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錦州醫(yī)科大學計算機教研室,遼寧錦州121000)
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張麗君
(錦州醫(yī)科大學計算機教研室,遼寧錦州121000)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存在的問題,然后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該課程教學中,并對課前教師的教學準備、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課上教學和課后總結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詳細探討,實踐證明,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翻轉課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用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目前各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本職工作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受到了巨大沖擊,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翻轉課堂是時下流行而實用的全新授課模式,在教學實踐中被廣泛使用與推進,教學效果顯著,它可以作為課程教學改革的首選方法,本文將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探討。
EF1ipped C1assMode1,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通常簡稱為翻轉課堂。這是一種從美國引入的新型教學模式,源于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教師,在2007年兩位教師將教學課件的播放及講課過程錄制了視頻,提供給因生病不能來上課的學生補課使用。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這些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再來完成各種練習,如果練習時遇到問題教師還可以馬上講解指導,這種教學方法的試行,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和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相比,翻轉課堂真正實現(xiàn)了知識的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將傳統(tǒng)課堂中知識的講解傳授過程轉移至課前來完成,而知識的內化由傳統(tǒng)的課后做作業(yè)來完成的環(huán)節(jié)轉移至課堂中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它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導地位,使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也不再只是描述與宣教書本上的內容,而是起到了聯(lián)系課堂和學生之間的紐帶作用,要根據(jù)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來進行后續(xù)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規(guī)劃,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的基礎上建立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也使教學真正實現(xiàn)了網絡化模擬課堂。
首先,雖然大多數(shù)初中、高中學校都給學生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學生認為該課程與高考無關,不被學生重視,而且各地的教學軟硬件設備投入及教學水平相差懸殊,這些導致了學生進入大學后計算機基礎差距很大,有的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有的則很薄弱,操作計算機時顯得很生疏。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入學基礎,各高校教師普遍都是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基礎好的學生會覺得教學內容太簡單,提不起興趣,而基礎差的學生又覺得教學內容進度太快,跟不上,因此目前這種教學方式難以兼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也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且目前各院校理論課主要采用大合班授課方式,坐在后面的學生聽不清、看不見教師講課內容,上實驗課時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少,教師輔導不及時,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需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教師的解答,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其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還具有信息量大、內容更新快的特點,隨著網絡技術、辦公軟件等的快速發(fā)展,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做到及時更新、擴充教學內容,使教學跟不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速度,面對陳舊落后的教學內容,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另外,部分院校認為學生在入學前有一定基礎,把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時進行了壓縮,但計算機理論知識還是比較抽象,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學時安排得太少,會使教學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存在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生知識應用技能的提升以及知識視野的擴大。
3.1大學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基本流程如下:“課前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教學內容→課上練習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再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提升→最后進行教學分析與反思”,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流程的“課前學生預習教學內容→教師課上講解教學內容→學生做練習→最后教師做總結”的教學模式。
3.2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基礎中的教學設計及應用
3.2.1課前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
如果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所有內容都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會給教師和學生造成沉重的負擔,其中的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OFFICE辦公自動化軟件教學內容學生比較熟悉而且也很感興趣,教師可以提供給不同基礎的學生各種不同的學習資料,非常適合翻轉課堂的開展。
首先教師要制定出詳細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中應該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時分配、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教學活動設計、學生分組等內容。其次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好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需要的各方面的最前沿的教學資源,采用PPT等工具制作教學課件,并采用專業(yè)工具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微課視頻,最后再建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資源庫,學習資源庫中要設有導航條,以便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取,導航條主要包括各章各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學習任務、教學課件、教學微課視頻、課程練習題、答案提交等項條目。其中的課程練習題一定要根據(jù)教師微課視頻的內容來選擇相應的練習題,用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練習題的數(shù)量與難度都要適中,使學生可以接受。以上各項制作完成以后,將該資源庫及其他相關文件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或者網絡課堂中去,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準備完畢后,教師還要向學生布置好課前的學習任務,接下來學生就可以隨時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了。
3.2.2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課前學生通過網絡登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庫,并通過導航條來選擇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由于每一位同學在入學前計算機基礎各有不同,學生可以結合教師布置好的學習任務,再根據(jù)自己已經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來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通過教師的課件或者觀看教師的微課視頻進行學習,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身需要隨時進行暫?;蚧胤牛瑏碛涗浵轮匾慕虒W內容或遇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對于計算機基礎好的、有精力的學生還可以選擇高層次的學習內容,或者通過瀏覽其它相關的網絡公開課或者其他的擴展資源來擴展自己的學習視野,擴充自己的學習內容,以掌握更多計算機知識,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還可以通過QQ群、討論組等方式進行交流討論,互相探討遇到的問題,互相分享學習心得、學習成果,如果遇到本組成員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將問題反饋給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學習組長再將問題匯總后反饋給教師,教師要積極主動地統(tǒng)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其他學習情況,以便在課上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解決。
3.2.3課上教學和課后總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前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信息,進行分類解決,如果是全班共同存在的問題要集中講解,對于個別同學存在的問題再進行個別指導,另外,教師還可以留出一兩個問題,讓已經掌握的學生來講解,這樣使得有問題的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也能加深對問題的掌握。另外,在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對于學生完成展示的作品以及學習表現(xiàn)要給予相應評價,以激勵學生開展進一步的翻轉學習。課后學生通過拓展作業(yè)進一步學習提高時,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要與學生交流討論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及時總結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
實踐證明,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帶著問題、有選擇性地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明顯增強,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水平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8):5-10.
[2]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8-10.
[3]于妍.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4).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28
G434
A
1673-0194(2016)13-0230-02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