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張琴
摘 要:作為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以便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在實際教學中,死守教材、機械地使用教材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教師一旦離開了教材,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學了。事實上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好的適應學生,教師依據(jù)不同的教學現(xiàn)狀去再處理、整合教材顯得尤為的重要。
關鍵詞:現(xiàn)狀;適當添加;酌情刪減;適當替換;適度修改;重新排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274-01
2013年國家又對農村中學英語《新目標》教材進行了一次修訂。新教材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內容、知識傳授的深度和廣度既應教材為主要依據(jù)又應結合教師實際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學習心理等實際,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學中機械地“以本為本”。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整。在新課程理念下,課本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fā)展的和開放的。
一、教材再處理的現(xiàn)狀
在現(xiàn)實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會按照教材原本編排的順序進行教學,很少有教師能主動地對教材進行再處理。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教學課時的安排比較緊、再加之考試的壓力。二是教師個人上課的習慣和過于被動的、機械的備課所導致的。
其實,教材只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一個載體,是教材編寫者根據(jù)教學大綱所提出的目標、內容和要求,為方便教師教學而編排的。作為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以便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在實際教學中,死守教材、機械地使用教材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教師一旦離開了教材,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學了。事實上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好的適應學生,教師依據(jù)不同的教學現(xiàn)狀去再處理、整合教材顯得尤為的重要。
二、教材再處理的辦法
教師對教材進行取舍和調整,首先要依據(jù)課程標準,確定取舍和調整的對策,才可以對教材進行適當取舍和調整。對教材進行補充或取舍時,不應該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要避免為了考試而隨意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根據(jù)個人教學習慣我總結有以下幾個辦法。
1、適當添加
適當添加一些圖片、短語等是對教材的再補充,意在使教材內容更豐富、更全面、更完善,更加有利于面對全班學生進行教學。教師還應適時增加相關的閱讀和寫作訓練或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此外,也可結合學生周圍的世界發(fā)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2、酌情刪減
細心的教師會發(fā)現(xiàn),在教材的對話里,同一個話題反復會出現(xiàn),且操練的內容和句型學生熟之又熟。如果教師不刪減就會浪費時間,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傊處熞鶕?jù)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興趣、認識水平、教學條件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娜∩?,以便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3、適當替換
教師可依據(jù)教材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可適當根據(jù)實際需要把授課材料進行替換,但這種替換不可盲目的替換,一定要依據(jù)實際的需要,否則會循規(guī)蹈矩。例如,就討論話題而言,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材料中所列舉的內容較難討論,尤其是學生不太熟悉的文本就可以自行設計一個話題組織討論,做到讓學生“有話可說”。
4、適度修改、簡化內容
適度修改可以將教學活動與學生自身的情況和興趣聯(lián)系起來,引入真實的語言,或設置更多的解決問題式的任務。教材內容的簡化有利于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這有利于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5、重新排序
教學中盡量安排學生所熟悉的、易懂的、感興趣的內容。每個單元只要教材中有一個內容與生活相關,就把教材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現(xiàn)行教材中的有些課文內容略顯枯燥乏味。此時,教師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參,而應設法使靜態(tài)的文字變成活潑的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刨設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