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俠 王瑞 祁永會
【摘 要】本項研究在充分調(diào)查和分析了胡桃楸天然林和現(xiàn)有人工林的生長情況的基礎上,根據(jù)大徑材定向培育的需要,開展了立地選擇、初植密度、混交樹種及混交方式、整地及栽植方式、幼林撫育等技術的概括,提出了核桃楸用材林高效栽培技術,為胡桃楸大徑材培育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胡桃楸;立地選擇;混交;初植密度;幼林撫育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the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natural forest and plantation growth situation on the full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big diameter wood directive breeding, carries out at the beginning of site selection, planting density, mixed tree species and their mixed mode, ploughing and planting methods, young forest tending and other technical summary, proposed the walnut Chinese catalpa timber forest,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walnut Chinese catalpa big diameter wood to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cottage; sow; seedling
胡桃楸是我國東北珍貴的“三大硬闊”樹種之一,目前,胡桃楸已成為中國國家Ⅱ級珍稀樹種和中國珍稀瀕危樹種的三級保護植物。目前在林區(qū)內(nèi)已經(jīng)難以見到大徑用材,更嚴重的是胡桃楸的種群數(shù)量和質(zhì)量急劇下降,很多地方甚至達到了枯竭的邊緣。本研究從胡桃楸大徑材培育需要,總結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核桃楸用材林高效栽培技術。
1 適宜立地條件選擇
有關核桃楸適生立地條件的研究很多,多注意在坡向、坡位、坡形、坡度、土層厚度(特別是A層厚度)等立地因子的研究,項目組通過分析上述立地因子的水、熱和養(yǎng)分條件等差異,并結合樹木的生長情況,最終篩選出適生的立地條件,使“定向培育”真正做到適地適樹,這也是定向培育系列技術研究的重點,可以說立地條件的優(yōu)劣關系著“定向培育”能否實現(xiàn)的成敗。
2 混交樹種選擇與配置方式
有關核桃楸與針葉樹混交林的研究較多,大多研究都證明了核桃楸與針葉樹混交的可行性,有些甚至明確了混交樹種的選擇及配置,核桃楸與落葉松、紅松、云杉等針對樹種的混交也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胡潤田等人對5年生落葉松混交幼林的研究證明,核桃楸與落葉松混交其樹高和胸徑生長量都最大。
3 造林密度的確定
造林密度直接影響林木分發(fā)育時期的干形質(zhì)量、林木分杈高度,從而影響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和出材率,同時也影響幼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培育核桃楸大徑材,分杈高度最好在樹高的2/3處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其木材有較高的利用率,真正達到定向培育之目的??紤]到核桃楸幼齡時都有嚴重的分權現(xiàn)象,所以應有意增大其造林的初始密度。
4 造林前的準備工作
4.1清林
凡是選擇進行定向培育的造林地,在整地前必須進行清林作業(yè),造林地內(nèi)目的樹種、天然喬木、珍貴亞喬木、幼樹、幼苗及經(jīng)濟植物都要保留,損傷率一般不得超過15%,地域優(yōu)勢樹種、亞喬木叢生的擇優(yōu)保留2~3株;除保留樹種和經(jīng)濟植物外,其余進行全面割灌割草,割灌割草的留茬高≤10cm。
4.2整地
整地時間宜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進行,采用穴狀整地,穴徑60cm,穴深30cm,按株行距1.5m×1.5m進行挖穴。整地時,將穴內(nèi)土塊打碎,揀出雜物,最好將土壤按心土在下表土在上堆于穴外北側(cè)。
5 植苗
5.1 苗木包裝運輸
將選出的優(yōu)質(zhì)苗木用草簾或苗箱包裝,苗根向內(nèi),互相重疊,內(nèi)加含水填充物。上山苗木宜早晚運輸,裝運苗木的車輛要用苫布蓋嚴,防止風干,運輸時間長應每隔2h澆一次水,到達目的地,立即打開包裝進行造林。
5.2 植苗時間與栽植方法
植苗在春季頂漿造林,植苗時應使用苗木罐裝苗。未經(jīng)根系處理苗木,罐內(nèi)須有10cm深的水,經(jīng)過蘸漿,藥劑處理的苗木必須適時適量澆水,始終保持苗木根系濕潤。栽植前,抖開苗木根系,將苗木植入穴中央,扶正,并回填土至根系1/2處時輕提苗,踏實,再回填土輕提苗,踏實,培一層浮土?;靥钔翍忍畋硗粒筇钚耐?。栽植后苗莖傾斜不超過10°,根系傾斜不得超過30°,踏實后的穴面在苗木根徑以上1~2cm處,并平于地面,浮土高于地面1~2cm。以上的操作雖然簡單,但對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及幼樹的生長影響很大,但常常卻被輕視,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僅選擇頂漿造林和苗木蘸漿(或藥劑)處理就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5%~12%,所以我們在定向培育造林時應嚴格執(zhí)行上述的操作。
基金項目: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子項目(20110400105);省屬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
作者簡介:于洪俠,女,1973年6月18日生,工程師,從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簡介:祁永會,男,1964年8月生,研究員,碩士,從事森林培育學研究。Email:qyh196408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