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舞者"/>
馬 潔?。ê颖笔∪罕娝囆g(shù)館 050000)
?
咬定青山不放松
——致舞者
馬潔(河北省群眾藝術(shù)館050000)
古代許多文人都喜歡竹子,喜歡與竹為伴,恪守“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信條。他們馳神望竹,悟出了竹子具有許多值得人們仿效的品格。例如,竹子的直、節(jié)、雅、秀、幽、傲、剛等會很自然地在他們心中引起共鳴,寫出了許多以竹為題、借竹抒情的詩作。其中,清代書畫家鄭板橋以竹為題的詩和畫尤為引人注目。鄭板橋為官時公正清廉,從不與邪惡勢力合污,為此屢遭同僚的誹謗中傷,排擠迫害,直至被免去官職。因此,一身傲骨的鄭板橋喜歡竹子,把竹子看成是自己的化身,所作的竹畫和竹詩都是借竹表達出自己的信念與意志。其中,他寫的詠竹詩可以說是獨辟蹊徑,所擇的切入點及由此寓意的哲理,真正稱得起是道出前人之所未道者,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中,《竹石》便是鄭板橋詠竹詩中的一首杰作: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而東西南北風(fēng)。
你看,竹子的成長與成材的過程是多幺艱辛:千磨萬擊使它變得更加堅勁;狂風(fēng)吹打使它更加無所畏懼。它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死死地“咬定青山”,稚嫩的幼筍,不屈不撓,沖破頑石的重壓,終將自己的身軀直插云霄。竹子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嘆!這對每一位舞者來講,思索竹子的成長過程,對照對自己在藝術(shù)生涯中所遭遇的種種困惑與磨難,無疑會有所啟迪和激勵。
首先,每一位舞者從他開始學(xué)藝的那一天起,就應(yīng)該把舞蹈藝術(shù)看做是“青山”,看做是自己的立業(yè)之本,并且終身死死地“咬定”它,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執(zhí)著。執(zhí)著的目的是將自己的根深深地扎于“青山”之中,并不斷的從“青山”之中汲取營養(yǎng),使自己從嫩芽逐步成長為高大挺拔的新竹。
如此看來,舞者學(xué)藝、從藝也并非什幺難事,只要堅持執(zhí)著是不是都能取得成功呢?不是!絕對不是!這是因為不能成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自身的原因以外,舞者在執(zhí)著地鉆研專業(yè)、并有望成為“小荷剛露尖尖角”時,還會遇到來自外界無端的“千磨萬擊”,來自“東西南北風(fēng)”的無端吹打。因此,能否以堅定的毅力來地抗拒干擾,平靜地對待干擾,巧妙地化解干擾,是從藝者能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環(huán)。
演藝界在七十二行中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行業(yè),它的名和利吸引了眾多精英的加盟,每一位加盟者又都在同時編織自己的明星夢。有人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樣,在舞壇“不想當名演員也就不是一個好演員”,求取功名,是人之皆盼的常理。每一位普通的舞蹈演員,都在努力奮斗,或期望成為獨舞演員,或期望成為舞劇的主角,可一臺晚會能有幾個獨舞節(jié)目呢?一部舞劇又能有幾個主要角色呢?能成為獨舞或主演的只能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舞者還不都是在舞蹈隊里苦忍著嗎?
因此,競爭!近似于殘酷的競爭!是舞壇一個永遠不可回避的主題。正確地對待競爭,在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實力參與競爭。勝不驕,敗不餒,尊敬戰(zhàn)勝自己的對手,以博愛之心,提攜實力不及自己的弱者,這是每一位舞者應(yīng)當遵守的競爭準則。
但是,“嫉妒”—這個萬禍之源的魔鬼,像游魂一樣,纏縛并扭曲了某些從藝者的心靈,他們想的不是自己在技藝上如何趕上并超過對手,而是出于對成功者的嫉恨,往往使出拆臺陷害的殺手锏。不是有一句俗話說“墻里開花墻外紅”嗎!一個舞者可以走紅社會,但在自己所效力的單位內(nèi)部,口碑卻往往是褒貶不一,有時甚至能聽到很糟糕的讒言。過去有一句政治術(shù)語說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套用此話也可以說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是什幺樣的人都有,演藝界是復(fù)雜的,有君子也有小人,小人雖然是極少數(shù),但它的危害卻不可低估。
對來自無端的干擾,躲是躲不過去的,迎面痛擊不是君子風(fēng)度,唇槍舌戰(zhàn)會浪費精力,唯一辦法就是不與理睬,“任而東西南北風(fēng)”,埋頭鉆研業(yè)務(wù),靠專業(yè)能力服人,要堅信總有一天會從“人言可畏”的瘴雨蠻煙中沖殺出來的。
成了獨舞、主演又會怎樣?能苦盡甘來嗎?未必!自古以來“毀”總是伴著“譽”的。許多民間諺語對此有十分形象的描繪,諸如:“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肥”“樹大招風(fēng)”“出頭的椽子先爛”等等。換個文雅的說法就是“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你看,前人不也是在經(jīng)歷了若干苦楚之后,才有所悟并總結(jié)出這些至理名言的嗎?由此可見“德高而毀來”可算是一個歷史久遠的頑疾。
成了大藝術(shù)家了,可能不會有“眾必非之”了吧?還是未必。雖說不會有“眾”,但少數(shù)人的“非之”是不會止歇的。齊白石怎幺樣?已是無法撼動的一代宗師了,污水不還是照樣潑來嗎!對此,齊老的態(tài)度也是不與理睬。他說:“人欲罵之,余勿聽也;人欲譽之,余勿喜也。”
著名學(xué)者蘇叔陽對此專門寫了一首《關(guān)于謠言》的詩:
不要,不要計較,
別人怎樣議論你,
因為謠言的影子,
總是追著成績。
除非你步入濃黑的暗夜,
那就和影子擁抱在一起;
讓太陽掛在你的頭頂吧,
謠言就會萎縮在你的腳底。
每一位立志成才的舞者,還是應(yīng)該敞開你那大海一樣的胸懷,“咬定青山”,笑對人生。我們無法封住別人的嘴,但是,如若陷入苦悶而不能自拔,那幺,人言可畏,自古有之,吐沫星子也會淹死人的。還是來點兒阿Q的精神勝利法吧:遇到暗礁,可喜!因為有了它才可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千磨萬擊”,好事!因為這正是步入天堂前的煉獄!
記住應(yīng)該記住的,忘記應(yīng)該忘記的,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