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英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209-02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學生學習樂器演奏的目的不單是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而是為了通過演奏樂器更好地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音樂。但是器樂教學由于樂器的配備和師資差異以及教學操作上的難度,長期以來,一直是音樂教師刻意回避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演奏技能、演奏表現(xiàn)、合奏能力等方面相對于音樂其他學習領域的能力差了許多。為了實現(xiàn)新課標中對器樂教學的要求,改變課堂上單一唱、單一的聽,最大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單器樂教學與其它課型相結合,改變了單一的課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我校是屬于農(nóng)村山區(qū)的學校,學生家里經(jīng)濟條件有限,為了不給學生家庭造成負擔,我們選擇了較為廉價的豎笛和口琴以及自制打擊樂器作為學具。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簡單樂器整合到原有的各種課型,使器樂教學與各課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簡單器樂教學與視唱相結合。
視唱就是視譜即唱,就像樂器的視奏一樣,不僅是音樂入門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其他音樂門類必備的先決條件。學習視唱還可以培養(yǎng)辨音能力,加強音準和節(jié)奏感,豐富音樂語言,擴大音樂視野,加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是小學音樂教育中所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視唱初期沒有形成準確的音感,在課上跟著老師鋼琴伴奏基本還能唱下來,可是在課下沒有樂器輔助,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旋律音高了,依然唱不準旋律,依然各種跑調、各種“琴縫音”。但是一但有簡單樂器輔助之后,在脫離了教師這一“拐棍”之后依然有“拐”可拄,長此以往,準確的音感形成了,視唱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在器樂與視唱結合的初期,我們可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例如:當學生只會演奏123三個音符的時候,我們挑選的練習曲,不要超出這三個音符的范圍,在節(jié)奏上以二分音符和全音符這主。學習了456的演奏之后,再練習包含123456這六個音符的練習曲。節(jié)奏型的難度上再一點點的增加。經(jīng)過積累,學生的視唱水平會一步步得到提高。
二、簡單器樂教學與唱歌課結合。
初中學生正處在變聲期。這一時期, 他們甜美、 清脆、 嘹亮的童聲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聲音沙啞、 音色多變、 高音上不去等狀況, 甚至連音準也掌握不好。這使他們產(chǎn)生了困惑心理、 畏難情緒。一些學生就不再愿開口唱了。在學掌握了一件簡單樂器的基本演奏能力后,我把可以把樂器作為一件工具融入到唱歌課中。傳統(tǒng)的唱歌教學模式是: 聽賞音樂或老師范唱(同學們聽了, 覺得很好聽、 真優(yōu)美, 很想學唱, 興趣來了)—— 學唱歌譜 ( 興趣一下跌落低谷)—— 學唱歌詞—— 藝術性。這種模式呆板又全然漠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 欣賞歌曲—— 分組探究節(jié)奏與旋律—— 填詞演唱——高音用樂器代替, 其效果卻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 學習曲譜的畏難情緒也減少了。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精神, 促進了他們生動、 活潑的學習積極性。在分組探究節(jié)奏與旋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把一首歌根據(jù)小組數(shù)按樂句分成幾部分,各組由組長組織通過簡單樂器試奏旋律,探究之后各小組匯報結果并展示,在展示后組員提示本組探究的樂句在演奏時出現(xiàn)有節(jié)奏方面的問題,其它組和教師再解決難點問題。全部展示后。學生對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都有了認知,視唱水到渠成。在填詞演唱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在變聲期中,高音處可以讓他們演奏樂器代替演唱,從而實現(xiàn)在唱奏合二為一,既激發(fā)了興趣,又克服了變聲期的問題,實在是一舉兩得。
三、簡單器樂教學與欣賞課相結合。
音樂教學中少不了欣賞課。對于欣賞課的教學,很多音樂教師很是頭疼,覺得沒有抓撓,要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就是無事可抓,走馬觀花一聽而過,過后學生再聽曲子的時候依然不知道這是什么曲子,什么啟迪智慧,什么提高他們音樂的審美情趣與能力就更談不上了。那么我們可以把器樂教學融入到到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之中。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完整欣賞之后通過用簡單器樂嘗試演奏主題音樂的方法,讓學生加深對樂曲的識記與更深層次的體會理解 。對于一些節(jié)奏較為復雜的主題音樂我們可以適當進行簡化演奏。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樂曲原樂器進行模仿演奏。在演奏過程中還可以根據(jù)欣賞曲的情感指導學生演奏的技能以來表現(xiàn)其情感。對于樂器的加入,欣賞課也不單調了,并加深了學生對曲子理解的深刻程度,從不同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音樂審美情趣與能力得到了提高。
器樂教學與唱歌教學、欣賞教學及視唱、聽音等課型相結合,相輔相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樂器融入各種課型后,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形成了一種“我愿學習,我愛學習,我要探究,我愛探究”的氣氛,一改過去的被動學習為現(xiàn)在的主動學習。增強了他們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