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花
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很多中學生都怕寫作文,習作時常感到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即使勉強湊合成篇,也干癟無味、空洞無物, 對寫作沒有興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積累的素材少,作文方法沒掌握好,訓練不得法等,讓作文走進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 目標確立 寫作過程 寫作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比~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比~先生的話精辟地道出習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讓作文走進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據(jù)此,我們認為,中學寫作教學從目標的表述、寫作過程、寫作評價等方面著手,讓寫作回歸生活的本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所倡導的寫作過程是生活-思考-寫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是作為知識(寫作的技巧技法)的權威參與,而是作為生活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擁有生活,擁抱生活。
一、目標確立走進生活
因為目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指歸,我們提出目標表述體現(xiàn)生活,引導師生共同與生活展開對話。
下面是我們?yōu)橹袑W寫作教學設計的一組目標,在大目標下分列每次寫作教學的具體目標。
1.開啟你的愛心:體察萬物——用愛心抒寫生命。
2.品味家庭生活:一笑一顰總關情——父母親人。
3.感受校園生活:走近教師,走近同學,觀察學習環(huán)境,觀察學習活動。
4.體驗社會生活:了解社會現(xiàn)狀,參與社會活動,評說社會熱點。
5.課本閱讀:文海拾貝,言語品味,整體感悟。
6.名著閱讀:了解和親近大師,閱讀名著,揣摩體悟。
7.親近自然:人與植物,人與動物,人與環(huán)境。
8.認識自我:自我的煩惱,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挑戰(zhàn),自我的展望。
9.豐富自我:學會關心他人,感受自然節(jié)律,觸摸身邊的文化,天下事,事事關心。目標的確立要保證寫作指導能夠順著生活寫作的方向。
二、寫作過程走進生活
就是在時間和空間上給學生思考、騰挪的自由,這是寫作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打破那種在時間上一個小時左右、在空間上固定在教室完成一篇文章的做法。幾乎每一次寫作都是一個活動系列,使每一次寫作都成為學生生活的強烈的印記,成為學生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前面所說的“品味家庭生活”中的“一笑一顰總關情——父母親人”的寫作,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出一個類似“父親”“父輩”之類的題目,在教師稍作指導后,學生通過回憶當堂完成作文。
學生寫作的做法是:1.找一張父母親的老照片,詢問父母在什么時候什么情境下照的,讓他們講講那個時候發(fā)生的與父母親有關的故事;2.詢問父母親的長輩和兄弟姊妹,了解在他們心目中父母親的情況;3.給父母親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為某種原因而使父母親造成傷害的愧疚;4.寫作。對象是父母親;可以記述事件,可以表達情懷,可以議論觀點;題目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確定。這一系列的過程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刪調整。這樣的一次寫作,不僅僅是完成一篇作文,更是通過寫作讓學生與父母展開心靈的對話,寫作水平隨著生活內容的加深、學生人格的成長而不斷提高,寫作興趣大大提高。
葉圣陶先生一再強調學生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曹文軒先生在《我的作文觀》中,針對當前中學生作文中大量背離生活實際的現(xiàn)象,疾呼學生作文要“回歸自我”。走進生活作文的目的就在于此。
三、寫作評價走進生活
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讓學生的作文擁有真正的讀者,擁有更多的讀者。如何實現(xiàn)寫作評價走進生活?我們總結如下幾條:
1.張貼。打破狹隘的交流空間。具體做法:在作文后,教師把學生的作文張貼于教室,學生(教師也在一定情況下參與)可以任意取看,自由評說,互相交流意見。通過張貼學生作文,讓學生表現(xiàn)自我和對作品的反饋期待得到對應的滿足,如果這種心理在交流中得到滿足,就會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成為學生寫作的一種重要的動力。尊重每個學生的每一篇文章,讓每篇文章都有更多的人參與交流,這是以張貼方式進行作文評價的目的。張貼是一種方式,也是一種生活。
2.互改。學生以讀者身份介入作文評價。讓學生以自己的眼光評判別人的作文,在評價別人的作文時,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從而培養(yǎng)寫作的讀者意識。在互改過程中強調兩方面的合作,一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在教師引導下可以通過同座改、分小組改、班級張貼共同改等方式相互啟發(fā)、共同進步。二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對學生而言,老師在批改作文時作為一位讀者并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合作比處處找語病的審閱者更有幫助,因為寫作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
3.學生作文結集。生活真實情況是,寫作往往是為了競賽獲獎或發(fā)表,發(fā)表文章使自己的心靈釋放有了歸宿。如何體現(xiàn)這種生活的真實,最好的辦法是在刊物上發(fā)表學生的文章,但這是有限的,一種簡便的做法是給學生作文結集,可以一學期一集;可以個人結集,也可以集體結集。這樣,學生寫作便有了投稿的體驗,這是每一位作者擁有的生活體驗,這種生活體驗應當讓學生擁有。
寫作評價走進生活的做法還可以直接滲透于寫作過程中。比如在節(jié)日時,寄給老師、父母、好友的賀卡,自己制作,并寫上富有創(chuàng)意的、具有真情實感的賀詞,等等。
讓作文走進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離不開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寫出來的習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充滿情趣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