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翊民
炙熱難耐的夏至氣候,室外溫度經(jīng)常飆破36度以上,防曬、降溫似乎成為你我最重要的課題,也因如此,即便是大晴天也有許多上班族選擇開車上路,因為不用暴露在室外高溫,輕松地坐在車內(nèi)享受冷氣所帶來的舒適感。
不過當車輛停放太陽下一陣子后就會爆熱,車室溫度飆高至50度以上,雖然有些車主會花大錢,安裝隔熱效果更佳的隔熱紙,不過光靠隔熱紙的效用是不夠的,于是汽車百貨及網(wǎng)絡(luò)上也都有許多關(guān)于車室降溫的良方,編輯部歸納出五項一般車主最常使用的降溫方式,分別有風扇、隔間膜、酒精降溫劑、開關(guān)門、前擋隔熱板等。沒有專業(yè)實驗室,以最貼近一般民眾的用車方式實測,相信有效的產(chǎn)品一定能發(fā)揮其效用,就來看看我們實際測試的效果吧!
炙熱難耐的夏至氣候,室外溫度經(jīng)常飆破36度以上,防曬、降溫似乎成為你我最重要的課題。
前擋隔熱板
我們先測量未使用前擋隔熱板的溫度為48.3度(當時室外溫度35.4度),接著隔日上班再裝前擋隔熱板,同樣于中午時間進行量測,測得溫度為48.2度(當時室外溫度為33度),顯見只安裝前隔熱板的降溫效果不大,僅能減少中控臺上方與方向盤因陽光曝曬所產(chǎn)生的灼熱感,若能將四周車窗都安裝,才會有明顯效果。
車用風扇+空調(diào)
若車內(nèi)空間允許,也有安裝空間,很多車主也會選購車用電風扇來增加冷房效率,于是我們決定測試純空調(diào),以及空調(diào)+風扇的冷房效率。當天正中午所測得的室外溫度為35.4度,此時車內(nèi)氣溫為45.5度,我們以冷氣最低溫度及最大風速進行5分鐘降溫實測,未使用風扇的情況下降溫約6.6度,隔日同樣時間(當時室外溫度33度)安裝風扇搭配冷氣進行五分鐘測試,車室溫度從49.5度降至41.5度,瞬間降了8度,測試結(jié)果是有助于冷房效果的。
冷氣隔間膜+空調(diào)
汽車百貨賣的冷氣隔間膜,若平時后座無載人需求可安裝此隔間膜,它可以隔絕后座空間,進一步加速冷房效果,當然休旅車或旅行車車主,也可將隔間膜安裝于后座椅背后方,以隔絕行李廂空間加速冷房效率。測試當天室外溫度為32.9度,車內(nèi)所測得氣溫為42.2度,我們同樣先以純空調(diào)方式進行車室降溫五分鐘,共降了5.9度來到36.3度,接著隔日同樣時間進行五分鐘測試(當時室外溫度34.8度),在隔間膜與冷氣的搭配下,車室溫度從43.7度降至34.9度,有著8.8度的降幅。
酒精降溫劑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這類酒精降溫產(chǎn)品,當然也有車主會自行在家制作,但實際降溫效果為何?測試當天中午室外溫度為36.7度,而車內(nèi)溫度則為53.3度,此時打開車門,拿起酒精降溫劑往車室內(nèi)噴灑約10秒,溫度降了1.4度來到51.9度。不過,像這類酒精降溫劑的產(chǎn)品,因盡量避免存放于車內(nèi)高溫環(huán)境,以免發(fā)生危險。
開關(guān)門五次
最后我們測試多數(shù)車主會使用的降溫方式,那就是開關(guān)車門。測試時室外溫度為36.7度,以開啟其中一扇車窗方式,并開關(guān)駕駛座車門五次,接著量測溫度一共降了3度,從原先56.3度降至53.3度,也是本次測試中最經(jīng)濟實惠的降溫撇步,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