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嬌
摘 要:針對初中語文新課改,語文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就在教育工作者苦無頭緒時,“少教多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從新加坡被引進來。聯(lián)系中考目標,“少教多學”的策略與方法應(yīng)用到散文教學實踐中,更易于讓學生領(lǐng)會語言的魅力,掌握運用語言的技巧。
關(guān)鍵詞:少教多學;散文;教學
針對初中語文新課改,語文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教師再不能以領(lǐng)導者的姿態(tài)獨霸課堂,課堂上也不會再允許某些學生昏昏欲睡地似聽非聽。那種“你(學生)聽我(教師)說”機械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就在教育工作者苦無頭緒時,“少教多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從新加坡被引進來。何謂“少教多學”?那就是:“要求全國教師教的少一點,以便使學生能夠?qū)W的多一點?!钡@并不意味著教師工作的減輕,學生負擔的加重?!吧俳潭鄬W”并不是教師投入得更少,而是教得更好。它強調(diào)教學重點從教學內(nèi)容的數(shù)量到質(zhì)量的轉(zhuǎn)變。
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共有散文篇目55篇,其中七年級32篇,八年級20篇,九年級5篇,可以看出,散文在初中低年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是教學的重頭戲。聯(lián)系中考目標,“少教多學”的策略與方法應(yīng)用到散文教學實踐中,更易于讓學生領(lǐng)會語言的魅力,掌握語言運用的技巧。
朱自清的《春》是經(jīng)典的散文名篇,在《春》的教學開篇,我首先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各種各樣的讀,讓學生感悟語言的魅力,感受春的氣息。接著初步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感悟作者的情感后,再閉上眼睛聽老師范讀,想象情景,醞釀情感。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有聲地表達出來。在學生對文章有了理解,加上老師對其朗讀的情感、技巧加以指導之后,采取多層面的朗讀競賽,便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在完成課文誦讀之后,引導學生感悟?qū)φn文具體語段、句子的領(lǐng)悟,加深對句子的理解。由于朱自清所寫的是江南春雨,我啟發(fā)同學們回憶掌握的關(guān)于江南春天的詩詞,這樣既可以回顧古詩詞,又可以引導學生更快地進入朱自清所寫的的江南春雨圖。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回憶了這些關(guān)于江南春雨的詩句,有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僧志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回顧詩歌之后,我讓同學們談了自己在家鄉(xiāng)感受到的春雨,把自己的感受與朱自清散文中的春雨作比較。我任教于北方城市,同學們也都是北方本土人,北方春雨來臨之際正是風沙開始的時候,春雨伴隨春風,置身期間的人們感受到的春雨是有泥沙氣息的,桃花剛剛綻放之際,卻委身泥土。所以同學們感受到的“春雨圖”和朱自清所寫不太相同。通過對北方春雨圖的感受與南方春雨圖的感受,加深同學們對于朱自清散文寫法的印象,也擴展自己的審美視野。
老舍《濟南的冬天》也是初中散文名篇,與朱自清《春》構(gòu)成初中寫景散文姐妹篇。朱自清情感細膩,老舍觀察全面,朱自清文風婉約,老舍文風自然。在具體教學中,從閱讀入手,加大閱讀理解、合作探究的力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和拓展了學生思維?!稘系亩臁氛Z言描寫比較細膩、精美,更適合于表情朗讀,因而我在范讀之后,讓學生充分地自由朗讀,總體把握全文的基調(diào)。隨后分組討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畫面的內(nèi)容及特點。這樣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把握了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接下來師生對文章進行疑、賞析和品讀,教師再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指導。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設(shè)置問題、引導討論、互相疑的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的設(shè)置與解決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營造一種學生積極主動、師生合作互動的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拓展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通過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比較學習得以鞏固已學知識的重要步驟。
《春》和《濟南的冬天》是經(jīng)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和老舍先生以他們古典又現(xiàn)代的語言,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精致簡約的篇章結(jié)構(gòu),實在是讓學生感悟新文學魅力的絕佳機會,我在教學實踐中,就特別重視這篇散文,讓“少教多學”的方法真正貫徹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少教多學”的魅力,同時,也切實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美,并學會把內(nèi)心感受到的美的情感訴諸文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曦.“少教多學”: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視角[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07).
[2]章鳳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吉林教育,2009(06).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