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璠
?
從云端走入泥土
HIGH-END IS END
文/李璠
在“58藝術網”網站改版的新聞發(fā)布會上,“58藝術網”的創(chuàng)始人——一直自稱“老藝記”(老牌藝術記者)的羅忠學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大特點是:大黃鞋加愛調侃?!按簏S鞋”是員工們“逼”他配合網站主題色現搜羅來的,而“愛調侃”是他多年行走江湖練就的。
“58藝術網”CEO羅忠學
2015年寒冷的12月,基本上靠西北風吹散霧霾度日的北京,羅忠學選了個不錯的大晴天在東風藝術區(qū)召開“58藝術網”的新聞發(fā)布會。在并不大的空間里,擠滿了網站的主創(chuàng)、藝術家和媒體嘉賓。一會兒抽獎,一會兒送禮包,一會兒玩尋人游戲,僅僅一個小時的活動被各種有趣的小驚喜填充得滿滿當當。羅忠學也調侃地簡要介紹了重裝待發(fā)的“58藝術網”的各種“玩法”和現在正在展開的活動項目。發(fā)布會現場洋溢著“58藝術網”團隊的青春與活力。
“58藝術網”的創(chuàng)始人——一直自稱“老藝記”(資深藝術記者)的羅忠學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大特點是:大黃鞋加愛調侃?!按簏S鞋”是員工們“逼”他配合網站主題色現搜羅來的,而“愛調侃”是他多年行走江湖練就的。就在我從錢包里掏名片的瞬間,眼尖的羅總下意識地瞄了一眼,說:“我原來的錢包里也有這么多錢,自從做了‘58藝術網’,就沒有了。”而我明明看到了他臉上露出自信而得意的笑容。借用羅忠學的調侃范兒來說,就是:微微一笑,很傾城。
作為2013年8月成立的“58藝術網”在經歷了推出青年藝術家展覽、與青年藝術100的多次合作后,在2015年底,完成了從電子商務到電子服務的經營模式的轉變?!?8藝術網”此次的全新改版升級就如同羅忠學那個內涵豐富的笑容,藏匿著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
作為一個門外漢,我登錄改版后的“58藝術網”頁面的直接感受是:“在線展覽”“藝術數據庫”“藝術出版”“今日頭條”等多個檸檬黃的板塊結構看起來與W8系統(tǒng)界面神似。雖然還不完善,也有更多的板塊等待著發(fā)布會之后陸續(xù)上線,但從板塊規(guī)劃來看,用戶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參與藝術活動比較舒服的方式:參加藝術聚會只為吃喝玩樂;有一顆純粹的粉絲心去見藝術家真尊;提交藝術作品參與展覽評選;或者僅僅過一把獨立策展人的癮,做一個網上展覽DIY。
012015年通州萬達“哎悠生活節(jié)”58藝術網青年藝術家微個展
0258藝術空間開放的圖書資料
2013年是電商異軍突起的一年,羅忠學趕著這股浪潮而來,卻帶著滿心的酸楚而歸?!?8藝術網”最初也是希望能夠做在線藝術品的銷售平臺,但事實證明存在著種種問題的藝術商業(yè)圈遠不如輿論期待的那么樂觀。“大家都在叫好,但大家都在觀望,沒有人真的會在網絡上購買一件藝術品,這就是現實。”一方面,網購藝術品的消費模式基本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擅于山寨的同行們如法炮制“58藝術網”的速度令人驚愕,與此同時,合作的藝術家又缺乏“契約精神”和對市場最基本的尊重導致網站信譽受損。羅忠學慢慢從這些問題中看出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我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時,接受的教育是:要有耐心地去引導藝術家,教育藝術大眾。對此,我也一直銘記在心。但事實上,我所經歷的現實是:這種一廂情愿,甚至有點自以為是的教導常常是無效的。所以,教導不是做事的原則,把藝術家當作平等的合作伙伴才是更為明智的思路。在選擇如此多元化的今天,自由組合是趨勢。”
在擺正了和藝術家之間的關系,揣摩了藝術消費者的心態(tài)之后,羅忠學漸漸把“58藝術網”的首要功能鎖定在“服務”一詞上。如果說盤活整個藝術品的網絡銷售是一個高入云端的美好愿望,那么羅忠學把角角落落需要優(yōu)化的部分重視起來的做法,則更像是深深扎入泥土的選擇。羅忠學的一句:“藝術家只需安心創(chuàng)作,剩下的一切交給58?!钡莱隽藶樗囆g家提供“保姆型”量化服務的實質。
羅忠學顯然不是唯一碰到藝術產業(yè)內部現實問題的人,但他確是道破“云泥之別”的人。“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有美第奇家族的支撐,才出現了藝術的繁榮。而如今,藝術家的贊助人和收藏者卻是眾多且分散的,如果我們能發(fā)動和吸收現有的藏家,整合成一個‘美第奇家族’來共同支持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這是很令人興奮的。” 當然,除了藏品交易,藝術家需要的個人成長計劃、出版推廣,甚至小到批發(fā)顏料畫框等,都可以委托“58藝術網”去和這些領域里的相關機構去交涉溝通。只有重視藝術產業(yè)中那些長期被忽略的、瑣碎的、個性化的需求,小“微”才能釋放大能量。從云端走入泥土,不是變得卑微,而是變得廣闊。
012014年“58藝術網”青年藝術100展示區(qū)域
022015年“58藝術網”深圳藝術國際博覽會現場
作為一個平臺,圍繞“58藝術網”這個原點,看上去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發(fā)起為山區(qū)兒童捐獻畫材的公益活動,或是像“白晝鳥”計劃給青年藝術家更多的展示機會,還可以發(fā)動身邊的藝術客去咖啡廳搞沙龍。但實際上,羅忠學想做的事情很簡單——把別人不屑去做的小事認真做好,讓每一個熱愛藝術的人玩好,讓每一個從事藝術行業(yè)的人有發(fā)展。“當然,當然會有不信任我們和直接拒絕我們的藝術家、藝術機構,但我們的合作推廣還要繼續(xù)?!绷_忠學心態(tài)很好,“不怕拒絕,有接受就有拒絕,這很正常?!彪m然羅忠學并不能肯定什么才是藝術和互聯(lián)網結合的最佳模式,似乎這么多年的實踐積累的只有“什么是不可為”的經驗,但羅忠學還是堅持這樣一條道路:運用網絡工具來有效連接每一個具體的藝術需求?!拔彝ο胫溃臈l路是正確的,但沒有人能回答,那我和我的團隊就先按自己擅長的和認為正確的路進行吧,如果你愿意寫一篇《看衰58藝術網》,我和我的團隊會非常感謝你。” 我確定羅忠學的這句調侃是認真的。
02/微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