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軒宇 宋嬋媛
摘 要:以“情”字為核心,從人情、愛情和詩情三個方面探討李清照和舒婷的異同,從而使得這相隔千年的兩位女性作家有了相似性,即:清影自照,舒汝娉婷。她們用自己的筆寫出了最美的“自我”。
關(guān)鍵詞:李清照 舒婷 人情 愛情 詩情
出生于1084年的李清照和出生于1952年的舒婷,唯一的聯(lián)系之處也許就是晚了多個世紀的舒婷讀過李清照的作品。但是,縱然如此,這兩位女作家的經(jīng)歷和作品中卻頗多相似之處。筆者以“情”字為核心,就兩者之異同作粗略探討。
一、生存體驗:人情
曹雪芹《紅樓夢》中有云:“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活于世,明白世間道理,掌握事實規(guī)律,是大有學(xué)問的,若能恰當(dāng)?shù)靥幚硎虑椋⒖偨Y(jié)出事物規(guī)律來,便是文章。筆者所指的“人情”,便是此意。
李清照,觀其一生,似乎有其宿命。其父李格飛,是當(dāng)時有名的學(xué)者和散文家。其母王氏,出身名門,知書善文。這讓李清照生長在從物質(zhì)到精神都能得到極大滿足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少而多慧,長大后,工書善畫,通曉音律,詩、詞、文都造詣極高。然而,年紀小小的李清照固然已寫得好文字,對于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卻是遠遠不夠的。這一份人情,還需要發(fā)展與成長。
李清照十八芳華之時嫁與趙明誠,哪怕就依現(xiàn)代的角度,亦是極其美滿。但是,綜觀其一生,那短短的前期不過是后期的鋪墊,只是這位有情之人所需要走過的一段路程。幾年幸福的婚后生活,李清照便走向了她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國破,家亡,夫死,無子嗣,她竟是比平常人經(jīng)歷得更多更刻骨銘心。
清輝灑照,跨越千年之后,舒婷娉婷而至?!熬埔庠娗檎l與共”,若知舒婷在,李清照必然會把她引為知己。而舒婷,則是把李清照當(dāng)做知己的。從人情的角度看,她倆是那般地契合。只是,所謂知己者,知我卻依然保有自己,舒婷不是李清照的翻版。
年少時候,舒婷亦有和樂美滿的家庭,雖不富貴顯赫,卻也怡然。小學(xué)三年級,有了閱讀能力時,她便把目光投向了大人的書柜,涉獵了五花八門的書籍。古今差異讓舒婷有了更寬廣的平臺,也讓她接受了更豐富的文學(xué)知識和更先進的思想。
不同于李清照的少而有名,舒婷是有蟄伏期的。1957年,舒婷的父親因“反右”斗爭被遣送邊遠山區(qū),和美的家庭因而破裂,她自己也被卷入“上山下鄉(xiāng)”的洪流,艱難獨行。由此她的詩她的情受大環(huán)境所限,只隱隱存在于她與朋友的通信中。然而,正是這脈脈詩情的匯聚才能讓她在如明珠閃耀之時寫道:“一切的現(xiàn)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p>
1972年,舒婷最終從鄉(xiāng)村走向城市,但是,不變的是依舊有苦難相跟隨。她先后當(dāng)過工人、統(tǒng)計員、染紗工和焊錫工等,直到1979年,她才正式發(fā)表詩歌作品,并于1980年調(diào)到福建省文聯(lián)工作,開始從事專業(yè)寫作。
站在今日去看,李清照和舒婷兩人,不論在時代、身份,還是成長過程上,都存在差異,但是,卻也不難看出二者的相似??梢哉f,舒婷和李清照一樣,她們的情感來源于書本和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乃是最重要的人情獲得途徑,無論古今。而且,也正是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讓她們都更廣泛地接觸了社會現(xiàn)實,才使我們能夠看到她們在情感上的遞進。若沒有這些轉(zhuǎn)變,李清照難免不會如“傷仲永”那般,而舒婷也許只能成為她自己筆下的“惠安女子”。
雖然,李清照的作品大多都是她閑愁的表現(xiàn),“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但這畢竟讓她通過有限的自由抒發(fā)而在文學(xué)上和精神上獲得了成長。至于舒婷,她在沒有夸贊和鼓勵的日子里,一直堅持她的創(chuàng)作,詩變成她最有效的宣泄途徑。然而,她的作品并不是向社會的控訴,她說“我決不申訴,我個人的遭遇”,是的,她只是用她的筆為自己為他人亮起一盞溫暖的燈,指引著歸航。
二、性別體驗:愛情
愛情,一個亙古恒遠的話題。歷代人都在咀嚼著這個詞,但歸根結(jié)底主要還是男性的解讀,諸如柳永、李商隱。就算溫庭筠等以女子口吻而做婉約,但他終非女子。唐朝女子雖有如薛濤大膽開放之輩,卻也因過于聲色而少有真言。
李清照這個官宦小姐給了我們冬日之雷般的醒悟。首先是“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白描手法把少女的羞澀與大膽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準確說來,這是一份感情還沒有上升為愛情之時的狀態(tài)。稍后,“一面風(fēng)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影花移約重來”,此詞寫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芭吕刹碌?,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初嫁時節(jié)的嬌羞依人,卻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內(nèi)心,此后甚至于更有開放之語,如“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
及至舒婷,“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們分擔(dān)寒潮、風(fēng)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這是與古代迥異的現(xiàn)代愛情表現(xiàn),更為直率,大膽,明了。愛情的面目似乎為之一新。然,若仔細探究卻會發(fā)現(xiàn),舒婷與李清照的愛情不過是異樹同花,兩位女性在愛情上共同表達的呼聲是:平等,自由。
數(shù)千年來,女性一直作為男性的依附而存在,連愛情都不由自己做主,拿什么來談平等。所以,正是因為沉疴至此,舒婷《神女峰》中的最后一句才具有了最震撼人心的力量:“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苦一晚”。類似的詩句還有“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你在我的航線上/我你的視線里”,都體現(xiàn)出女性期盼平等的雙向的關(guān)系。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的詞中包含一股無法排遣的哀愁,由于受時代的局限,她在愛情上寄予的希望終究是落空了,這是一份無可避免的遺憾。但是,這個愿望卻在舒婷那里得到了實現(xiàn)?!吧羁痰恼饎?使我們的目光相互回避/更強烈的反射/使我們的思想再次相遇”、“和鴿子一起來找我吧/在早晨來找我/你會從人們的愛情里/找到我/找到你的/會唱歌的鳶尾花”,獨具人格魅力的舒婷在平等自由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愛情。
嬌羞依人也罷,黯然神傷也好,乃至朦朧含蓄,抑或發(fā)人深省,都是她們對自我世界的開拓。無論李清照還是舒婷,她們筆端的一字一句都在敘述著她們作為一個女性所感受到的一份生活,在把捉復(fù)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表現(xiàn)出了女性所獨有的敏感,顯示了男性寫女性題材所難以達到的美學(xué)優(yōu)勢。
可以這么說,李清照和舒婷,這相距千年的兩個女子,她們以她們的愛情和愛情表達而相聯(lián)系起,她們對自己的愛情的彰顯已穿越時空距離,直達彼此的靈魂,形成一種永遠的相望。
三、個體體驗:詩情
人情和愛情上的表達,這是所有人類共有的生存體驗以及占據(jù)了人類二分之一的女性的性別體驗。然而,李清照和舒婷之不尋常,還因為她們有著獨特的個體體驗。筆者將此用“詩情”來進行概括。作為詩情,最好的表現(xiàn)莫過于作者在詩歌中所使用的意象。
“花”是李清照筆下的一個常見意象。從少女時期開始,她就看到了花與人之間的相似命運,常常以花自喻,及至后來的“此花不與群花比”,是詞人身處富貴名譽之中卻仍能保持寒梅的氣節(jié),不茫然,不迷失,這已是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女性形象?;ü饬鬓D(zhuǎn),我們能夠看到李清照的成長以及她所歷經(jīng)的人世滄桑。
舒婷的常用意象卻是“大?!?。海,本身就是有著多義性的,同時,這個豐富的客體也負載了詩人個體的主觀情緒。那海,不僅是真實的海,同時也是心靈的海、生命的海。時代與個人,理想與現(xiàn)實,懷疑與信念,光明與黑暗,借助于海的書寫,得到了最好的表達。詩人自己也在海的意象里找到了自己獨立的精神空間。透過對大海意象的解讀,人們會被舒婷那種溫婉卻堅定的精神所折服。
李清照筆下的另一常見意象是“風(fēng)雨”。相較于其他女子,她的環(huán)境寬松很多,由此她能更多地接觸到大自然,她用女性細膩的筆調(diào)描述了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只是,這風(fēng)雨同樣也伴隨著命運的轉(zhuǎn)變而顯出不同的內(nèi)涵,故而,風(fēng)有斜風(fēng)、細風(fēng)、晚來風(fēng)、九萬里風(fēng)等,雨則有疏雨、暖雨、暗雨、三更雨等。
舒婷的另一常用意象則是“土地”。土地養(yǎng)育萬物,是真實而又可靠的,具有恒定性,它是物質(zhì)的根本。對于土地,舒婷總是滿含深情地進行歌唱。土地就在腳下,它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只有最終融入土地,生命才有完整。于舒婷而言,從海走向土地,是從懷疑走向確信。
除此之外,這兩位女性還有兩個共同愛用的意象,那就是“夢”和“舟”。
李清照和舒婷皆是愛做夢的女子?!皦艋厣秸黼[花鈿”、“瑞腦香消魂夢斷”、“簾外五更風(fēng),吹夢無蹤”……“昨夜夢里聽見你召喚我/像慈母呼喚久別的孩兒”、“我在我的緯度上,卻做著候鳥的夢”、“我在海潮和綠蔭之間,做著與風(fēng)雪搏斗的夢”……眾多的詩句標(biāo)示著這兩個女子做著千奇百怪、形態(tài)各異的夢。夢境與夢醒間的差異讓人們看到現(xiàn)實坎坷,然而,她們的夢卻是希望的寄托,她們還是會期待著下一場夢的到來。
古今兩位女性,她們都追求自由平等,但這追求在她們所處之時代是多么的微薄,她們都只能在變動中尋求短暫的安穩(wěn),舟船便仿佛是她們的心,尋求停泊?!熬湃f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們能夠看到作者甘愿化身為舟的渴望和追求。“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緣故/傾斜地擱淺在/荒涼的礁岸上/油漆還沒褪盡/風(fēng)帆已經(jīng)折斷/既沒有綠樹垂蔭/連青草都不肯生長”,船的現(xiàn)實就是作者的現(xiàn)實,但作者又不甘于此,“難道真摯的愛/將隨著船板一起腐爛/難道飛翔的靈魂/將終身監(jiān)禁在自由的門檻”??v使現(xiàn)實摧毀了希望,依然不改,始終堅持著最初的那份本真。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兩位作家都有著勇敢無畏的心,堅貞奮發(fā)的氣節(jié),但受歷史時代所限,李清照終究只能自己給自己縹渺的希望,而舒婷則在抗?fàn)幹姓业匠雎?。魂夢與君同,借舟以言志。
綜上所述,筆者從人情、愛情和詩情三個方面,探討了李清照和舒婷的異同。我們可以看到:這相隔千年的兩位女性作家,清影自照,舒汝娉婷,她們用自己的筆寫出了最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