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娟 嚴曉霞 李玉梅 張 燕 張貴芬
肺癌患者靜脈化療途徑選擇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許娟嚴曉霞李玉梅張燕張貴芬
200433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yī)院腫瘤科
摘要目的:調查我院腫瘤科患者行靜脈化療時靜脈途徑的選擇情況,并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合理選擇靜脈化療途徑。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隨機對100例肺癌患者進行三部分內容的調查:即患者對化療途徑選擇情況、患者對化療途徑的知曉情況以及影響患者選擇PICC留置的相關因素。結果:94%的肺癌患者選擇周圍靜脈留置針,僅有4%的患者選擇PICC置管,并且55%的患者完全不了解輸液港。結論:我院肺癌患者對于靜脈化療途徑的選擇還較單一,對于多種化療途徑了解不足,對自身血管的使用缺乏預見性,護士需要從各個方面讓患者全方位的了解靜脈化療途徑,指導患者選擇正確的化療途徑,確?;煱踩?。
關鍵詞肺癌;化療途徑;PICC;周圍靜脈留置針;輸液港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1.041
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主要惡性腫瘤,在中國的城市當中已經(jīng)上升為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越來越受到重視[1]。靜脈化療是目前臨床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然而化療藥物的毒性大,對血管刺激性強,容易發(fā)生化學性靜脈炎,導致局部紅腫、疼痛,嚴重者可致局部組織壞死,影響了患者化療計劃的執(zhí)行,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2]。為了更好地實施安全化療,我院腫瘤科對化療患者的靜脈選擇途徑及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4年4月1~30日在我院腫瘤科接受靜脈化療的住院患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齡38~81歲,平均年齡(60.3±8.5)歲。均經(jīng)組織病理學確診為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84例,小細胞肺癌16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5例,中學61例,小學24例。化療藥物選擇:采用吉西他濱+鉑類28 例,長春瑞濱+鉑類18例,紫杉醇+鉑類16例,多西紫杉醇15例,培美曲塞19例,伊立替康4例。
1.2調查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經(jīng)我院護理專家反復審閱后確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調查內容包括三部分:即患者對化療途徑選擇情況、患者對化療途徑的知曉情況以及影響患者選擇中心靜脈導管(或PICC)留置的相關因素。調查前護士向患者講明化療途徑的種類以及各種途徑的優(yōu)缺點,由患者自行做出選擇。發(fā)出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有效率100%。
1.3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住院患者對靜脈化療途徑選擇情況及影響患者PICC留置的相關因素均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結果
2.1100例住院患者對靜脈化療途徑選擇情況(表1)
表1 100例住院患者對靜脈化療途徑的
2.2影響患者PICC留置的相關因素費用及經(jīng)濟能力47例,擔心置管后并發(fā)癥40例,維護條件不足21例,擔心穿刺失敗19例,穿刺禁忌10例。
3討論
3.1周圍靜脈留置針仍為患者首選化療途徑表1顯示,肺癌患者行化療時靜脈途徑的選擇仍以外周靜脈留置針為主,占94%,與王玲等[3]推薦的化療靜脈途徑一致;其中86%的患者選擇理由為留置1 d。分析其原因,與外周靜脈留置針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套管柔軟、隨血管形狀彎曲、對血管刺激性小、套管在靜脈留置時間長不易穿破血管[4]、減輕了肺癌患者化療時緊張不適感有關。并且我院腫瘤科的留置針留置時間與邱仲玉[5]的研究一致,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使用的留置針留置時間為1 d,即每天拔除留置針,更換血管,明顯降低了化療藥物對血管局部的損傷,從而能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從短期來看,并未增加患者的不適或痛苦。因此,無論是從經(jīng)濟的角度還是并發(fā)癥的角度來講,淺靜脈留置針仍為患者化療的首選途徑。
3.2影響患者選擇PICC置管的相關因素調查顯示,有39%的患者完全不了解PICC置管。有47%的患者不選擇PICC置管的原因是因為費用及經(jīng)濟能力,可能是因為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經(jīng)濟條件有限,手術及昂貴的化療藥花費了患者大部分的積蓄,加上責任護士的宣教力度不夠,部分患者不愿意或無能力再支付輸液的輔助用具。而40%的患者擔心置管后并發(fā)癥,與主管醫(yī)師的支持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惡性腫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狀態(tài),研究表明[6],肺癌組織本身能分泌促凝物質,如促血小板聚集物質、多糖蛋白及血漿素原激活劑等,使體內處于高凝狀態(tài),更具有血栓形成傾向。此類患者留置PICC導管后,導管作為一種異物可能刺激機體產(chǎn)生血栓,更容易引起血栓性導管堵塞。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在臨床中主管醫(yī)師為了避免發(fā)生相關并發(fā)癥,不推薦患者留置PICC置管,而在醫(yī)院中患者對醫(yī)師的依從性要遠遠大于對護士的依從性,因此導致了我院腫瘤科PICC置管率低。
3.3絕大多數(shù)患者對輸液港了解不足表1顯示,55%的患者完全不了解輸液港,從患者對化療途徑選擇知曉情況可以看出,對化療途徑的選擇與患者的知曉程度是一致的。輸液港主要由一根硅膠或聚氨酯材料的導管系統(tǒng)和供穿刺的鈦合金穿刺座組成。國外自1982年起開始使用,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的治療及胃腸外營養(yǎng)等領域。輸液港不僅有留置時間長的特點,同時與其他中心靜脈導管相比,更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但輸液港的推廣,不像PICC置管僅需護士操作,輸液港還需要心臟科醫(yī)師、介入室、麻醉科等多科室協(xié)作,因此在推廣上更有難度;并且我院護士對于輸液港的了解也不足,更加阻礙其發(fā)展。
3.4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干預雖然我院腫瘤科收治的均為肺癌患者,但每例患者由于合并并發(fā)癥、生活條件、經(jīng)濟狀況、文化素養(yǎng)、化療方案等方面各有不同,如果靜脈化療途徑千篇一律,必定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因此,針對不同的患者,應選擇不同的化療途徑:(1)持續(xù)性使用發(fā)皰劑如蒽環(huán)類、烷化劑、長春堿類等藥物,應選擇植入式輸液港、PICC、中心靜脈導管。(2)強刺激性藥物如VP16、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等應選擇植入式輸液港、PICC、中心靜脈導管。(3)刺激性不明顯的藥物如環(huán)磷酰胺、鉑類、吉西他濱等可以選擇淺靜脈留置針。同時,責任護士要積極和主管醫(yī)師互動,全方位了解患者的治療方案,前瞻性地為患者提供化療及后續(xù)的輸液途徑,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優(yōu)質護理服務內涵。
4小結
我院肺癌患者對于靜脈化療途徑的選擇還較單一,對于多種化療途徑了解不足,對自身血管的使用缺乏預見性。因此,責任護士需要從各個方面如現(xiàn)場干預、發(fā)放資料、宣傳圖片、知識講座、現(xiàn)身說法等,讓患者全方位的了解靜脈化療途徑,幫助患者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化療途徑,并積極預防各種相關并發(fā)癥,確?;煱踩?。
參考文獻
[1]周彩存,王祿化,周道安.腫瘤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259.
[2]邢微微,陳美鶴,蘇立.化療患者對藥物性靜脈炎的知曉情況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7):145-146.
[3]王玲,陳燕.肺癌病人兩種化療靜脈通路的靜脈并發(fā)癥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9):3107.
[4]王建榮,蔡虻,呼濱.輸液治療護理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92.
[5]邱仲玉,楊桂霞,呼濱.留置針留置時間對肺癌化療患者靜脈血管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04-2505.
[6]袁玲,李蓉梅,呂佳,等.PICC置管腫瘤患者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0):945-948.
[7]邢紅,陳蘭,袁文華,等.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輸液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上海護理,2008,8(6):37-38.
(本文編輯崔蘭英)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status quo of chemotherapy route choic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XU Juan,YAN Xiao-xia,LI Yu-mei,et al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Affiliated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oice of venous route in patients with tumor in our hospital, an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route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Results: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andomized 10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three parts of the investigation:that the chosen route of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the patient to chemotherapy as well as ways of identifying factors affecting patient selection indwelling PICC.Results:94%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to have a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only 4% of th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PICC,and 55% of patients did not know the transfusion port.Conclusion:In our hospital,the choice of the route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s still single,the lack of predictability of the use of their own blood vessels,nurses need to let patients in all aspects of the full range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to guide patients to choose the right way of chemotherapy,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hemotherapy.
Key wordsLung cancer;Chemotherapy route;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Transfusion port
通信作者:嚴曉霞,女,本科,主管護師
(收稿日期:2014-11-18)
許娟:女,大專,護師