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鍵萍
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fā)布了一張羅布泊的衛(wèi)星照片,這幅“大耳朵”被認為是羅布泊東湖的干涸湖盆。神秘的“地球之耳”再度喚起了人們的好奇之心。
羅布泊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古人說這里“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這句話是指羅布泊面積廣大,水流充足穩(wěn)定,一年四季沒有什么變化。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大河都曾匯聚于此。在“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險之路”科學考察中,科學家測算出羅布泊古湖的面積可能超過1萬平方千米。
荒漠中的“死亡之海”
從資料上看,20世紀50年代,羅布泊依然存在,但到了60年代,曾經(jīng)水量豐富的羅布泊卻消失了。羅布泊逐漸干涸,周圍的植物由于缺水,大量枯死,耐旱植物胡楊樹也面臨死亡的威脅?;哪悦磕?~5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很快,它就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羅布泊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無人區(qū)。人們一提到羅布泊,腦子里就會浮現(xiàn)出“死亡之海,茫茫鹽漠”的景象。
干涸之謎
氣候變化還是人類活動
20世紀50年代,有地質學家認為“氣候變干”是導致羅布泊干涸的原因。近些年,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羅布泊的干涸可能是人類的開發(fā)活動造成的。人們在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庫,使羅布泊的水源逐漸斷絕,最后不可避免地干涸了。還有人認為,羅布泊并未消失,而是藏在荒漠之下,一個隔絕的地層里。
游移的幽靈湖泊?
這個觀點是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提出來的。他認為羅布泊存在南北兩個湖區(qū),由于入湖河水帶來大量泥沙,沉積后抬高了一側的湖底,原來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側流去。許多年后,抬高的湖底由于風蝕會再次降低,湖水就再度回流,這個周期約為1500年。但是科學家對羅布泊進行了持續(xù)探測,認為羅布泊因地面風蝕而發(fā)生湖體游移的可能性并不大。
失蹤謎案
東晉時,高僧法顯西行取經(jīng)路過羅布泊,說這里“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許多人最終渴死在距離水源不遠的地方。
1949年,一架飛機在吐魯番鄯善縣上空失蹤,卻于1958年在羅布泊東部被發(fā)現(xiàn),機上的人員全部遇難。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人們用飛機、警犬進行大范圍的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5年夏天,米蘭農(nóng)場的3位職員乘著一輛吉普車去羅布泊,不幸失蹤。在距離樓蘭(中國一個古國,位于羅布泊西北岸)17千米的地方,人們最終發(fā)現(xiàn)了其中兩人的尸體,另一人至今下落不明。人們還發(fā)現(xiàn)他們遇難時汽車里水、汽油都是充足的。
勇敢的足跡
因為失蹤事件和一些民間訛傳,羅布泊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但勇敢的人們還是希望深入羅布泊,飽覽那兒的奇景。
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被稱為“東方龐貝城”,曾是絲綢之路上的富饒綠洲。樓蘭古國曾在歷史上活躍了800多年,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遺址上的佛塔、古墓群、原住民用具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被保存完好,建筑物上的彩繪雖然歷經(jīng)千百年,但至今還能被辨識出來。20世紀初,斯文·赫定等人重新發(fā)現(xiàn)了它,這片失落之地瞬間轟動世界。
龍城雅丹
20世紀初,探險家在羅布泊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大面積隆起的土丘地貌,當?shù)厝朔Q“雅爾當”,是“陡峻的土丘”的意思。后來“雅爾當”慢慢被傳成了“雅丹”。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由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jīng)風化、風蝕和流水沖刷作用,形成土墩和凹地相間排列的地貌組合。龍城雅丹位于羅布泊的北岸,這里黃沙與藍天相映,十分美麗壯闊。
孔雀河的胡楊樹
在當?shù)厝说恼Z言中,孔雀河被稱為“庫木達里亞”,就是“沙河”的意思。河水的源頭和中下游如同孔雀的頭和身子那么美麗,它的下游瀉入羅布泊,就像美麗的孔雀開屏,綻放無限異彩?,F(xiàn)在中游河道灌滿流沙,兩岸有稀疏的胡楊樹和蘆葦、紅柳,下游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
鉀鹽礦床上的冰雪世界
為了尋找鉀鹽資源,科學家們冒著生命危險,進入羅布泊考察,在北部凹地發(fā)現(xiàn)了鉀鹽礦,并建立起了鹽田?,F(xiàn)在羅布泊鉀鹽湖的面積已經(jīng)有幾百平方千米。制鹽過程中,鹵水蒸發(fā),鹽分析出各種形態(tài)的結晶體,被稱為鹽花。晶瑩的鹽花幻化出如冰雪覆蓋的魔力世界。
羅布泊湖心標志
1997年底,有人根據(jù)地圖經(jīng)緯度測量出羅布泊的湖心地點,在那里埋下一個空汽油桶。這里究竟是不是羅布泊的湖心還有待考證,但隨后到來的人們在這里樹立石碑、石座,把它稱為勇敢穿越者心中的圣地。
一批又一批的人來到羅布泊探險、考察,他們希望能把羅布泊的真實面貌展現(xiàn)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