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生子》看美國文化中的白色意象"/>
李章逍?。ㄎ鞅惫I(yè)大學 710129)
?
白色之夢
——從《土生子》看美國文化中的白色意象
李章逍(西北工業(yè)大學710129)
摘要:“白色”在美國文學與美國文化中被賦予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與象征意義。近年來,黑人文學中所體現(xiàn)出的“白色”意象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和探討的熱點。筆者在系統(tǒng)梳理當前關于美國文學中“白色”象征意義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詳細分析《土生子》中別格的白色之夢及其相關意向,來進一步揭示美國黑人文化身份認同上的掙扎以及其白色之夢注定失敗的宿命。
關鍵詞:白色;土生子;美國文化
“白色”在美國文學與美國文化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其不僅指一種外在的生理面貌特征,更是在美國建立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與象征意義。近年來,隨著美國黑人文學在美國文化以及世界文壇中影響力的日益增大,美國黑人文學中的白色問題也愈加凸顯,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為此,筆者在系統(tǒng)梳理當前關于美國文學中“白色”象征意義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詳細分析《土生子》中別格的白色之夢及其相關意向,來進一步揭示美國黑人文化身份認同上的掙扎以及其白色之夢注定失敗的宿命。
賴特被稱為現(xiàn)代非裔美國小說之父。作為第二次黑人文藝復興的先驅,其代表作品《土生子》開啟了美國文學史的新紀元。從此黑人反抗白人壓迫尋求平等身份的抗議小說開始登上文學的神壇,為美國黑人文學走向成熟和美國文學多元化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歐文豪曾給予這部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在《土生子》出版的那一天,美國文化被永久的改變了?!弊髌分魅斯珓e格道格斯不再是之前作品中被白人宗教麻醉思想,手拿《圣經(jīng)》對白人奴隸主的剝削逆來順受的好好先生,也不是借著自己膚色與白人差異微小而逃亡北方的反抗者,而是一個有著正常善與惡、悲與喜的新黑人形象。
作為一個身處南北戰(zhàn)爭后以種族隔離為背景的中部城市芝加哥的青年,別格.道格斯對當時美國社會黑人的生存地位和遭遇做出了自己的探索與抗爭。
美國文化從歷史淵源上來講是以盎格魯-撒克遜種族與文化為中心的,這其中白色成為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就本質而言,美國社會種族和社會矛盾的主要來源就是對于白色的崇拜和對于不是白色部分的排斥。著名學者溫斯洛普.喬丹層在其著作《白人高于黑人》(white over black)中對這一現(xiàn)象做過深入的分析與總結。在美國建立之初,為抵抗自然環(huán)境的威脅和地方印第安人的進攻,基督教和白色的膚色成為其區(qū)別于其他種族的重要特征;到18、19世紀,白色則成為促進美國統(tǒng)一和增強群體認同感的基石和紐帶。于是美國社會的這種白人認同感就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其以排擠和漠視文化交融的方式來保持美國文化的純潔,另一方面,其又通過文化交融的方式來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到了20世紀,以白色為中心的美國文化在空前飛速發(fā)展大眾傳播媒體的推動下得到了空前的傳播和深化,正如皮格.麥克事特所說白色的特權無所不包,擁有白色就可以進入美國主流社會,代表身份的尊崇和高貴。
別格·道格斯是《土生子》這部作品的主人公,幼時的生活極為貧困,一家四口人擠在一間破爛的小房子中,由于父親死于南方白人暴民之手,這時的別格對于白人世界內(nèi)心充滿了仇恨和憤怒,然而當他看到白人所駕駛的飛機在天空中飛過時,又對白人世界充滿了向往和渴望,這種矛盾斗爭文章中處處可見,別格不喜歡白人的世界,但是卻迫于生計不得不接受白人地產(chǎn)投資商道爾頓先生的工作,按照白人世界的規(guī)則來行事和生活;他痛恨白人,但卻希望通過與白人女性瑪麗的交好來實現(xiàn)自己進入白色世界的夢想。然而別格白色之夢是注定不會實現(xiàn)的,筆者將對此進行詳細論述。
1.別格白色之夢形成的溫床
本質而言,別格的白色之夢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美國社會不公正的社會體系,具體表現(xiàn)為大眾媒體的宣傳和不公正的法律兩個層面。首先,在美國社會這樣一個種族主義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社會中,電影、雜志、報紙所傳播的大眾文化已經(jīng)成為強化與傳播種族主義的主要工具,種族主義成為美國文化的主流對于人們的思想具有難以估量的影響,成為同時對白人和黑人造成傷害的雙刃劍。尤其對于黑人來講,黑人被描述成為低劣而卑賤的,這樣一種認知反而激發(fā)了別格們對于白色的長久以來被壓抑的渴望和向往;其次,在國家法律的制定和實施方面,尤其是種族隔離制度的實施,黑人更是被剝奪人權、社會地位等基本權利以及過正常生活的機會和可能性。被美國社會拋棄后,別格們陷入了痛苦的深淵,于是追求并實現(xiàn)白色之夢就成為擺脫苦難的通路。
2.別格的白色之夢
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夢是人類心愿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形式。別格的白色之夢更是其內(nèi)心呼喊的反映,是其自我實現(xiàn)之夢的體現(xiàn)。在美國社會,“黑”與“白”是高貴與卑賤、富有與貧窮、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的分界線。于是對于別格們來講,“變白”就成為其終身奮斗的目標。白色表面上是外在的生理表現(xiàn),但更是金錢、權利、社會地位、自由、安全感等優(yōu)先權的體現(xiàn),而黑色則是別格們所犯的最為深重的罪惡,黑人渴望白人的生活,想實現(xiàn)白色之夢,別格更是最典型的代表,這一點從“白色扮演”這一游戲以及其對“駕駛飛機”的渴望中就可見一斑,通過扮演軍隊領袖、成功的商人、甚至總統(tǒng)等白人領袖,別格沉浸在這種假象的白色之夢中。同時,別格渴望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駕駛飛機”是他的夢想,然而他的膚色卻令他的夢想永遠都無法實現(xiàn)。然而由白人所主導的社會最終阻礙了別格的自我實現(xiàn)之旅,正如別格的獨白所講:“我還想要做什么?我甚至都沒有機會。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是黑人,他們制定的法律”種族社會剝奪了黑人實現(xiàn)夢想的一切可能,這導致了別格夢想的破滅。同時,黑白兩個對立群體的存在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盲目活動也促使別格白色之夢的幻滅??傊?,在內(nèi)因與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黑人的白色之夢注定是要失敗的。
作為一本在美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黑人文學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城市抗議體裁小說的代表,賴特以其嚴謹?shù)臉嬎迹康奈墓P,公正客觀的塑造了一個受白人種族壓迫剝削、反抗斗爭的新黑人形象。別格道格斯對白色之夢的追求及夢想的破滅體現(xiàn)了美國社會中黑人對自身文化身份認同的迷茫,這種困惑和迷茫導致了黑人人性的壓抑和畸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社會內(nèi)部白人與黑人社會文化沖突的根源。
參考文獻:
[1]趙灃楓.美國文學中“白色”的象征意義分析[J].山西青年,2016 (1).
[2]吳亞永.《土生子》中別格白色夢的解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5.[3]楊敏.《土生子》中種族主義的研究[J].時代文學,2011(8).
[4]陳研研.迷惘中的掙扎——《土生子》中黑人處理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2.
[5]李曉萍.在成熟中融入主流——賴特的小說《土生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