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成為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一個不可多得的綜合輔助教學工具,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人機互動”和“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更希望課堂是靈活多樣的,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夠學到基礎知識,更能拓展視野。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音樂課堂;優(yōu)勢
電子白板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筆者淺談對電子白板在音樂教學中應用的一些認識與體會。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
白板技術以其獨特的趣味性、交互性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力、感染力,為學科整合的實施打開了廣闊的天地。它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1.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電子白板能創(chuàng)設逼真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根據音樂學科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于白板技術創(chuàng)設闖關游戲和辨別樂器等的游戲情境,將枯燥的節(jié)奏訓練和認識樂器的環(huán)節(jié)變得有趣,使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學習音樂的樂趣。
2.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借助其內容豐富、多媒體呈現、具有聯想結構的特點,在欣賞樂曲和創(chuàng)編歌詞教學中,充分利用電子白板設置情境。
3.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利用白板的鏈接功能,鏈接網上資源,動態(tài)音樂視頻的演示也有效地實現了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外,從而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例
本學期我使用電子白板做了四年級“老鼠和大象”一課。通過白板技術的運用,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互動合作和創(chuàng)編思維活躍,至今令我難忘。整個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乏味的講解變得現代化的靈動。
1.合理運用,突破教學難點
“老鼠和大象”這節(jié)課能夠運用聲音準確地表現老鼠、大象和貓的形象是教學的重難點,所以一開課,設計聲音和動作模仿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玩樂中形象生動地表現三種動物的特征。在此過程中,我運用白板技術中的隱藏與顯示功能以及動態(tài)演示功能,有順序地呈現出老鼠、大象、貓的不同聲音和圖片,并讓學生辨別和模仿這些動物的聲音和肢體形象。
2.優(yōu)化訓練,提高課堂實效
在歌曲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白板技術與歌曲教學進行整合,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又能讓歌曲教學變得簡單、具體、易于理解,擴大了學生間的交流空間。
(1)先完整播放歌曲“老鼠和大象”的視頻,通過初步聽賞歌曲,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從中體會到幽默詼諧的歌曲情緒。
(2)通過大屏幕來展示歌詞。歌詞較以往所學歌曲內容繁多,有三段歌詞,由于三段歌詞說的是三個不同的動物和故事,我利用課件分段展示歌詞,在這過程中,我讓學生繼續(xù)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和理解歌詞。
(3)學習一字多音的“啊”是學生不易掌握的,我先用白板工具對歌譜選定區(qū)域更改顏色,形成彩色譜例,通過電子白板的移動、拖拽功能,讓學生通過聽辨和觀察歌譜,從中找出兩個樂句的異同點。再進行對比演唱練習,這一輔助性教學讓學生很快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音樂想象
電子白板能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情境,通過聲、形、色、光,將教學過程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把教師的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的學習過程。
(1)運用白板的播放功能,有順序地展現動物的不同聲音和動畫內容,讓學生進行模仿,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
(2)出示三種動物的不同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動作表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對音樂創(chuàng)編表演的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課堂教學通過對電子白板的運用,我感受到這種全新的教學媒體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給教師帶來方便,讓學生在樂中學。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運用,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提高課堂效率,彌補了普通黑板板面空間不足的問題,將傳統(tǒng)課堂上無法呈現的思維過程最大限度地展示并保存下來,幫助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的輕松和高效,為課堂教學平添動感和活力。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技術永遠是應用,比技術更先進更重要的是教師本身,所以我們要在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創(chuàng)新和進步。
作者簡介:胡靜(1984— ),女,湖北蘄春人,本科學歷,職稱: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