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黎
【摘 ? ?要】新課改下高中英語學習應該更多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能力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 ?新課標 ?興趣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74
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相較于之前以教師為主導的英語教學模式而言,轉變在于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自發(fā)性的展開英語學習任務。如何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英語,并且達到一定的高度,就這個問題,以下文章圍繞培養(yǎng)學習興趣、正確學習途徑、自學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幾個方面來應對新時代英語教學的新挑戰(zhàn)。
一、興趣的發(fā)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也適用于英語學習,教師應該盡量將英語有趣的一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不僅把它當作一門課程,而是以一種自發(fā)的探究性的眼光去看待這門學科。
(一)展現(xiàn)英語學科自身的趣味性
根據(jù)英語這門學科自身的特點,通過社交性、娛樂性、應用性來發(fā)掘學科本身趣味性。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可以從英文的影視歌曲、雜志等等具有很強娛樂性的這些方面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敢于從這些已有的資源下手,鼓勵學生聽英語歌曲舉行歌曲比賽;看英語原聲電影,然后模仿配音;看雜志然后翻譯,以各種方法來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二)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學習在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具體包含在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教師應該要做的努力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對于以后想要繼續(xù)從事學習研究工作的學生來說,查閱相關的原版書籍在所難免;對于文學愛好學生來說閱讀國外文學作品是提升自己文學素養(yǎng)的必要途徑;對于想要出國旅游的同學來說正常的英語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才會對這門學科投以更多的時間精力。
二、正確的學習途徑
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學習英語只有一個途徑:上課老師教授,然后課后做習題,做試卷。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的確對于一些學生來說能夠得到很好的英語學習成績,但是對于另外一部分的同學來說,單一的學習途徑使他們覺得無聊乏味。所以拓展英語學習的途徑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已有資源。
(一)利用學習類應用軟件
利用現(xiàn)在高度發(fā)達的網(wǎng)絡技術,通過各種學習英語的軟件,具體包括有記單詞、聽聽力、練習發(fā)音等,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軟件來增加學習的途徑,方便學生針對不同的英語板塊進行學習。同時很多網(wǎng)絡上的軟件也比較有趣味性,方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隨時學習英語。
(二)利用日常的活動交流
在課后的業(yè)余活動中應該發(fā)展學習交流的英語興趣社團,通過組建這種類型的社團來拓寬學生的學習交流渠道。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英語學科的互動性是很大的,在日常英語學習中需要與合作者開展一系列的交談對話,這體現(xiàn)在課本中豐富的對話版面也體現(xiàn)在英語聽力的長、短對話。通過英語論壇、英語角,鼓勵學生與他人(包括外國人在內)運用英語進行交友,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交友面。
三、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高中英語的學習中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由教師自身包辦一切,布置大量作業(yè)。這種模式使得學生僅僅在一種強壓的情況下被動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課堂上的模式轉變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脫離一味地去講課本知識的課堂模式,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學習知識,例如讓學生自己去預習課本知識,然后嘗試著去做一部分課后練習。讓學生去查閱相關的詞典歸納重點單詞的用法,掌握重點句型的用法,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歸納、學習和了解課本上的知識來讓學生更清楚的察覺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加會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方法有哪些偏頗之處。
(二)具體方法的指導
對于教師來說給予學生一些學習指導避免學生走彎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就相應的一篇英語章程制定一個對應的學習時間,以這種方式給予學生相應的緊迫感來增加學習的時效性。教師應該給學生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比如做相應的筆記歸納,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途徑,但是并不強迫所有學生采納,這樣可以在保證任務順利完成的同時不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四、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涉及很多能力的發(fā)展,包含有: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遷移能力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因材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所以每個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需要通過課堂上的時間進行單詞記憶訓練、課后各種關于記憶力訓練的作業(yè)的布置來訓練記憶能力,但是他的理解能力可能出眾,所以應該在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增強其不足之處,同時相應的將優(yōu)勢最大化,或者建立相應的幫扶小組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經(jīng)驗分享。
(二)分層教學
有些學生由于之前基礎差,對于英語學習缺少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教師應該針對這些同學給予相應的關注,發(fā)掘他們的強項和突出的能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得這部分在英語學習上有難處的學生得到相應的進步。
(三)綜合培養(yǎng)
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遷移能力,只有綜合發(fā)展了英語學習才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師應該通過課堂和課后不同的小任務以及相應的交流來促進學生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具備學習英語的實力,同時這也相應的提升了學生快速學習其他東西的素質。
新課標下的教學要求培養(yǎng)相應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考試的考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相應的擺脫應試教育的限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圍繞怎么考得高分展開,而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改變英語學習的題海戰(zhàn)術,注重課堂實踐與交流,通過各種途徑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然后自發(fā)的學習英語學科知識。教師通過營造創(chuàng)新型教學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供給學生擴寬視野、接軌國際的通道,以此培養(yǎng)更多復合型人才,為國家更好更快的發(fā)展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