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
愚人節(jié)的禮物
劉丹
現(xiàn)在的學生很奇怪,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不記得、不重視,但對于外國的節(jié)日卻如數(shù)家珍,真讓我們這些老師擔心。這不,今天是四月一日,每年這個節(jié)日,學生們總愛拿老師開心,我可得小心點,別上了這幫小鬼的當!
上課鈴響了,我拿著語文備課本輕輕地推開教室的門,學生們一個個神秘地望著我笑,我心里暗想:“提高警惕!”我開始在黑板上板書,突然張明同學站起來,指著黑板對我說:“老師,你寫錯了一個字。”我下意識地回頭望了望黑板,沒有啊?一個念頭閃過我腦海:糟了,千防萬防,防不勝防呀!沒辦法,我暗自感嘆這幫精靈鬼真難對付,對學生說:“唉,我上了你們的當了。”學生笑了,教室里一片輕松歡快的笑聲……
第二天,我收了學生昨天的作業(yè)來批閱,很多同學寫了昨天的愚人節(jié),有的寫了我那堂課,認為很有趣,也有一些人寫了昨天的另一堂課,學生也是作弄了老師,結果被那個老師大聲喝斥了一通,一堂課不歡而散。看了后,我深思良久,總有人問同一個班,為什么學生有些課程學得好,但另外一些科目成績總也提高不上來,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與老師總是有著莫大的關系。
我們一直提倡老師跟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這不是隨便幾次“談心”和“聊天”就能實現(xiàn)的。很多老師的確經常會找學生談話,但是,這種談話是等級分明的,其實質是一位老師對學生的說教。也正因為此,老師苦口婆心說了半天,學生往往充耳不聞,這種談話自然毫無成效。
懷仁中學英語特級教師楊廣斌曾這樣說過:“我有空就會去研究學生,從他的學習成績、生活狀況、朋友圈,到他的家庭背景……跟學生談話時,我也很少直奔主題,說你英語成績如何如何。相反,我可能會問一下他最近有沒有什么煩惱、薄弱科目有沒有進步,等等。這種關心,往往比你直截了當?shù)摹f教’更有感化力。”可見,老師想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應該先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心態(tài)和喜好。然后通過真心實意的溝通和交流,雙方才能真正成為可以“談心”的朋友。
關于“親其師而信其道”,《禮記》的原話是:“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奔矗耗馨灿趯W習,親近師長,與同學相處融洽,并信奉自己所學的真理。果真如此,即使離開了同學師長,也不會背棄道義。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在課堂上的認知速度和質量,與其認知態(tài)度、情緒、情感有著密切的關系。正確而又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愉快的情緒、高度的注意力、適度的心理緊張,是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老師可以“投學生之所好”,來拉近彼此的距離,從而和學生成為可以“交心”的朋友。最后,老師應該以長者的身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以外諸如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因為老師相對閱歷廣、經驗多,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給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讓他們感受到老師那種父兄般的關愛。
總之,我認為“親其師”和“信其道”應該是相輔相成,并且能相互促進的。
感謝愚人節(jié)!感謝學生送給我的愚人節(jié)禮物!
(作者單位:汨羅市古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