,它已經接受了自己為豬的輪回之實,但是仍不由自主地展現(xiàn)出卻來卻多人的動作和情感上來。這里文本套文本,一會是當代作家莫言在交代故事原委,一會是豬十六講述自己所見所聞,中間還要穿插《生死疲勞》中的人物莫言小子寫的作品內容。這章隨處可見象征、夸張、荒誕。野豬種刁小三對鏡打扮令人忍俊不禁,老杏樹因為有人在上面做愛變得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真是奇思妙想,刁小三食杏果及嘴刁爆竹投彈的舉動讓人稱奇。而所有魔幻景象的出現(xiàn)都和月亮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作家莫言的筆下先是把月亮描繪成插上幾支羽箭和星條小旗流連不去的形象暗示解放、金龍與合作、互助之間醋意十足、糾纏不清得愛情和對結果追悔莫及的心態(tài)。在月光的照射下,豬十六看到了身披樹葉和獸皮的遠古人舞蹈的景象,隨后引進了一段文本:“……那月亮分明是來找我約會的。這既是嫦娥奔過的那個月,又不是嫦娥奔過的那個月;這既是美國佬登過的那個月,又不是美國佬登過的那個月。這是那顆星球的魂魄。月亮,我來了!我腳踩云團般地奔跑著,順手從井臺旁邊抄起那根拔水用的、輕巧而富有彈性的梧桐桿子。平端在胸前,如同騎在駿馬上的武士端著一桿長槍。我可不是去刺月亮,月亮是我的朋友。我要借助這桿子的力量飛上月亮。我在大隊部義務值班多年,熟讀了《參考消息》,知道蘇聯(lián)的撐桿跳運動員布勃卡已經越過了6.15米的高度……”文本中本是描寫莫言小子酒醉后的幻夢景象,但由于是借豬十六之口引出,所以讀者會不由自主將豬十六和莫言小子等同起來:他要通過撐桿跳去和月亮約會,它把這個月亮認為是嫦娥奔過的那個月亮,豈不是把自己當做了天蓬元帥,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了界做了豬八戒,豬十六做隨唐僧取經路上受苦受難的八戒,進而趕緊否定了這個月亮,它要登上美國的月亮,但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俄羅斯的宇航員,進而美國的月亮也被它否定了,這是星球的魂魄,豬十六體內有大名鼎鼎的西門鬧的魂魄,豬十六要想蘇聯(lián)的撐桿跳運動員創(chuàng)造6.15米跳高紀錄那樣重新創(chuàng)造輝煌,讓所有人在下面仰望……莫言這部小說的諸多幻想不僅給小說增添了一種魔幻色彩。另一方面也用動物世界的“有情有義”反諷革命大浪潮中人類世界的“癲狂和混亂”。
莫言的長篇小說很長,因為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是非常的具體、細致,事情的原委交代得也特別清楚,但讀者絲毫感覺不到絮叨。莫言是現(xiàn)實主義作家,生活的磨煉及對藝術的不斷探索使能他能從紛亂復雜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典型的素材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本質。莫言作品中的場面描寫非常具有感染力,每個場面都背景清晰,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表情都被細致地表現(xiàn)出來,讀者在連貫的情節(jié)中會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作者所營造的氛圍中。比如《生死疲勞》的第十七章描寫了文化大革命時的一個片段:“宣傳車開過來了,是輛從朝鮮戰(zhàn)場上淘汰下來的蘇制嘎斯51大卡車,久經風吹雨打日曬,原先草綠色的油漆已經黯淡,車頭頂蓋焊上一個鐵架子,鐵架子上捆扎著四個大功率的高音喇叭,車后廂里固定著一臺汽油發(fā)電機,車廂兩邊站著兩排穿著仿制軍裝的紅衛(wèi)兵,都是一只手把著車廂邊緣,一只手攥著《毛主席語錄》。他們的臉通紅,也許是凍的,也許是被革命的激一情所燃一燒……經過高音喇叭的放大,成了聲音的災難,一群正在高空中飛翔的大雁,像石頭一樣噼里啪啦地掉下來。大雁肉味清香,營養(yǎng)豐富,是難得的佳肴,在人民普遍營養(yǎng)不良的年代,天上掉下大雁,看似福從天降,實是禍事降臨。集上的人瘋了,擁擁擠擠,尖聲嘶叫著,比一群餓瘋了的狗還可怕……”蘇制嘎斯51大卡車、攥著《毛主席語錄》的紅衛(wèi)兵、紅袖標、紅旗、紅纓槍、高音喇叭播放機,都是文革時代標志性的物品,但是飛翔的大雁會被高音喇叭震下來,饑餓的趕集人為搶大雁大打出手而死亡十余人卻是莫言根據(jù)小說的需要虛構的歷史,雖然夸張但卻真實地再現(xiàn)了文革期間武斗的混亂。給紅衛(wèi)兵支隊起個“金猴奮起”的名稱也很具有象征意義。這個名字不禁讓人想起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情景,但卻又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孫猴子大鬧天宮是發(fā)泄對玉帝老兒的不滿,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支隊成千上萬,起的名字也千奇百怪,金龍等青年給自己的小隊取名為“金猴奮起”以表現(xiàn)出他們反封建進行革命的決心也就見怪不怪了。同時,孫悟空大鬧天宮攪得玉帝的天朝人心惶惶混亂不堪,而金龍一伙把藍臉臉上刷漆也引起了家里的一片混亂。藍臉、金龍父子間的對話反映出了善良淳樸的普通農民以及狂熱偏進的年輕人對文革的不同態(tài)度,而金龍的所作所為真實地再現(xiàn)了文革期間在極度扭曲的人性。
盡管莫言的作品中加入了象征、荒誕、戲仿,我們還是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中國的近代史發(fā)展歷程?!渡榔凇氛啃≌f分出5大部,包括53章零5節(jié),以生死輪回為主線,講述了土地改革時期西門屯的一個地主西門鬧的六次輪回轉世的故事,通過西門鬧六次轉世者——驢(20世紀50年代)、牛(20世紀60年代)、豬(20世紀70、80年代)、狗(20世紀90年代)、猴(2000年)、大頭兒的眼睛來觀察1950年——2000年之間發(fā)生在高密東北鄉(xiāng)上的變遷。在這里讀者可以感受到建國后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yè)合作社、大躍進和公社化運動)、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林彪反革命集團 、領袖去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改革開放(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經濟特區(qū)的建立和大規(guī)模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針的確立、海峽兩岸關系的歷史性變化等等幾乎所有解放后到兩千年間中國的巨大事件。
作品《生死疲勞》的總體敘事者就有三個:“藍千歲”“藍解放”“莫言”,同時這三個敘事者在作品中分別以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交互出現(xiàn)。而在具體的章節(jié)中,又經常將人的視角與西門鬧轉世變換的多種動物的視角相互變更,不僅完成了補充、交代情節(jié)的作用,同時敘事者和敘事人稱的靈活轉換擴大了敘事視角,更有利于刻畫人物形象、反觀歷史、褒貶現(xiàn)實。
《生死疲勞》中的幾個動物形象給讀者留下了很深印象,標題“驢折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也頗有寓意。驢倔、牛犟、豬懶狗衷心,這是人們熟知的動物本性,可莫言卻在這些性情之外給了作品中的西門驢、西門牛、豬十六和狗小四七情六欲,讓這些動物活得“人性”十足。它們身體強健、精力充沛、勇敢無畏、有性情有才能:西門驢受折騰,先是啃樹皮遭人打,后因體健漂亮惹人愛,因為前世妻子抱不平而遭人打,卻又因勇斗野狼被驢愛。西門驢追求自由卻遭驢棄被人害,好容易受寵成為縣長坐騎風光之時卻又不幸斷了腿,最后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被饑民宰殺。西門牛身體強健,干活任勞任怨,不計得失和主人相依為命,在火燒牛臀、半只臉都被扯下的情況下能蹣跚步入主人的土地而安息;豬十六聰明無比,在和刁小三爭奪豬王之戰(zhàn)中能審時度勢謀求自己的安逸享樂,它隨著自己的性情盡情地撒著歡霸道無比、它有恩必謝、有仇必報,英勇無比,本來在成為野豬王后可以逍遙盡情歡樂時卻能舍身取義為救主人家落水的孩子而獻出了生命;狗小四白天看家護院、接送幼主,晚間又作為縣城狗群首領一呼百應、讓狗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它精神十足,細致觀察人間冷暖百態(tài)。而這一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王德領在《莫言與幻覺現(xiàn)實主義》一文中寫到:“《生死疲勞》整部小說在奇幻氛圍里展開。主人公西門鬧死后靈魂幻化成動物來到人間……靈魂是人,肉體卻是動物,作為人的痛苦和欲念,與動物的身份所造成的局限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張力,使得整部小說的敘述,蒙上了幻覺色彩。筆墨在亦真亦假、荒誕夸張、幽默辛辣之間游移,以狂歡化敘事的方式顛覆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歷史的敘述?!?有的學者甚至指出:“在莫言的小說中,“荒誕”的事物無處不在……在敘述中融合了荒誕、反諷、魔幻等各種技巧,使文本獲得了豐富的詩學內蘊?!?
注釋:
1.王德領.莫言與幻覺現(xiàn)實主義[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84
2.夏鑫.析莫言《生死疲勞》的荒誕敘事[J].山花,2010(18):120.
龐馨悅,本科,吉林大學文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