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霞冀中職業(yè)學院
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困境及應對策略
何霞
冀中職業(yè)學院
本文主要探討當前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主要面對的困難,并分析其出現(xiàn)的原因,同時針對困難,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高職院校;思政教學;困境;策略
高職院校除了應該注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外,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當前的形勢發(fā)展下,不少高職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產生了許多變化,有效性不強,脫離現(xiàn)實,教學方法單一等,成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普遍存在的問題。更加導致了部分高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1]。
(一)社會現(xiàn)實與教育理論對比強烈
人的思想是非常復雜的,尤其是會受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并隨之波動。近年來,我國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許多深刻的社會問題。社會進步的作用沒有被正確的使用,道德淪喪、腐敗,社會兩極分化也越來越嚴重,對大學生生理、心理的發(fā)展、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政治傾向等方面也有深遠的影響。這就出現(xiàn)了學生價值觀念沖突,以及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出現(xiàn)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并表現(xiàn)出相應的實際行為,極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積極作用。高等職業(yè)院校思政課本的內容比較理想化和理論,他們不涉及嚴重、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一帶而過。此外,高職學生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專業(yè)課程上,因為專業(yè)技能的掌握程度,跟他們將來的工作息息相關。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很多高職院校的選修公共課,更多的學生只是將其當做獲取學分的途徑,而不是真正的去學習[2]。
(二)學生更注重對自身利益的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被許多學生覺得教學脫離實際,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實際利益,很難帶來真正的“經濟效益”。相當多的學生的價值觀,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功利主義是非常明顯的。高等職業(yè)教育是適應工業(yè)生產和發(fā)展,旨在以滿足社會操作性需求為目標,培養(yǎng)能夠操作具體技術的特殊人才。而類似于思想政治這種學科除了交給學生相關理論之外,并無法讓學生直接利用,獲得相關的價值。
(三)學生不當?shù)膬r值觀影響
目前我國的社會結構、財富分配、教育體制等等都有深刻的變化,導致了人們不同的價值追求。對外開放的中國,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模式,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傳統(tǒng)的價值觀和外國的價值觀發(fā)生沖突,導致出現(xiàn)了社會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趨勢。許多人甚至以及分不清對錯、善惡、美丑的界限,青少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應該建立在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的特定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來講,學習成績是比較普通的,而學習成績是否優(yōu)異又會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生活,因此這些學生往往是比較敏感的,他們有著比常人更強的自尊心。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尊重,教師教育課程應適當調整,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來提高學生們的思想,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結。以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3]。
(二)改變教學方法
思政課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對學生進行思想輔導,在思政課教育的過程當中,不能僅僅是千篇一律的理論,這種教科書式的教育,是蒼白無力,并且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做到結合實際,將直白、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起來;做到結合歷史,讓學生能夠從發(fā)展中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領悟做人的道理;教育者還應該做到將理論結合社會熱點,讓學生將思政和切身利益相結合,樹立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教學內容趣味性
思政課中,本就容易包含很多理論,而現(xiàn)在的學生早已對這種說教式的教學感到厭煩,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才能提高教學成果,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不斷引進生動有趣的現(xiàn)實案例,將理論和通俗的案例結合起來,甚至是打破師生間的隔閡,以平等的心態(tài)交流彼此的心態(tài)、故事,增加了教課的趣味感,使原本干枯的理論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代入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在思政課上播放富含哲理,能夠引人深思的電影,這是一種既能讓學生愉快接受,又能引發(fā)他們去自主反思的教學方式;或者在課堂上設立某種情境,讓學生們去代入表演,引導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理解某些思想。
(四)學校注重思想政治的學習
對于不少高職院校而言,仍然擺脫不了中高考時的實用至上。只是一味的加強學生的技能學習,對于思政課往往都是可有可無。正是這種放任的態(tài)度,使得教師、學生越發(fā)的不重視。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往往都是開卷考試,甚至不少的學校都不設立思政課的期末考試,許多學生將思政課當成自由活動課,老師往往也是讀一遍課本,敷衍了事。這種情況就需要各高職院校立即重視思政課,將思政課當做主干課程去對待,思政課時需安排點名簽到,思政課期末需安排閉卷考試,并提高其所占的學分比重,或者將思政課考核合格設立為學生畢業(yè)的前提條件之一。
思政教育在高職院校建設是一個長期和持續(xù)的過程,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發(fā)展全面教育的根本性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綜合教育活動:既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也包括哲學思想、法學思想、經濟思想等綜合思想教育;既包括道德品質教育,也包括心理素質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完善人格的綜合教育實踐,在中國新時期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1]高鵬懷,馬素林.發(fā)展性評價: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績效工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01).
[2]梅國英,張煜.校企合作助推高職院校德育社會化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3]盧書欣.外國思政教育特色、發(fā)展趨勢以及對我國教育的借鑒意義[J].教育與職業(yè).2013(21).
何霞(1979-),女,漢族,河北定州市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