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能 蘇慕霞 陳慕媛(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廣州510405)
?
芍藥與甘草配伍鎮(zhèn)痛消炎作用實驗研究△
梁文能蘇慕霞陳慕媛(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州510405)
摘要:目的:研究芍藥與甘草配伍的鎮(zhèn)痛消炎作用。方法:觀察芍藥甘草湯、芍藥水煎液、甘草水煎液與消炎痛對小鼠扭體反應及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結(jié)果:芍藥甘草湯能減少小鼠的扭體反應發(fā)生次數(shù)(P<0.05)及降低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P<0.05),其鎮(zhèn)痛消炎效果優(yōu)于芍藥水煎液和甘草水煎液。結(jié)論:芍藥甘草湯、芍藥水煎液、甘草水煎液都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芍藥甘草湯能降低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
關鍵詞:芍藥甘草湯配伍鎮(zhèn)痛消炎
1.1試驗藥物:芍藥、甘草選用廣州市嶺南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中藥材。經(jīng)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梁文能副主任中藥師鑒定。陽性對照消炎痛購自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1.2試驗動物:SPF級KM小鼠(18~22g),雌雄各半,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13-0034,經(jīng)一周喂養(yǎng)。小鼠及飼料動物購自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1.3試劑:生理鹽水(四川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T14020115),冰醋酸(天津市科盟化工工貿(mào)有限公司,批號20140829)。
1.4儀器:DT3000型電子天平,AE-200型電子分析天平,Tu-181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5實驗環(huán)境:將溫度控制在20℃~25℃,濕度為50%~70%,實驗環(huán)境設施許可證號:SYXK(粵)2013-0092。
2.1藥品制備:芍藥甘草湯(取芍藥與甘草按照1:2的比例調(diào)配,加10倍量水,經(jīng)過30min浸泡,煮1.5h后過濾,濾液備用;再加8倍量水,煎1h后過濾,將兩次濾液合并,濃縮至含生藥量2g· mL-1),按相同方法制得芍藥水煎液(含生藥量0.6g·mL-1)、甘草水煎液(含生藥量1.4g·mL-1)。生理鹽水溶解消炎痛片,制得藥物濃度為0.027mg·mL-1陽性對照液。
2.2分組給藥
2.2.1分組:分為甘草組、芍藥組、芍藥甘草湯組、消炎痛組、模型對照組。
2.2.2給藥:每組小鼠10只,雌雄各半,各組按各自的藥物濃度、相同體積灌胃給藥(0.22mL/10g),1次/d,連續(xù)7d。
2.2.3給藥劑量:芍藥組:13g·g-1、甘草組:30g·g-1、芍藥甘草湯組:43g·g-1、消炎痛組0.60mg·kg-1。
2.3實驗方法
2.3.1小鼠扭體反應實驗[1]:選取SPF級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將其分為5組,每組10只:芍藥組、甘草組、芍藥甘草湯組、消炎痛組、模型對照組。持續(xù)7d給藥,最后一次給藥0.5h后,按0.2mL/20g體重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致痛劑),20min內(nèi)觀察并記錄小鼠的扭體反應(腹部內(nèi)凹、軀干與后腿伸張、臀部高起)的個數(shù)和次數(shù)。
2.3.2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實驗[2]:條件同上。持續(xù)7d給藥,末次給藥0.5h后,分別按0.1mL/10g體重與0.2mL/只,尾靜脈注射0.5%伊文氏蘭(NS配制)及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20min后將小鼠斷頭處死,切開腹部皮膚肌肉,用6mL生理鹽水多次洗滌腹腔,以吸管將洗滌液吸出,合并洗滌液,加入生理鹽水至10mL,離心(r=300rpm,30min),590nm波長下,測上清液的OD值。
3.1藥物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各組小鼠均發(fā)生扭體反應。與模型對照組比較,芍藥甘草湯、芍藥湯和甘草湯均能明顯減少扭體反應發(fā)生次數(shù)(P<0.05)。芍藥甘草湯對扭體反應發(fā)生次數(shù)抑制率最高,芍藥組次之,甘草組最低,藥物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信息,詳見表1。
表1 藥物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s)
表1 藥物對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s)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例數(shù) 劑量(g·kg-1) 扭體次數(shù)(次) 抑制率(%)芍藥甘草湯組芍藥組甘草組消炎痛組模型對照組10 10 10 10 10 43 13 30 0.6×10-3-28.1±9.2*30.2±10.4*31.3±9.5*6.8±6.6**42.3±13.2 33.6 28.6 26 83.9 -
3.2藥物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與模型對照組比較,芍藥甘草湯能顯著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芍藥水煎液和甘草水煎液對毛細血管通透性有降低的趨勢,但差異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藥物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信息見表2。
表2 藥物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s)
表2 藥物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s)
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例數(shù) 劑量(g·kg-1) OD值 抑制率(%)芍藥甘草湯組芍藥組甘草組消炎痛組模型對照組10 10 10 10 10 43 13 30 0.6×10-3-0.26±0.12*0.31±0.14 0.32±0.22 0.19±0.09**0.38±0.12 31.6 18.4 15.8 50 -
課題組前期研究芍藥與甘草配伍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實驗和大鼠棉球肉芽腫實驗的消炎效果,通過對芍藥甘草湯、芍藥水煎液、甘草水煎液的抗炎效果進行比較,得出芍藥甘草湯的抗炎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芍藥或甘草的效果,初步證實了芍藥與甘草“酸甘化陰”會產(chǎn)生相互助益的功效[3]。本研究表明,芍藥甘草湯能減少扭體反應發(fā)生次數(shù),而且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藥理實驗證明了芍藥甘草湯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抗炎作用,其作用優(yōu)于芍藥和甘草單方水煎液。
參考文獻
[1]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637.
[2]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305.
[3]梁文能,李翎,陳慕媛.芍藥甘草湯“酸甘化陰”配伍藥效實驗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雜志,2015,10(11):388-389.
△本文為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20401,自籌)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6-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